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蓝雪公主
蓝雪公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424
魅 力 值:271
龙    币:3662
积    分:1403.7
注册日期:2006-12-08
 
  查看蓝雪公主个人资料   给蓝雪公主发悄悄话   将蓝雪公主加入好友   搜索蓝雪公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蓝雪公主发送电子邮件      

明代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汉字之兴,肇自新石器时代,徵诸殷商甲骨文字、彝铭文字之美备,至今当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文字形质时代之需,由古籀而篆隶,而草、而楷、而行,递相演进;书法艺术亦随着汉字的发展不断推移,由点画、结构、体势、风格、意境、神彩的争奇斗艳,繁衍出新,其洋洋大观,真可谓星汉烂漫。而明代书家对拟古剽剥的有力批判、对优良传统的可贵继承以及对新奇书风的艰苦探索和艺术天趣的强烈追求,更使明代书法成为烂漫星汉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其时,有“回归”魏晋、唐宋之超越,有个性解放、大破“古法”之创新。这种历史之“回归”其貌为复古“逆退”,其质为文化“反思”,一方面是古老艺术文化之“回归”,一方面是传统思想文化之“反叛”。“回归”与“反叛”,两大情结紧紧扭合在一起,冲破帖学与碑学的夹缝,“带动社会和文化奋然前行 ”。这一中国社会进入近现代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奇异景观,使明清书法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成功地树起了又一座丰碑。
(一)帖学鼎盛刻帖兴起方驾魏晋唐宋

明朝各代皇帝,均喜好收藏古人书画墨迹,临习“二王”,且科举取仕重书法。故帖学大兴。其时盛况正如《书林藻鉴》云:“成祖好文喜书,尝诏求四方善书之士以写外制,双诏简其尤善者于翰林写内制。凡写内制者,皆授中书舍人。复选舍人二十八人专习羲献书,使黄淮领之,且出秘府所藏古名人法书,俾有暇益进所能。故于时帖学最盛”、“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明之诸帝既并重帖学,宜士大夫之咸究心于此也。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明之诸帝,除极重帖学外,私家刻帖也十分活跃,如《书学史》云:“明代帖学既大行,故法帖之传刻亦盛。”其著者,据《书学史》与《书林藻鉴》著述所考,有常性翻刻《淳化阁帖》于泉洲曰《泉洲帖》、周宪王所刻《东书堂帖》、文徵明所刻《停云馆帖》、董其昌所刻《戏鸿堂帖》、华东沙所刻《真赏斋帖》、陈眉公所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刻米海岳书为《米仪堂帖》,邢侗所刻《米禽馆帖》、王铎所刻《拟山园帖》等等。这些人大都是当朝书法大家或大鉴赏家,加上他们尚未托出的历史名人墨迹,从汉魏六朝到宋元,特别是魏、晋、唐、宋,既为明人提供了优秀习书的范本,又为有艺术思想之追求者进行书法创作乃至著述立论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史料。
明代中叶前,在书学史上有一定影响者,有明初“三宋”、“两沈”、“一解”,有明中期的文徵明、祝枝山、王宠、沈周、黄道周、张弼、吴宽等。

明初书家“三宋”,即长洲宋克、南阳宋广、浦江宋王逐,其中克书最佳。他师法魏晋,深得钟王遗意,善真行草三体,笔精墨妙。他既“日费十纸”,又思变化,把章草和今草结合起来,变章草扁形为纵长,在今草中,他吸取章草隶意,略添连绵流动之态。形成了劲拔中见婉美,秀朗中含骨力的独特风格。他的草书达到“鞭驾钟王,驱挺颜柳”的高度。他的书作《急就序》被人誉为“茂美冲和,信能入晋人之室,唐以后无足颉颃者”。

“二沈”指沈度、沈灿兄弟,永乐年间名家。沈度以工书出名,成祖初即位以能书召入翰林院,后任侍讲学士。他篆、隶、真、行、草、八分均工,尤为小楷为著。最得永乐帝赏识,永乐帝称其为“我朝王羲之”。朝廷藏于秘府,颁赐国的金版玉书,均由他书写。今观其楷婉丽华瞻;雍容矩度,可与晋唐宋元历代大家之楷比美。沈度弟沈灿,10岁便小有书名,其书以真草称,书风与其兄相类,在小篆、章草、小草方面多有造就,其小篆曾被人誉为“国朝第一”。

“一解”即解缙,才高学富,所作狂草纵荡无法,自抒胸意。现存草书墨迹《唐人月仪章跋》、《自书诗卷》、《李邕古诗四帖跋》等均放纵随意,傲让相缀,神气自信。同时,在他看来,即使达到了高度自由的“不经意肆笔为之的境界”,亦是经历了“日日临名书”、“捏破管、书破纸”的必然过程。对此,他作了精辟的描述:“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豁然贯通焉,志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他深刻认识到,书法艺术的“自由王国”就是物我一体,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因此,他主张个体生命,应融入自然。他的这一论述,也是对明代书家艺术实践的高度概括。

--
华夏民族,不是我们,而是承袭传统民族精神的那一群。他们仁孝而忠勇,智慧而质朴,他们重气节,讲礼仪,识进退,知荣辱。他们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这种精神,如今不能体现在我们身上,要向祖先请罪!!!
2008-10-28 18:46: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21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