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从技术上进一步讨论一下液晶电视
其实我觉得液晶是有很多硬指标的,这些硬指标决定了液晶的效果。而这些硬指标远远比我们去卖场转转看看要来的可靠的多。
所以很希望有大侠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讨论时下坊间各种不同品牌型号的液晶电视。作为抛砖引玉,我把我所知道的一点点皮毛说出来,希望能者给予指教,也使我们的讨论能有更准确的结果。

对于一台LCD电视,它的性能档次,我认为面板占了60%,电路占了30%,其他功能外观等占10%(纯属个人观点,相信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功能外观绝不只占10%)。
面板之于液晶,就象显象管之于CRT。当初SONY凭借单枪三束的TRINITRON成为CRT无可争议的老大。而在液晶市场中,日系的面板技术已经毫无优势可言,领先的是台湾和韩国的厂商,即使是所谓“液晶之父”的夏普,似乎也渐渐下风了。
其中,三星的PVA、S-PVA和LG-PHILIPS的IPS、S-IPS是民用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面板。我经常想,三星的S-PVA给我的感觉很象当初SONY的特丽珑。实际上,S-IPS和S-PVA的性能是不相上下的:178度视角,16.7M颜色(8bit颜色),8毫秒的反应速度。甚至有人还认为S-IPS还要稍好一点,但我个人更喜欢S-PVA的面板,看一看OEM的市场份额,似乎厂商们也支持我的看法。如果你对液晶的要求比较高,我建议你一定要认准我上面提到的两种面板,和那三个指标。
事实上,液晶最大的弱点,就是颜色和反应速度。也有可以把这两个指标做的很好的,但是价格就极不主流。在民用市场上,至少在国内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最好的面板,就是上面的那两种了。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指标,和CRT比起来,仍然不能让人满意:8毫秒的运动画面仍然有可以感知的延迟,8bit颜色是24位,比CRT的32位颜色仍然有明显的差距。这是个很让人郁闷的事情,所以基本上现在买电视,你会发现没有特别令人满意的选择。
台湾的友达为代表的TN面板,可以更容易的做到更快的响应速度,但是颜色只有6bit18位色,作为我个人是基本上不能考虑的了。友达还有一种来自日立技术的MVA面板,也是类似于三星的VA面板,指标也比较接近:170度视角,8bit色,只是略逊半筹而已,如果价格有优势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电路方面,我所知道的做的最好的是EIZO。它并没有自己的面板(包括显象管),但是它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卖的贵很多,也是显示出它对自己电路技术方面的自信吧。我注意到,三星的M系列使用了10bit驱动技术,颜色达到30位,已经非常接近CRT了,这也是目前我们可以买到的最好的技术了吧。索尼提到它使用了广色域技术,似乎也是提高颜色数的技术,但并没有提到10bit。
今天去卖场,仔细看了索尼的V40和三星的40M。从指标看,它们都用的三星的S-PVA面板(PVA一般做到16毫秒和800:1对比,S-PVA可以做到8毫秒和1000:1以上)。现场效果看,V40远远不如40M,因为V40放的DVD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而40M放的是高清演示节目。这也是我前面说的,随便看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当然要靠眼睛收货,但要在同样的片源和同样的调试条件下才有对比性。
最后,功能和外观,比如HDMI和高频头等等之类,我不是说它们不重要,我是说,当一个型号采用了最好的面板和电路时,它的功能也一定是最好的,它的工业设计也一定比其他低端系列更出色,不信你可以多比较看看。所以,面板和电路尤其是面板,是基础,它决定了一台液晶电视的档次。
坊间各个品牌,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使用了很多花里胡哨的宣传名词和概念,大部分都不是特有的专业名词,而是厂商自己的杜撰,让人很难搞清它们的含义,很有迷惑性。如果斑竹或哪位大侠能够收集齐各个品牌型号所使用的面板,那对我们判断一台液晶电视的真实面目会有极大的帮助。我曾经有各个品牌型号的液晶显示器的面板资料,非常有帮助,如果我找到液晶电视的资料,也会放上来给大家参考的。
最后,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找到各个品牌型号的进入工厂模式的方法,这个是绝对不会有错的最保险的方法,骗不了人的。比如我正在使用的DELL1905显示器,就使用了PVA和MVA两种面板,我是进入了工程模式,看清楚是三星的面板,这才入手。如果谁能收集齐一个工厂模式大全,善莫大焉。

--
2007-01-28 13:53:3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4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