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长老 |
经 验 值:1393 |
魅 力 值:225 |
龙 币:2939 |
积 分:1551.4 |
注册日期:2006-05-29 |
|
|
|
(转帖)我看哈尔滨警察打死人事件:传统媒体立牌坊
很多事,舆论一直都没不哗然过,这就象“人咬死狗”的新闻定律一样普遍存在并被习惯性接受。哈尔滨事件,媒体舆论和公众舆论大多都在关注事件本身,对于拥有话语权的媒体舆论进行舆论监督却再一次被忽略!对于新闻的最初报道以及其中口径的悄然演变,很少人给予关注。传统媒体立牌坊,却把公众当***!,是这一事件需要被关注的另一个层面,下面有几个细节,写出来于大家讨论。
重庆商报的报道是怎么报道出来的?
网络的发展,使媒体舆论不再是主导公众舆论的唯一,泛媒体在公众领域的普遍存在,使社会舆论监督体系有了新的突破,长期以内垄断着舆论导向的传统媒体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寻求突破的简单形式之一就是利用网络。哈尔滨事件的最早导火线和阵地,与其它事件一样第一时间选择了网络平台,按照目前可查询的信息(大多信息已经被删除)最早是发布在猫扑网论坛,这一论坛是继国内社区网站里操作各类事件最多的社区之一。
按照事件发生过程,事件发生是在10月11日晚10时左右,根据事后媒体的报道受害者母亲知道孩子受害是在凌晨,最早发布贴文的时间是10月12日17点左右,重庆商报在10月14日以《哈尔滨六名警察打死22岁大学生***》做了报道。这一报道把网络社区里没经过严格核实的非媒体信息转化成了媒体信息,并把网络社区里极易引起情绪爆动(网络受众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的元素扩大,一来哗众取宠,二来推波助澜。少数传统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再一次暴露出了问题,至少在同类事件上的报道,这种没有按照严格新闻采访流程抢新闻不要脸的“抄袭报道”,一直存在而未被监督。
这一报道直接引发了舆论地震,撩人的新闻元素“警察”、“打死人”、“六名”、“22岁”、“大学生”在一个新闻标题里应有尽有,因此被迅速传播并使公众情绪迅速反弹。很多人都不清楚新闻出台的规律,一个新闻报道对于各当事人的采访是必需的内容,但这一报道里除抄袭社区贴文里“然后六名警察将死者林拖到距酒吧80米左右的地方”、“脱掉死者林的上衣残暴打死”一类的话,极尽撩拨和煽情、煽动之意,却忽略了基本的新闻采访要求。从后期的录像来看,这两个最具煽动性的现场描述完全是捏造,因为死者是自己跑掉的,死者的外套也是自己脱掉(目前衬衣怎么脱掉仍然不详)。作为一个严肃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上如此草率,非但没有做到新闻媒体“以正视听”的作用,反而利用舆论变成“以讹传讹”的源头,恰恰这一最值得反思和关注的媒体形态在整个事件中很少人提及。但是倘若媒体报道缺乏公众的舆论监督,这类似是而非捏造颠倒的报道行为会对公众造成更恶劣的误导,更会对事件相关当事人造成各类不可预估的伤害。这种自己要立牌坊却想让公众做***的报道行为,应该被公众唾弃。
猫扑的贴文是怎样出台的?
这一事件里,网络再次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互动信息是这一角色的主要特征。公众很容易关注互动信息本身,却往往不会思考互动信息背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众事件操纵,大多也是同过这类方式,哈尔滨事件的背后同样有这类操纵的痕迹。
前面提到事件贴文的发布时间是10月12日17时左右,与事件发生后家属知道并赶到现场相距17个小时左右(按事件当时算则还要加2个小时)。在这17个小时里,根据各类信息的呈现应发生了不少事情。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贴文里受害者及家属的组图已经出现,包括家属围堵相关部门的场景,也就是说在家属赶到事件现场后,有人很冷静的进行了拍摄取证,并有意识的进行了留存备用;第二在贴文里出现了家属讨说法的照片,而根据发贴时间说明家属有计划的进行“维权”,造势的同时造声,目前无法考证帖文发布时间是否仍然有家属在相关部门门口讨说法,但可以肯定时间差不大或者是有分工的进行;第三则是贴文的撰写,导火索作用的网络信息需要爆炸性,按照目前可以查询的贴文内容,贴文只强调警察打死了大学生,对于原因及细节含糊其词,但对于大学生受害过程描述却相对详细,比如“拖到了80米外”、“脱掉了上衣打死”。根据这三个细节,至少可以肯定受害者家属在处理这一事件上是有计划的,并且网络事件操作的特征明显,也就说处理的相关人员有明确分工。
需要反思的是,猫扑或各同类社区,在此类信息的处理上比较暧昧,甚至会成为第一阶梯的推波助澜者。网络平台的这一特性越来越被各类事件当事人熟知,而相关平台为了影响力往往予以迎合,最多就是里外其手,两边取巧,反正能被关注就是王道。信息传播的第一阶梯十分重要,也对各事件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即便是后期有了舆论反制措施,如公布相关证据,但要从源头上清理这些人为的负面影响很难。这里仍然需要拟清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庆商报报道的出台是否有与猫扑苟合或与当事人有相关联络,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里应外合也成为事件发酵的一个特点。
监督舆论以及舆论反制
事件录像成了转折点,公众舆论开始分化,理性认知普遍萌芽。网络传播的特性一直是“谁声音大谁有理”,因此也导致不少事件被人为扭曲,也出现诸如“网络暴民”、“人肉搜索”等提法和探讨。其实网络传播因为有了隐蔽性而让公众觉得复杂,其受众群体心理与网络机理结构密不可分,很多似乎看得见的后面有很多见不得的东西,但这一平台兴起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作用!监督舆论以及舆论反制的复杂在这一平台应用得当后会变得简单。
公众习惯了接受舆论,也便认可了舆论监督,但老百姓在舆论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网络解决了这一问题,公众的普遍参与使舆论监督有了多元化的机会,单一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信息逐渐被立体辩析相关信息取代。哈尔滨事件中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就是监控录像公布后的公众舆论反应。关注录像本身的人仍然多于关注舆论特性及事件属性的人,公众舆论的分化对于事件按照法律解决利大于弊,因为倘若没有监控录像,可以肯定如重庆商报这样的报道非但会层出不穷,而且“万恶”的警察都会被扣上屎盆子还不给你洗脸的机会。
值得欣慰的是《南方都市报》对于这一事件中公众舆论的状态予以了公正报道,同时也对于事件相关当事人进行了采访,从文字报道中基本给了公众一个明了的信息。同时相关部门这一次对于危机事务的因应有了进步,公布监控录像是最基本的舆论反制措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是信息面前人人知情,至少这一事件目前公众关注的要点基本拟清,剩下的则是法律的应用。监控录像的公布,也在当事人身份被贯以特殊涵义之后,避免了因舆论压力而导致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可能,同时让所有试图绑架舆论而左右事件属性的企图流产。
写完了几点,还觉得有话没说完。媒体在呼吁社会需要公正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做到公正,象重庆商报这种明显的捏造抄袭报道,恶心公众的同时也在损坏这个社会的公正。最后以该事件的大概传播数据结束吧:重庆商报报道两天内被转载247000次;截止目前相关报道模糊传播1210000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