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吊扇灯
吊扇灯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043
魅 力 值:305
龙    币:6981
积    分:2664
注册日期:2005-08-20
 
  查看吊扇灯个人资料   给吊扇灯发悄悄话   将吊扇灯加入好友   搜索吊扇灯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吊扇灯发送电子邮件      

29委员建议停止独生子女条例 恢复两个正好方针
29委员建议停止独生子女条例 恢复两个正好方针
来源:潇湘晨报 (07/03/16 15:04)
北京地铁内,一个孩子躺在三名家长的大腿上酣然入睡。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
  针对计生政策所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叶廷芳等29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尽快停止独生子女条例的执行,恢复原先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方针。


  “人伦缺陷:堂、表、姨都没了”


  叶廷芳表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抑制,但80年代初这个方针的核心内容修改为“独生子女”政策,它在占全国绝大多数的汉族地区普遍实行。经过多年实践,其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从生命科学的层面说,生物的繁殖规律总是从少到多,现在人为强行使它从多到少,这就是反自然的。


  “从伦理学的层面说,首先从孩子的成长看,独生子女不能跟兄弟姐妹一起玩乐,只能成天围着父母转,自然成长的天性受到压抑,不利于健康成长。从人的情感层次讲,至少可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亲情方面包括父母之情、夫妻之情、叔叔婶婶、舅舅舅母、姨父姨母及堂兄妹、表兄妹、姨兄妹等。现在堂、表、姨这些层次都没有了!这是人伦的缺陷,必然导致人性的变异。”


  叶廷芳认为,只生一个容易产生家长溺爱,造成孩子唯我独尊。


  “‘四二一’家庭结构不合理”


  而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叶廷芳认为“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面对“上学难、看病贵”的当前国情,一对青壮年夫妇负荷显然过重。据专家计算,2012到2022年这10年间,18到50岁的青壮年人口将减少一亿,这意味着社会活力和经济强势也将相应减弱。此外,现在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标准。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将达到4亿,比现在欧洲的总人口还多。“由于我国社保制度尚不完善,经济困难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晚景尤其惨淡。”


  叶廷芳表示,人口多不一定构成消极因素,人口首先是生产力。而从国际经验的层面说,人口增长的速度与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普遍成反比。不婚男女、“丁克家庭”日益增多。


  “如果说我们当时实行过于强制性政策是出于迫不得已,那么现在停止这一政策也是出于迫不得已。”委员们建议,我国应尽快停止独生子女条例的实行,恢复原先的“一个不少(但必须是自愿),两个正好”的方针。


  [观点碰撞]


  独生子女政策要坚持


  黄鸿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研究员):


  近30年来,独生子女政策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其中主要是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面临着诸如子女伤残、家庭养老等更高风险。这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所以往往越贫困,超生现象越严重,人口性别比越失调。我国的资源现状,决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必须坚持,不过也需要不断调整,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据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的调查,北京市城镇独生子女家庭认为他们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医疗,比例接近65%;其他依次为养老、就业、教育和住房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调整思路,不再发放几乎不起作用的独生子女费,国家财力做得到的话,可以考虑为每个独生子女买医疗保险,当贫困家庭的独生子女患大病而无力交纳医疗费用时,资助他们治病。另外,为独生子女的父母购买养老保险,这样也能消解其生育愿望,来缓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2007年1月11日公布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进入21世纪,这部分人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将使生育水平有所提高。


  报告表明,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报告提示,2005年以后,中国新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到2020年,20-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
2007-03-17 10:27:5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