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回龙观杜律师
回龙观杜律师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95
魅 力 值:635
龙    币:4763
积    分:2824.4
注册日期:2006-06-11
 
  查看回龙观杜律师个人资料   给回龙观杜律师发悄悄话   将回龙观杜律师加入好友   搜索回龙观杜律师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回龙观杜律师发送电子邮件      

全文:网络时代 谁把后妈“妖魔化”
--------------------------------------------------------------------------------
本站 2007-7-28 11:15:00 作者:本报编辑 38


  


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

网络时代 谁把后妈“妖魔化”
网络舆论研究者:严肃对待互动信息 心理咨询师:对后妈存在心理定式 市民:狼真来了咋办

焦点话题
各大网站日前流传一篇名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热帖,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介入采访,当事女童的后妈陈彩诗面对记者号啕大哭,长跪喊冤。当地公安机关也证实,陈彩诗没有虐待行为,女童丁香小慧的伤势是自己跌倒造成的。

法眼观察
作者和首发网站
要承担法律责任




路光合(北京市贝朗律师事务所律师)
从这个事例来看,最初网络中传播的“后妈”陈彩诗虐待孩子的信息,在警方调查结果公布后,可以确认与事实本身不符。
那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初次传播此事的作者和网站,就可能侵犯了陈彩诗的名誉权,陈彩诗可以因此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如果作者与网站是隶属关系,作品是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则承担责任者仅为网站。如果不存在隶属关系,那么作者和网站要共同承担责任。文并图/记者 姚奕
转载侵权帖子
应该立即删除



杜永浩(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显然,此事是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并且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陈彩诗女士的社会评价降低。因此,应当认定责任人侵害了陈彩诗女士的名誉权。
需要说明的是,转载帖子的网络媒体应当在公安机关澄清本案事实后,立即删除侵权的帖子。否则,会和原作者一样构成对陈女士的侵权,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核心看法
互动信息 岂能直接当做新闻处置




蒲红果(资深网络新闻评论员、网络舆论研究专业人士)
目前网站的内容主要有三种,一是转载内容,二是原创内容,三是互动内容。其中,互动内容已经显示出了它的非凡活力和独特魅力,互动也正是网络媒体的竞争力所在。
但是互动的自由、网民言论的随意性和信息的泛滥、网站传播责任感的缺失相约而至,由此带来的新闻真实和舆论导向等问题,扑面而来。
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最初的消息(不论初衷如何)可能是虚构和想象的,而更多的网民以讹传讹,网站更是咬紧刺激不放松,置顶、设精、推荐,专题一夜之间雨后春笋般闪现,编辑们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语不惊人死不休。
无独有偶,今年4月初,名为《中国女留学生北欧户外全裸行》的帖子出现在天涯和猫扑等国内大型论坛,该帖也迅速成为热门文章,被千余网站转载、推荐,导致当事人被迫停学回国维权。
一条虚假信息,在网站的全力助推下就有可能成为影响恶劣的假新闻。事实证明,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网站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互动信息的大问题。全国现有1.62亿网民,理论上就有1.62亿个发表言论的信息源,如果都把这样的互动信息作为新闻广泛传播,后果不言自明。
因此,网站作为大众媒介,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互动信息,对自己传播的内容负责,建立起符合网络传播相关法律法规的互动言论管理规范和制度。否则,最终受伤的不仅是网民,也包括网站自己。

我有话说
恶语相向 网上网下都一样




周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法教师)
在网上也要遵循道德观念,在网络中使用语言暴力,和在现实社会恶语相向是一样的。
在“史上最恶毒后妈”的事件中,个人意见的表达只有公正与不公正之分,发表意见者不需要承担责任。但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在进行传播前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对事情进行调查,不能盲目跟风。
如果网络的传播超出了道德的范畴,使得事情最后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那么当事人就有必要主张权利、追究责任。文并图/记者 郭媛丹

心理分析
对后妈存在心理定式
荀焱(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





“后妈”虐待小女孩这个传言能够在网络中成为一个热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后妈这个角色的一种心理定式。这种定式甚至反映在童话里,比如白雪公主就有一个“恶”的后妈。
从心理的层面来说,网友在发表评论时,表面上是在评论当事人,但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心中某种情绪的宣泄。需要提醒的是,人都需要宣泄负面的情绪,但如果习惯于使用谩骂等过激的方式来排解负面的情绪,在处理现实问题时,也容易以一种情绪化的方式去表达。文并图/记者 姚奕

业内声音
不炒作得不到捐款?





塔丽娜(搜狐新闻中心编辑)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即使这个事件有人去推动、炒作,甚至欺骗,但最终不过是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给小慧募捐;但也有的人,又开始了新的“通缉”——找出炮制此事的“幕后黑手”。
这让我想起曾经接触过的不少白血病儿童家庭。去年,一个病危的男孩因为父亲在博客上的呼吁而受到了网友的关注,网友自发捐助让他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此后,又有不少患儿父母给我打过电话。他们的故事没有噱头,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来。
在我们生出恻隐之心的时候,能不能不去衡量谁的故事更曲折、更悲惨?
文并图/记者 郭媛丹

另类看点
狼要真来了
大家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真的“狼来了”,真有小孩被后母虐待,也有人在网络上公布、求助,可是,由于大家对所谓的“网络策划”、“网络炒作”已见怪不怪,反而对真正发生的虐待事件无动于衷,这到底又是谁的错呢?
人的同情心是经不起透支的,这一点从人们对街边职业乞丐的态度便可见一斑。艾芩哲

给人当枪使
滋味不好受
当真相还在寻找鞋子的时候,流言已经跑遍了整个世界。借助网络信息传播快捷的特性,这句话越来越成为可能甚至常态。一旦流言产生,不明真相的网民便开始跟风起哄,成为“网络暴民”。
虽然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但“网络暴民”也只是网络背后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一不小心,正义感成了流言制造者的工具。
只有对造谣生事、虚假信息的始作俑者进行必要的惩戒,才能避免更多的网民被人当枪使。
赵登岩

精品留言
分析
如果不采用“后妈虐待女童”的故事情节,而是采用患病女孩急需治疗的通常版本,小慧肯定得不到那么多捐款。
崔立锋
虽然后妈被冤枉了,但是网民“同仇敌忾”的初衷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谁都对坏人坏事泰然处之,那血就不是热的了。金桂
建议
只要信息内容涉及具体人、具体事,网络媒体就应该把好关。马龙生
“史上最……”已经成为流行的炒作模式,大家对这几个字最好保持警惕。王佳
口水也能淹死人,所以网友千万不要盲目问责,肆意谩骂。陈廷良
呼吁
大家别再诋毁后妈了,后妈难当呀! 刘兵
希望世人的同情与怜悯之心永远不会丧失,不必用悲情故事来换取慈善。梁江涛
我们应当更多关注那些悄无声息,默默忍受病痛的“小慧们”。刘勇

--
http://www.pceggs.cn/pgComDefault.aspx?ID=6683929
2007-07-28 22:55:5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0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