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阿瑟
阿瑟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914
魅 力 值:1252
龙    币:4871
积    分:5652.9
注册日期:2000-11-23
 
  查看阿瑟个人资料   给阿瑟发悄悄话   将阿瑟加入好友   搜索阿瑟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阿瑟发送电子邮件      

驻阿富汗的英爱美加澳军队和阿政府军4000官兵,实施了代号“鹰峰”的军事行动。经过6天血战,护送一支由10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穿越塔利班武装控制的据点,将由中国制造的水力发电机送抵阿富汗南方的水库。
8月28日~9月2日,驻阿富汗的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军队和阿富汗政府军的4000官兵,实施了代号“鹰峰”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护送一支由10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穿越塔利班武装控制的据点,将由中国制造的水力发电机送抵阿富汗南方的水库。经过6天血战,中国水力发电机安全运抵目的地,为阿富汗战后最大的重建工程奠定了基础。

2005年2月,美国国际发展署同意提供水电站重建的资金。重建工程整体项目由美国路易斯伯格公司负责承建。根据合同,工程于2005年2月开工,工期两年。不过,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组则由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提供,并安装调试。

  今年8月,当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将价值34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556万元)的水轮发电机组依合约准备好之后,一次声势浩大的行动随即展开。阿富汗政府租用当今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俄罗斯的安-124运输机,将其空运到坎大哈机场,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还得设法将其运往距离坎大哈250公里外的卡加克水电站。

  这是一次艰难的旅程,除了要横穿大片沙漠和几乎没有任何维护的破损道路外,最重要的是,穿行的地区全在塔利班武装的控制之下,必然遭到塔利班的猛烈攻击。

  为此,驻阿富汗的北约部队制定了绝密的护送计划:先将210吨重的水轮发电机分拆成7个部件,每个部件都饰以宗教经书标识,一方面是发挥掩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祈求真主庇护。这7个部件随后被装上汽车。这7辆汽车混在100辆外形一模一样的汽车车队中,外界根本不知究竟哪7辆车装有水轮发电机的部件。北约驻阿富汗部队的指挥官决定派出大批官兵、武装直升机、战斗机和重型装甲车辆,护卫水轮发电机和安装调试人员前往卡加克水电站。


  驻阿富汗北约部队为这次军事行动取的代号是“鹰峰”。行动的第一步是,由英国陆军展开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道路清除行动。由于从坎大哈通往卡加克水电站的道路损毁严重,战争期间遗留的未爆弹药众多,加上塔利班沿途埋下不计其数的地雷,如何让车队安全通过成为第一要务。为此,英国陆军第16空中突击旅的工兵部队自8月28日起边作战警戒,边清除地雷和未爆弹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车队打开通道。

  阿富汗国民军和爱尔兰陆军第1营的军事顾问们,沿着车队即将通过的路线设卡警戒——或者占领道路两旁的制高点,或者扼守峡谷中的简易桥梁,或者派狙击手秘密监视当地塔利班武装头目的动向。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特种部队则主动出击,抢在大队伍前,沿着赫尔曼德河谷搜寻武装分子,确定最终的行进路线。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联军出动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AC-130武装攻击机,对道路沿线的塔利班据点实施了“地毯式”轰炸,亲历轰炸行动的英国《独立报》记者形容,行动如同“众神咆哮”。

  轰炸行动刚一结束,庞大的车队驶出了坎大哈。北约部队为车队编织了一张密集的防护网:地面,炸弹排除小组在车队前领路,工兵铺平路上的弹坑,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在车队四周;空中,北约的攻击直升机和战斗机不间断地盘旋。

  尽管如此,塔利班仍没有放弃攻击车队的企图。英国《独立报》随行记者描述说:“突然,一枚火箭弹在车队300米开外爆炸,发出震人心肺的爆炸声,一阵呛人的烟雾弥漫开来……车队在行进过程中先后3次遭迫击炮和火箭弹攻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至少有250名塔利班士兵死亡,而英军只有一人受伤——被翻倒的拖车压碎了骨盆。”


枪炮飞机全上阵 184公里 4000人走了6天

  2日,驻阿富汗英军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英军规模最大的清路行动:动用约4000兵力以及无数炸弹和子弹,陆军空军齐上阵,耗时6天,行程 184公里,终于安全地把一台发电机组从坎大哈运到了卡加克水电站。水电站位于塔利班势力范围的腹地,因此开工数年,但常处于停滞状态。

   7年前,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不到3个月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现在,塔利班依然势力强大。英国《独立报》3日报道了英军这不到200公里的艰难旅程。

   小镇激战3天 阵地相隔300米

   英军的这次行动,代号“雄鹰之巅”行动。或者也可以叫作卡加克大坝之战。1000辆车子组成的车队,护送着重210吨、价值约680万美元的发电机组,从坎大哈机场出发,前往184公里外的卡加克大坝。那里是塔利班势力的腹地。

   无数子弹射进泥坯墙。土墙上已满布各种弹孔,每一寸墙面都有步枪、机关枪等各种枪械造成的痕迹。

   这是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小镇卡加奇,塔利班和英军的阵地只相隔300米,塔利班的人应该可以在无线电里清楚地听到英军的口令。

   小镇居民早已逃到沙漠中,无人的大街上,细细的烟尘被风卷起又慢慢落下。几个小时前,它还是塔利班的据点之一。现在,占领了这里的英军士兵正准备着晚上的大行动。

   突然,一枚火箭弹朝英军阵地射了过来,不过偏离了目标,只是让地面多了一个坑,半空中浮起蘑菇状的呛人烟尘。

   双方已在这里打了三天,而车队就等着他们行动结束后通过。赫尔曼德省位于阿富汗南部,是阿富汗局势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与巴基斯坦接壤,政府和驻阿联军的控制力都非常薄弱。

   连续3天,英军猛攻卡加奇周围的塔利班据点,迫击炮、榴弹炮、炸弹同时上阵,还有“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发射的导弹,头上还有美军的武装直升机盘旋。双方的阵地都感受到一阵阵的震波。

   第三天黄昏,最后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宣告了战事的结束。英军士兵们摘下头盔准备扎营,塔利班武装人员则趁着夜色逃向了南方。

   最后一枚钉子 7公里也打了3天 

   在另一头,清路行动是从英军为保护卡加克大坝的小小基地开始的。

   这个基地“陷”在塔利班的包围圈里。离基地约5公里处,到处都是塔利班的地堡、壕沟和据点,大约200名武装人员虎视眈眈地盯着基地,时刻试图炸毁大坝。  

   在过去两年里,驻守基地的英国陆军和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大约100名士兵,与塔利班打了好多场硬仗。现在,他们必须占领敌人的阵地,让车队顺利通过。

   最后一段旅程,611号公路上的7.2公里是众所周知的危险路段。其中有一小块地方,士兵们就发现了11枚路边炸弹。而且,这里的小镇仍被塔利班控制,路上还有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留下的地雷。

   388个阿富汗士兵,以及42个英国士兵,在太阳刚刚升起时潜入了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从一个炸弹坑跳到另一个坑,同时把新发现的路边炸弹拆掉或引爆,塔利班武装人员则不断地向他们发射炸弹和火箭弹。他们慢慢地向对方阵地逼近,夜晚则隐蔽在镇上废弃的房子里。

  第三天,他们逼近塔利班的主要据点,子弹上膛准备大战。但塔利班几乎没有抵抗就撤走了。他们撤得不远,而是迂回过去攻击后面的部队。最终,阿帕奇直升机发射的一枚导弹结束了这场战斗。后队的约翰·布雷曼少校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动用了“所有资源”,包括炸弹、炮弹、导弹和直升机。

   随后是短暂的停火,联军开始与当地长老谈判,希望巩固停火这一成果。但很快,一架低空盘旋的法国战斗机又发出战斗重新开始的信号。最终,英军的伞兵团第三营粉碎了敌人最后的抵抗,给车队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

   经过连续几天的子弹和炸弹风暴,当车队通过一周前还是塔利班阵地的小镇时,一路上的安静显得有点诡异。

   车队还算顺利 一路下来伤员4个

   在护送车队通过之前,阿富汗国民军和负责训练他们的英国皇家爱尔兰兵团第一营,已经花了同样的时间开路。

   在护送车队经过坎大哈时,先遣的排雷部队清理了路边炸弹,工程部队把路上的坑填平。地面部队则提供保护,直升机和战斗机随时在上空护卫。整个行动不仅有英军参加,还有阿富汗、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丹麦士兵。 

   一路上,车队共受到3次火箭弹的袭击,但没有造成伤亡。行动结束后,共有两名英军士兵受伤,其中一个是在修一辆卡车时被撞倒,另一个是被一堵倒掉的墙压到了。另外还有两名阿富汗士兵受伤,一个是被狙击手打伤,另一个是被自己的枪走火打到。

   整个清路行动,英军估计共有100名塔利班武装人员死亡或受伤。

   9月2日,发电机组终于安全抵达卡加克水电站。

   大军一回头 大坝又成了孤岛

   卡加克水电站是重建阿富汗一个巨大而有象征意义的工程。大坝已拦截了12亿立方米水,理论上可为阿南部150万居民提供照明和灌溉所需的能源,还有饮用水。

   电站是苏联1953年建造的,原有两台发电机组。2002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帮助扩建大坝时,这两台发电机组状况已经极差,额定发电能力33兆瓦,事实上只有8兆瓦。

   阿富汗政府决定增加第三台机组,但保护大坝的联军士兵,也对这台机组能送过来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塔利班的骚扰,大坝已数度停工。

   这次,经过6天的“蜗牛爬”后,第三台发电机组终于变成了现实。

   不过,一切顺利的话,也至少需要一年,发电机组才能安装调试完毕,开始满功率51兆瓦的发电。一旦它开始工作,将是赢取当地人支持的重要途径。
  
   2日下午,在卸下宝贵的货物后,车队迅速掉头,回到相对安全的营地。而大坝周围的土地,又回到了塔利班的手里。
2008-09-11 10:36:3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0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