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尚福林提出券商新五大铁律
五年前爆发的券业生死考验和严重危机,促使证券公司集体进行了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反思。五年后的今天,国际百年投行老店的相继倒塌又给国内券业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心悸犹存。
10月23-24日举行的“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券商发展的新五大“铁律”: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切实加强风险控制、持续强化成本管理、切实做到资本稳健。
“我们搞经营、谋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从公司、行业、市场的实际出发,统筹需要与可能,统筹收益与风险,绝不可头脑发热,盲目从事超越现实阶段超越自身能力的活动。”尚福林说。
合规经营,强化风控
“美国金融危机仍在蔓延,表面上看危机的原因是由金融创新、基础资产质量差导致的,但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导致内部人控制引发的。” 一位上市证券公司老总说。
在他看来,内部人追求超额奖金和巨额花红的短期行为,加剧了管理层对高风险利润的追逐和对风险的漠视。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现代公司治理形成了新的挑战。
实际上,这一状况在三年前的国内券业曾预演过。
“当时的券商很多公司治理形同虚设,内部治理结构普遍薄弱,有的近乎空白,不是出现大股东为所欲为,就是被内部人牢牢控制,恶意侵害行为。”一位总部位于上海的证券公司老总回忆说,内部违法违规频频发生,一些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经营意识扭曲,甚至蓄意违规违法。
“这一次券商总算走出了过去屡见不鲜的怪圈梦魇,就是‘牛市兴风作浪,熊市怨天尤人,年年难过年年过,一年好过闯大祸,一轮行情毁掉一批券商’。”前述券商老总欣慰地说。
更值得欣慰的是,这一轮美国金融危机中,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公司基本上维持稳健经营,而且大部分是盈利的,这让管理层增加了此前对券商要求的“合规经营、强化风控”的信心。
前述座谈会上,尚福林再次强调:健全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努力提高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比如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价控制流程,切实做好业务活动与管理能力相适应,业务规模与净资本水平相匹配,加强对风险较高业务和创新业务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强化净资本和负债率的约束力。
据悉,近期媒体报道的券商贴钱招揽学生、务工人员开空户的状况,管理层非常重视,查处了相关责任人,并向全行业做了通报。
“只有以风险控制为中心健全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加强内部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和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公司的创新发展才有安全保障。”尚福林在座谈会上说。
回归中介本职
座谈会上,券商回归“中介”本职定位被提升到很高的高度。尚福林要求券商必须准确把握功能定位,“证券经纪、资产管理、承销保荐等专业中介服务,是证券公司的基本业务,也是证券公司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
“现在看美国几家大投行出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功能定位发生错位,不是安守本业,出事不是出在自己的投行业务上,而是出在自己的所谓的过度自营,搞了高杠杆率的产品,最后出事。”一位参加座谈会人士说。
实际上,综合治理前,我国多数证券公司功能定位严重错误,许多公司把股票投资作为核心业务,超比例进行股票自营,甚至不择手段,占用客户债券进行回购等方式非法筹集资金控盘坐庄,无法偿还债务,普遍挪用客户资产,造成巨大资金缺口。
有许多公司违反规定,将账户结算资金和自我资金混合管理,随意甚至肆意挪用。统计显示,被挪用的资金超过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有家大型公司超过80亿元,挪用比例高达90%!个别中小公司更是将客户结算资金挪用殆尽,致使客户提款无法进行。
此外,挪用客户债券的情况比较普遍,其中仅仅挪用个人客户债券一项就高达134亿元,这在当时券商资本金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简直是天文数字。
同时,券商还违规高息融入资金,造成巨额亏损。证监会数据显示,当时全行业仅以保本保底委托理财的方式,违规高息融入资金1853亿元,最严重的一家公司违规委托理财资金超过90亿元,是其当时净资产的9倍。
“国内国际证券经营机构失败的教训表明,只有准确把握证券市场中介服务这一基本定位,扬己所长,避己之短,着力搞好中介服务,严格控制自营投资等买方业务的规模与结构,才能充分发挥证券公司的功能作用,抵御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尚福林在座谈会上说。
此外,对券商发展的要求还有持续强化成本管理,改变盲目投入、高成本运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避免陷入有扩张无成长的恶性循环。
最后一个要求是必须切实做到资本稳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收入状况的周期性变化,平稳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