 |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6105 |
魅 力 值:1242 |
龙 币:8957 |
积 分:5750.1 |
注册日期:2003-07-11 |
|
|
|
行定勋“纯爱”的艺术魅力

关注起行定勋,是从《GO!大暴走》开始的。当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对青春状态的迷恋。像《第七次记念》、短片《justice》,行定勋配以清爽富有活力的电影语言,描绘了青春韶华的躁动、彷徨和叛逆。跟其他新一代日本导演相仿,他的影像时常透出日式动漫的明快质感、现代感。然而,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日出前向青春道别》、习作《家庭招待会》,却让我认识了另一个行定勋。在这里,日本传统影像杳冥、幽邃的独特韵味,很微妙的散发出来了。就算备受瞩目的商业大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行定勋也没有完全出于商业考虑,而是坚守了自己的影像初衷。此后,行定勋完全意义上的回归传统,是时代剧《北之零年》。
一般认为,行定勋是岩井俊二的后继者,认为他是一个在抒情风格方面有才能的导演,其实,他业已逐步摆脱了老师岩井的窠臼:行定勋的《Go!大暴走》,虽说与岩井《燕尾蝶》同样为反映外乡青年在日本的残酷物语,但是,行定勋根本已从岩井痴迷形式、自我陶醉式的哀叹情调中,找到了一条足以忘却痛的、湮没国籍种族偏见的精神归宿;类似《情书》的以“纯爱”为卖点的、赚取眼泪的商业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行定勋的手法也全然不同于岩井:普遍认为,岩井的影像语气带有村上春树的韵味,而行定勋无疑跟村上截然相反。片山恭一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原著经过行定勋的改编,就类似于一次脱胎换骨地过滤和洗练,片山原著里“村上式”的任性与矫揉,悉数被行定勋扬弃掉了,所遗留下的纯爱的美,沉淀成很纯粹的扎实影像。
行定勋拍摄《春雪》,不能不说是受了《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刺激:《在》中蕴涵的所谓“纯爱”,难道只是幼稚懵懂、柏拉图式的纯纯恋爱么?难道只是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的、异国情调的所谓“世界中心”澳大利亚平原么?难道只是八O年代盛极一时的“白血病”(不治之症)模式剧么?难道只是为了满足当下许多家教严格的女人跟不上当今很轻易便上床的恋爱风潮转而寻求“无精液”恋爱乌托邦的解脱心理么?
纵然行定勋抱负非凡,也根本无法在本质里很幼稚媚俗的《在》中一展宏图,于是在这股不断蔓延着的“纯爱”风潮下,他开始寻求更高级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纯爱载体,那便是《春雪》。
行定勋拍《春雪》,是见缝插针,更是对纯爱定义的一次华丽的深刻诠释。在这里,纯爱得到了美的升华,甚至变得有些浑浊了,抑或说,纯爱与唯美的界限模糊了。在这场王朝式的恋爱影像中,弥漫着恋爱之美、风俗之美、传统之美、物哀之美、死亡之美。
在《春雪》之前,行定勋拍出了自己的时代剧处女作《北之零年》。这是一部以深作欣二《华之乱》为艺术铸模拍出的表现建设北海道家乡的气势磅礴的历史剧。行定勋在这部戏中表现一般,但是,他首次展现在银幕之上的那让人心都为之颤动的古典美感,以及从深作欣二身上学到的影像技艺,对《春雪》来说着实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热身。我甚至隐约感觉到,行定勋逐渐与深作欣二产生了艺术共鸣。
在我的记忆中,《华之乱》约莫是最好的一部以大正时期为舞台的复古剧,这跟同样以大正时期作为历史背景的《春雪》是非常亲密的。《华之乱》讴歌了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自缢之死;而《春雪》,则是对三岛由纪夫“化身”之死的一次彗星般光辉绚烂的隽永描绘。 (此文由feiren在2006-11-15 17:59:56编辑过)
|
|
-- 老吴同志的一生,是反抗压迫的一生,是反对霸权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