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大难不死
大难不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7256
魅 力 值:14425
龙    币:57134
积    分:35255.1
注册日期:2003-08-14
 
  查看大难不死个人资料   给大难不死发悄悄话   将大难不死加入好友   搜索大难不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大难不死发送电子邮件      

·解放军高官密集亮相公关 欲外派战斗维和部队
  来源:南方新闻网

  中国军队步入“开门建军”时代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罗尔文 江山 李国文 记者 马昌博 发自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表现出新的开放姿态,最近的动向中,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访日、印、泰、韩四国和中国空军全面参与珠海航展与的行动,成为上述论断的注脚。




  在海军的出访中,日本、印度和韩国都是中国海军司令首次到访,鉴于上述三国海军同中国的微妙关系,此次到访亦被认为具有历史意义。而中国空军在此次珠海航展中,未有前例地派出了多达几百名的高级指挥员和空军机关业务部门的主官,奔赴珠海航展现场观摩与研讨,其中包括空军司令员许其亮。

  海军司令员和 “海军中青年骨干”的四国之旅

  上述中国海军的访问之旅是从10月28日起,到11月13日为止,时间长达两周,在每个国家各访问四天。《人民海军报》表示,此次访问“营造了和平的海上安全环境”。

  在备受舆论瞩目的中国海军访日期间,吴胜利会见了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联合舰队司令泉徹中将、防卫大学校长五百旗头真等高级官员。

  南方周末记者获知,吴胜利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赤星庆治上将交谈时,特别介绍了中国海军代表团成员的组成。吴说,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国海军司令部机关和三个舰队,水面、空中、水下专业齐全,大部分都是中国海军基层部队军事主官,“更重要的是,代表团除我以外,都是60年代后出生,代表了我海军中青年的骨干力量”。

  吴胜利还提议加强高层交往,如中青年军官交流,推进中日海上联络机制。谈到两国院校交流,吴提议明年安排中日初、中、高级院校学员之间互访。此间观察家说,此次海军中青年骨干力量访日,对中日双方海军的“未来之星”们加强了解,颇有意义。

  印度是吴胜利本次行程的第二站。印度海军参谋长梅赫塔上将为吴司令员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吴胜利还会见了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陆军参谋长卡普拉上将等高级官员。

  印方安排吴胜利参观了海军航空兵卡尔瓦尔基地、“海鹞”飞机模拟训练中心等,吴胜利还登上了印度的“维拉特”号航母。“维拉特”号将在2010年左右退役,此前,印度在2006年已经开工自己建造“蓝天卫士”航母,计划2012年服役,而第三艘航母将在2010年开工建造,2017年服役。

  印度媒体大量报道了中国海军司令的到访,同时还关注到,就在吴胜利访印的同时,印度空军参谋长法里·霍米·梅杰也来到北京访问,并将观摩珠海航展。

  在泰国,吴胜利与泰国总理兼国防部长颂猜、泰国最高司令宋吉滴上将,泰国海军司令干通上将等高级官员会谈,并表示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兄弟般的友谊”。

  而在韩国访问期间,吴胜利会见了包括韩国海军参谋总长丁玉根上将在内的韩军方高层。内容涉及两国海军高层交往、军舰互访、联合演习、中韩海军间直通电话。2007年,韩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上海,与中国海军舰艇举行了联合搜救训练。今年10月,中国海军“哈尔滨”号驱逐舰和“洛阳”号护卫舰访问韩国釜山港,参加了韩国海军庆祝成立60周年国际舰队检阅活动。

  吴胜利此行还邀请到访国海军领导人参加明年4月举行的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中国空军“破例”全面亮相珠海航展

  就在海军代表团出访亚洲四国的同时,中国空军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的表现,亦打破常规。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与以往不同的是,空军史无前例地组织主力战机大阵容全面参展,据悉,这亦是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包括歼10、歼轰7、轰油6等以前只能被称为“某型”的空军主力战机揭开了神秘面纱。

  空军某基地政委余爱水告诉记者,“航展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成果。空军的参与提高了航展的层次和规格”,并表示这说明了“我们的自信”,“不怕别人看到我们的短处和差距”。

  担任歼10飞行表演的飞行员之一、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严锋表示,自己亦是来“虚心接受国际同行评阅”。轰油6机长卢拥军则认为,能够参加航展是“展示空军良好形象,与世界同行交流的好机会”。

  当日中午,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在珠海度假村酒店举行招待会,宴请来华参加航展的外军代表以及印度空军“阳光”飞行表演队主要成员。许表示,中国珠海航展是“各国空军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一个平台。”

  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在“中国航空日”开幕式致词表示,“一支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空军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引人瞩目的是,此次航展空军组织了包括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在内的空军几百名高级指挥员和空军机关业务主官为主的观摩团。目的是“让空军军官了解世界航天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动态,用世界的眼光思考未来,为空军的战略转型提供启示和借鉴”。

  “虽然近年来,空军武器装备作战和保障能力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与美国、俄罗斯等空军强国相比,我们有些方面还有不少的差距。”空军装备部一位军官说,“与建设一支与国家国际地位相称、能够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现代化的战略空军目标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月4日下午,空军党委部分常委、高级军事指挥员和机关业务部门领导聆听了国内外知名的航天航空专家和国外空军领导人的讲座。

  其中外方的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副总经理谢尔盖·阿历克谢维奇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了俄罗斯最先进战机的性能。“与中国空军将领的交流很过瘾。”谢尔盖·阿历克谢维奇说,“他们对空军未来担负的使命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法国前任空军司令亦就现代防空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阐述。因现场讨论热烈,原定3个小时的研讨一再推迟。

  中国军队:新的开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对外开放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1937年,一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红军的存在。

  1955年,毛泽东亲笔签发的一纸命令,让天津杨村某部成为专门的“开放部队”而被世界了解关注,并成为中国军队的窗口。1960年5月26日,二战名将、英国皇家元帅蒙哥马利访问这支部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军队对外开放的途径和层次剧增,包括高层军事互访,参与双边与多边联合军事演习,发布《国防白皮书》等等。2005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参观了神秘的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当拉姆斯菲尔德在访客留言簿上签下名字后,随行的美国官员把这次访问称为“历史性的”。

  2008年初,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开始履行对外发布新闻的职能,5月在抗震救灾中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正式走上前台。2008年10月,解放军举办首期对外宣传高级研讨班。

  有数据表明,近两年来中国军队主要领导人先后对五十多个国家进行了访问;几十个外国国防部长或总参谋长等率领的高级代表团访华。历年《国防白皮书》的主要撰写者、军事科学院陈舟研究员说,中国军队“正在由内向型走向开放型”。

  从2000年起,中国军方多次邀请外军观摩演习,包括不久前在位于内蒙古的北京军区战术合同训练基地的“砺兵2008”演习。来自36个国家的110多名外军将领和军事观察员参与了观摩。新加坡《联合早报》说,“解放军……开始有选择地展示自己的力量……解放军已经变得更加自信。”

  11月7日,某集团军政委高建国少将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阐述“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军人形象力”。文章提到,“在资讯海量呈现、社会日趋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军转型建设和遂行多样化任务必然越来越透明……随着公民社会这一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责任社会的成长,人民有权利更加及时了解和监督军队履行使命的情况,军队也有通过展示形象接受人民监督的义务。”

  而中国军队重大军事行动和部队建设现状直面世界,既可“挤压各种消极负面舆论的空间,同时还会形成新的激励效应,形成透明促进履职、履职树立形象的良性循环”。(曾宝瑜、张珏对本文亦有贡献)来源:南方周末

  来源:新华社-参考消息

  解放军向外界展示开放面貌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7日报道 题:中国军队展开魅力攻势(记者 缪尔-迪基 凯瑟琳-希勒)

  坐落在北京最主要大街上的中国国防部没有任何标志可以辨认,许多市区地图完全略去了这个地点。



这是长期以来围绕中国军事权力机构的秘密状态的一个标志。

  不过,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渐成为地区最强大军队之一,防务官员正在前所未有地努力向外界展示更开放、更积极的面貌——从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到放宽对与媒体接触的控制。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少将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对你的提问,这个答复可以吗?我够开放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美国和日本经常抱怨军事保密进一步加剧了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地区担忧。

  五角大楼今年在给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军事和安全事务缺乏透明度增加了误解和误判的可能性,从而对稳定造成威胁。”

  钱利华少将邀请外国记者到国防部的意愿,是继最近国防部设立发言人和外国媒体在过去几年的一系列活动中应邀参观和采访解放军部队之后表现出来的。

  军方还通过驻外武官和越来越多的正式交流建立的网络,与外国同行进行接触。在维和行动中所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善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

  钱利华说,中国派出了近2000名维和军事人员,在9个任务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他表示,希望不久开始派出战斗部队。

  这些行动既让军人拥有宝贵的海外经验和后勤经验,同时服务于外交目的。

  过去几年里,美国和一些欧盟国家呼吁北京派遣拥有重型装备(如装甲直升机)的部队参加维和行动。钱利华说,鉴于中国“落后”的国防工业在制造这类产品方面有困难,美国和欧盟国家提出的要求太高。

  他说:“美国和欧盟国家一方面要求我们向海外维和行动派遣更多的军人,而另一方面,他们仍然对中国实行这类武器禁运。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人民解放军走向开放如果能带来军费开支等问题以及外交敏感行动(如2007年击落一枚废弃的气象卫星)的真正透明度,那么将能说服怀疑论者。

  钱利华少将为中国建造航母做言论上的铺垫和坚持认为对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是台独分子,这或许不能让那些认为中国是潜在的不稳定来源的人打消顾虑。来源:新华社-参考消息

--
用好你手里现有的相机,器材上无止尽,浮云... *^__^*
2008-11-20 14:09:0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6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