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高级居民 |
经 验 值:234 |
魅 力 值:270 |
龙 币:389 |
积 分:345.3 |
注册日期:2008-03-25 |
|
|
|
奥运火炬将首次水上传递 六艘仿古漕船保驾护航
千龙网北京4月8日讯(记者 柳杰 通讯员 吴亚西 孙华良)8月初,通州区运河城市段将展现一幕壮丽场景——6艘仿古漕船“穿越时空”集体亮相,呈“品”字型游弋运河,护送北京奥运火炬。
记者了解到,肩负奥运火炬水上传递重任的6艘仿古船主体结构已于日前“锻造”完成,外型严格按漕运时期古船样式打造,其中的皇船“安福舻”总长近30米,建成后将超百吨。
肩负奥运火炬水上传递重任的6艘仿古船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常鸣/摄
仿古船主体钢结构完成
记者今天走进用于奥运火炬传递的仿古船制造现场——一个用轻钢材料搭建而成、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船坞。3艘20余米长,5、6米宽,足有两层楼高的仿古船——1艘安福舻(皇船)、2艘漕舫船(官船)的主体钢结构已“锻造”完成,气势宏伟地一字排开,几乎占满整个船坞。
“我们今年1月就开工了,进展很顺利。焊接完船身钢板,最后面的那艘官船的木质护舷、门窗都已经装完了。”据该项目负责人、新城基业公司副总经理韩克非介绍,通州境内奥运火炬水上传递的仿古船共有6艘,总投资近2000万元。漕舫船和安福舻预计分别于5月和7月建造完成。另外3艘漕船在河北境内制造,预计月底造完。
参照明清皇船定船型方案
奥运火炬将在运河城市段传递,通州是全市唯一进行水上火炬传递的区县。为何要选择“仿古船”用于火炬传递?韩克非说,这是为了更好展示悠久的运河文化。
在奥运火炬传递时,6艘仿古船将排成“品”字形,安福舻在最前,随后是2艘并排的漕舫船,3艘漕船并排在最后护航。尺寸上,安福舻最大,总长28.9米,宽6米,可乘坐100人,建成后将超百吨;漕舫船略小,长22米,宽4.6米,重约60吨,可乘60人;漕船最小,长17.54米,宽3.6米。
奥运后作为旅游餐饮船使用
根据方案,仿古船内外均为仿古装饰设计,船上建筑采用保温钢结构,外侧用木装饰。其中安福舻、漕舫船为满足火炬传递时负荷要求,设置上下楼梯。船外壳装饰采用上、下两条木护舷,木护舷中间加装木装饰板,艏、艉封板彩绘。
“我们现在制造的‘安福舻’原型就是原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乘坐的皇船。”韩克非说,考虑到现在运河城市段“吃水”和建筑物等实际情况,尺寸比真正的皇船略小,但外型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安福舻船头要建一个四方亭,为包木装饰、彩绘、仿琉璃瓦、黄铜包宝顶,也是按原来皇船上四方亭外形做的。
据了解,安福舻、漕舫船三艘仿古船上还将配有电视、电话和冷暖空调,可满足餐饮要求。其发动机、发电机均采用高可靠性和耐久性,振动小、噪声低。
对此,韩克非表示,仿古船建成后,不仅能在奥运会期间展示通州悠久的运河文化古韵,将来也能作为仿古“餐饮船”,为新城区旅游事业出力。
江南造船世家传人亲造
好材料更需要好手艺,现场指挥者是赫赫有名的浙江省岑式木船作坊第四代传人——岑武国,岑家造船已有百余年历史,还入选了浙江省非物质遗产名录,“我做过了很多大型木船和古船,但为奥运会造船还是第一次,感觉特别光荣!”岑武国对完成重任充满信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