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1T
1T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7207
魅 力 值:1020
龙    币:8548
积    分:5957.2
注册日期:2004-06-03
 
  查看1T个人资料   给1T发悄悄话   将1T加入好友   搜索1T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1T发送电子邮件      

中日科研合作由“民间”提升到国家层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中日科研合作由“民间”提升到国家层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

 作者:张双虎   发表时间:2006-12-11   摘自:科学时报




  2006年12月,5个“NSFC/JST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以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形式,共同资助双方科学家在环境、能源领域展开合作。

  “日本的基础研究力量很强,加之中日地理位置相近,近些年大量的中国留日学生回国,因此中国学者与日本科学家的联系非常密切,学术交流也很多,他们之间很早就有些合作,但合作多是‘民间’性质,合作规模较小,也不很深入。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指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当把这种大量的民间合作提升到国家层面,为中日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开拓更有效的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亚非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张英兰说。

  与科研“第一集团”合作

  “不久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起做过一项调研,从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论文引用情况、诺贝尔奖提名等因素进行比较,日本的基础研究实力很强。如果用现在流行的‘第一集团’、‘第二集团’来划分的话,美国和日本应排在第一集团的位置。在某些领域,比如材料科学,日本的研究水平居世界第一,比美国还强。”张英兰说。

  1996年9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在东京签署NSFC/JSPS学术交流备忘录,就促进两国科研人员学术交流达成共识。双方计划每年共同资助5个合作研究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同时资助4个由中、日科学家共同组织召开的双边学术研讨会,原则上2个在中国召开,2个在日本召开。在双边学术研讨会上确定合作研究方向,每年9月网上公开征集项目。在过去的10年里,双方共同资助了53个合作研究项目和30个双边研讨会。目前中日科学家的合作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做出不少水平很高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英兰说,“2003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日合作有了两个较大的突破。一是在与JSPS和韩国科学和工程基金会(KOSEF)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开拓了中、日、韩合作的新机制,即召开亚洲研究理事会主席会议、共同举办东北亚会议和资助A3前瞻计划项目;二是与日本另外一个国家资助机构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以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形式共同资助中日科学家。”

  科研促进合作 合作提升水平

  “日本资助基础研究的机构主要是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前者主要资助大学里的科研工作,其中有很多自由探索性质的研究。后者偏重于支持大型的国家项目中的基础研究,因而从支持力度、研究层次和项目负责人水平上会略高一些。其中有些课题负责人是诺贝尔奖得主,或是获诺贝尔奖提名的专家。”张英兰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JST的合作,得到中方科学家需求的推动。”

  2002年,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教授计划申请一项与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张清杰长期从事新型复合材料的宏观和微观力学理论,以及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计划开展的课题是“纳米和梯度热电材料与太阳能光电、热电、风力发电系统”,在这一领域,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的新野正之教授是最理想的合作人选。但日本资助此类研究方向的机构为JST,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尚未与JST有合作关系。2002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与JST国际合作室进行了一次关于合作的会谈。2003年2月,第十届中日政府间科技联委会在日本召开,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了就环境、能源领域与日本JST开展合作的建议。会后,JST积极采纳了中方的建议,并为此新设立了一类国际战略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联委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JST建立合作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英兰说:“自然科学基金的国际合作协议项目有两类,一是以人员交流为主的合作研究项目和双边研讨会;二是更具有实质性合作的项目,例如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协议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是由双方科学家联合申请和双方合作机构共同遴选确定的项目。基金委和日本JST共同组织的协议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当时还是一次尝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JST共同资助的协议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每年轮流由一方先提出具体的合作领域和参加双边研讨会的中日方科学家的人选。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由另一方在所在国举行研讨会。双方同时在网上征集项目,分别组织评审,根据双方的评审结果,协商决定最后获资助的项目。

  2003年4月,张清杰教授申请的项目得到资助,与新野正之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在项目执行期间,张清杰在新型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应用评价和材料宏观、微观响应及失效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科研项目9项。在今年10月份公布的2006至2007年度“973”计划项目中,张清杰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高效热电转换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研究”获准立项,这是武汉理工大学作为项目首席单位申请并获准立项的第一个“973”项目,参与合作研究的有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

  首批NSFC/JST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中方专家之一、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介绍说,他的项目组去年就派出一名博士生,去日本东京大学做了3个月的研究。今年他马上就要派出另一名研究人员去日本工作3个月。“我们的研究人员到东京大学,或是日方合作者Mino教授的学生来我们的实验室工作,都能进入实验室工作、深入到研究一线。这让年轻人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探索中得到历练,对他们开阔研究思路、拓展国际学术视野很有帮助。”彭永臻说,“我带的3个博士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3个人今年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台上和台下的感觉当然会不一样”

  2005年1月,经过一年的酝酿,首批NSFC/JST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杨敏研究员是中方科学家之一。杨敏曾在日本广岛大学留学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日本奥加诺株式会社(ORGANO Co.)综合研究所从事水处理研究工作6年。1997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于次年9月回国工作,前后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时间。“首批NSFC/JST重大国际研究合作项目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进行的。先是双方一起开会,讨论合作人选,然后才是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在污水处理这一领域,我和很多日本教授都很熟悉。在确定参加研讨会人选时,日方教授推荐了我,基金委也了解我与日本有较好的合作基础,我就有幸参加了研讨会,后来的项目申请也通过了专家评审,得到了资助。”杨敏说。

  “世界上用污水厂处理污水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了,但现在对微生物除污的原理、对具体什么微生物起什么作用则知之甚少。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研究污水厂处理过程中,全面解析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变化。微生物在各种状态下,怎样构成,怎样分解或转化。”杨敏说,“在微生物解析和污水处理方面,我们和丰桥技术大学的腾江幸一教授合作,活性污泥模型研究方面和东京大学的mino教授合作。还与另一些日本专家、学者有些研究上的交叉合作。”

  “人在台上和台下时是不一样的。”杨敏说,“基金委和日本JST的合作就像搭建了一个平台,促使我们站到台上,更加密切地合作。实际上在基金委搭这个平台之前,我们已经和日本专家有过很多交流,但都是凭着各自的兴趣去做,可能也会在一起开些会、进行些讨论,但如果没课题或其他任务忙时就放下了。现在双方有共同的研究目标、有定期交流和讨论,就能够把大家拉到一起来,促进双方更深入地合作。包括我的团队成员,我的同事、助手或学生都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国际合作,这样对提高团队研究水平、对人才成长非常有帮助。”

  为实质性国际合作拓展渠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主要是日本和韩国。韩国在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方面做得比较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亚非处负责韩国项目的张永涛博士说,“1992年,基金委与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从2003年开始逐步深入。合作研究项目从开始的几项增加到20余项。在与KOSEF、JSPS良好双边合作的基础上,2004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亚洲研究理事会主席会议上,基金委与JSPS和KOSEF共同设立了由3方联合资助的A3前瞻计划项目,拓展了中日韩三方合作的渠道。”

  A3前瞻计划是中日韩联合资助三国科学家在选定的战略领域共同开展世界先进水平的合作研究,目的是使亚洲在该领域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研究中心之一。另外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达到培养青年杰出人才和共同解决区域问题的目的。

  “中日韩3个国家承担A3前瞻计划项目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各国在该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三方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把研究工作做好。像中方获得A3前瞻计划资助的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都做出了不错的工作。他们与日韩科学家发表的文章,都是在该领域的顶级杂志上。我们的目标是让亚洲在特定领域能和欧美相媲美。”张英兰说。
2006-12-19 10:24:5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95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