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2569 |
魅 力 值:620 |
龙 币:6046 |
积 分:3151.4 |
注册日期:2006-07-19 |
|
|
|
真的假的
在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
本报记者 董月玲
中国青年报2008-12-24
十多年前,蔡真妮移居到了北美,那时,儿子小州7岁。后来她又生了女儿
凯莉、儿子三猪。现在,他们一家住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仨孩子分别上高中、
小学和幼儿园。
蔡真妮大学念的是师范,在国内当过老师,教育孩子有自己一套想法。但到
美国生活后,异质文化的冲击,使她的育儿方法不得不改变,先前习以为常的手
段,被硬生生地拧了过来。
经历过用国外方式管教孩子的“痛苦”后,蔡真妮真切地领悟到了中美教育
观念上的差异。
咱们拿孩子当“物”,他们把孩子当“人”
出于职业习惯和当妈的责任,来到国外,蔡真妮特别留心人家是怎么管教孩
子的,通过点滴生活小事,细细地品味观察着。
“老外当父母的,特别尊重孩子,跟小孩说话,父母都要蹲下来,平视孩子。
他们把孩子看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从小就让孩子自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到人家做客,主人拿东西给小孩吃。这时,一般中国孩子都要看父母的眼
色行事,等爸妈发话才敢动手。老外的父母绝对不表态,拿不拿,吃不吃,是孩
子的事,你自己决定好了。
“看他们给小婴儿换尿布,妈妈嘴里会唠唠叨叨的:宝贝,我要给你换尿布
了,可能你会有些凉呵,没关系,马上就好。咱们会觉得,小婴孩能听懂啥呀!
可人家从孩子很小时起,无论对孩子做什么事,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父母
总是平等地对待孩子。”
在美国这些年,蔡真妮说她没见过一个老外的小孩是大人追着喂饭的,都是
自己吃。几个月能抱住奶瓶时,就自己抱奶瓶喝,等到一岁左右,大人给系个大
饭兜,小孩就用自己的一套小盘小碗,坐在小孩吃饭的特制椅上,用手抓着吃,
抹得到处都是。
“我家老大生在国内,老二从小是姥姥带的,吃饭那叫费劲儿,都是追着喂
的。等到三猪时,我自己带得可轻松了。说了你可能都不信,我家三猪现在3岁
半,饿了,能自己烤面包、抹果酱吃,拉开冰箱自己倒牛奶喝。凯莉9岁,早餐
都是自己弄,吃完了上学去。老大更不用说,从高中开始我就没给他做过早饭,
而且到了周末,他还会为全家人做顿早餐呢。老外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不像咱们,只要孩子学习好,生活上的事老妈全包了。”
有了三猪后,蔡真妮参加了当地的“妈妈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有五六十人,
全是在家带孩子的母亲,每周活动一次。大家聚在一块,分享育儿心得,带着孩
子一起玩。跟这些美国妈妈比,蔡真妮感觉美国妈妈对孩子更放手。
“咱们见孩子摔了,会赶紧扶起来,她们不。两岁小孩摔趴了,妈妈顶多看
一眼,该干嘛干嘛。像我女儿小时候跌倒,姥姥不仅要去扶,还要哄着,什么东
西磕绊的,还得打那东西几下。这样其实会让孩子有一种心理,不管出了什么错,
都怨别人,是别人的责任。老外不这样,你摔跤了,那是你自己不小心,是你的
责任。摔痛了吧,下回该知道注意了。”
在“妈妈俱乐部”里,蔡真妮不断地进行比较,自我调整,有意识地接受美
国好的育儿观念。她说跟这边华人妈妈比,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但与美国妈妈比,
还差得挺远。
美国人牙齿都很整齐,因为大多是经过矫正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笑容很重
要。蔡真妮认识的一个中国女孩牙不好,向妈妈提出想矫正牙齿,她妈就说:矫
什么矫,好几千块钱呢,不耽误你吃饭就行了。女孩本来就内向,现在笑得越来
越少,走路都是低着头。
“想想,她心里该多自卑,多苦恼!老外的孩子牙不齐,脸上长个青春痘什
么的,家长可在意了,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那些美国孩子,不管学习好坏、高
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神气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特重要,是个人物。”
美国父母不仅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也极其看
重。
有天下午,邻居茹娜让蔡真妮的大儿子小州帮她家割草,蔡真妮也领着三猪
在外边玩。突然,她看见邻居家4岁半的卡顿,紧张兮兮地从身边跑了过来,跟
他打招呼也不理睬,一溜烟儿地窜进自家后门。
“割完草,小州见我劈头就问:妈,你有没有拿信?我说:没有啊!”原来
茹娜要出门,把装着割草工钱的信封放在信箱里,等小州完工了,却发现信箱里
是空的。或许是茹娜走时忘了,蔡真妮这么认为,但小州说肯定是让谁拿走了。
做晚饭时,门铃响了,蔡真妮开门一看,是卡顿和妈妈茹娜站在门外。卡顿
两眼通红,显然哭得不轻。他手里拿着一个破损的信封,看到蔡真妮就递了过来,
信封上写着:给小州,茹娜。
卡顿的妈妈问他:“你要说什么?”
“对不起,我知道做错了,我不会再做这种事了。”卡顿抽泣着说,蔡真妮
一下恍然大悟。
卡顿的妈妈讲,她发现儿子在房间里鬼鬼祟祟的,进去一查看,结果在枕头
底下找到了钱。最初以为拿的是姐姐的钱,证实是小州的钱后,她马上领儿子还
钱、道歉来了。
“为了缓解尴尬气氛,我和她开玩笑说,这孩子这么小,就对钱的兴趣这么
大,将来可以去华尔街管理基金了。她叹口气说,卡顿是她家4 个孩子中最聪明
的,又是老小,被宠坏了。越聪明的孩子越难管教,现在,已到了让他知道什么
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时候了,而且犯了错误要去面对,要自己亲自改正才行。”
送走了卡顿娘俩,一个念头不停地在蔡真妮脑子里转悠着:假如三猪偷了别
人的钱,我是否也会有勇气领孩子上门道歉?
任何一种惩罚,都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天底下,哪有小孩子不犯错的。犯了错咋办?打呀!“咱小时候,不就是这
样被‘教育’出来的,不打不成器。”没出国时,蔡真妮认为打屁股,是管教孩
子正确合理且立竿见影的办法。
“这边,别说老师打学生,我们在家里,都不敢打。”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
重,华人老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自认为智力超群的老严,来美国的奋斗目标是当科学院院士,得诺贝尔奖。
岂料他的远大前程,竟断送在自己的几巴掌上。
老严的女儿比较迟钝,有一回他辅导女儿学习,一个问题讲了若干遍女儿仍
是不懂,老严失去耐心,打了女儿两巴掌。第二天上学,老师见孩子胳膊上有瘀
痕,不像是摔伤的,问咋回事,小孩子说是昨晚爸爸打的。这可不得了了,老师
马上通知校长,校长立即召集学校负责儿童心理、特殊教育的老师,详细询问孩
子挨打的细节,最后通知了警察,警察当即就把孩子领走。很快,老严收到警局
通知,他被控虐待女儿,在法院正式判决前,孩子将被放在寄养家庭里,不许老
严两口子探望。官司打了近一年,老严被判虐待罪成立,剥夺孩子的抚养权,罚
社区劳动几百小时。不得已,老婆和他办了离婚手续,自己申请将女儿从寄养家
庭领了回来。
来美国后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万美金,老严全贡献给了律师不说,判决后不久,
老板就找了个借口炒了他的鱿鱼。在参加社区劳动的同时,老严满世界地发简历,
可没一家单位接收他,因为他有“犯罪记录”。走投无路的老严,最后带着满腔
的愤懑和遗憾,领着老婆孩子海归了。
千万不能打!于是,蔡真妮试着用美国方式惩罚犯了错的孩子,这个办法叫
“time out”。“这个词,用中文很难直接翻译,有人译成‘隔离反省’,让犯
错的小孩单独待在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教室的某个角落,或者家里单独
的房间,只要与其他人隔离,不参与众人活动就行。反省时间的长短,一般根据
孩子的年龄而定。老外使这招儿特管用。”但蔡真妮用得不顺手,在博客里,她
细述了自己使“time out”时的“痛苦”。
凯莉6岁大时,一天,又把蔡真妮气得七窍生烟,她决定使出这个撒手锏。
“Time out!”一听到这个词,凯莉当即色变,抓住妈妈的衣服大喊:“我不要!
不要!”看来,她在学校里一定见识过这种处罚。蔡真妮听了,暗自解气,呵呵,
终于有你怕的事了。
怕关厕所里吓坏她,折中一下,让凯莉回自己房内反省10分钟。“我想,屋
里有书、有玩具,随便干点什么,时间一蹭就过去了。可因为我说的是‘time
out’,在她心里,这几分钟就是很严重的惩罚。所以,她死死地拽住我的衣服,
不肯挪步。”
连拖带拽拉女儿回了屋,这时的凯莉已是嚎啕大哭。蔡真妮说当时都想起了
小时候在农村看杀猪,猪被捆绑时的凄厉叫声。等她把女儿拖进屋时,发现自己
难以脱身了。
“凯莉两手紧紧抱住我的腰,头伏在我的胸前扭动着,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全抹在我身上,嘴里还呜噜呜噜地为自己申辩。我想掰开她的手,每次就要脱身
时,只听她又是一声惨叫,我一愣神的功夫,她就又缠了上来。天哪!是她被
‘time out’了,还是我被‘time out’了?”。
时钟指针一秒一秒地挪动,真是度秒如日,看凯莉痛苦的样儿,当妈的怎能
不心疼?挨过了6分钟,蔡真妮受不了了,提前宣布“time out”结束。
经此,女儿的行为好多了,每到关键处,只要一说出这个词,她立刻会收敛,
但蔡真妮轻易也不敢再使了。有回到姑姑家玩,凯莉又一次屡错屡犯后,蔡真妮
忍无可忍,下决心一定要“time out”。因为知道女儿接下来的反应,蔡真妮对
老公说:“我判决完了,轮到你执行了。”
“我老公上前拉女儿的手,一下子就被她像八爪章鱼一样缠上身,连哭带嚎,
老公一下子就懵了。转头看我,想让我放女儿一马。我想,岂能就让我一人被女
儿‘time out’,我严肃地摇摇头。老公无奈地连抱带拖拉凯莉上楼,女儿凄厉
的哭声和老公殷殷劝告声,延绵不绝地沿楼梯向上飘去。可不一会儿,老公就下
来了,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还沾着黏黏糊糊的东西。”
“这么快就下来了,还不到10分钟呢!”老公抹着头上的汗,说:“6分钟
可以了,我已经到极限了!”
三猪因为特别调皮,在他3岁时,蔡真妮不得已就使了这一招,但效果却不
尽如人意。
第一次出招前,蔡真妮先解释了无数遍什么是“time out”,但三猪依旧我
行我素。开始执行了,他也只是瞪着小眼睛冷静地看着妈妈。蔡真妮把他关进主
卧室,又在外头听了,没哭也没闹,看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她回厨房做饭。炒
好一个菜后,蔡真妮又返身回去查看,一开门,看到的景象,让她的血压一下子
蹿升上来。
“三猪坐在地上,身上、脸上、手上,到处抹着黑乎乎的巧克力,嘴里还大
嚼着。看我进来,冲我笑着,一丝褐色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因为他嗜吃巧克
力,我把家里的巧克力都藏在了卧室。这下可好了,趁没人,他翻出来大吃特吃。
这哪里是在受惩罚,分明是开洋荤呀!”
第二次,蔡真妮狠狠心,把三猪关进厕所。刚一转身,就听见里边“哗——”
的冲水声,过一会儿,又是“哗哗哗”的水声。这小子在厕所里玩起水了。蔡真
妮打开门,三猪嬉皮笑脸地,好快活的样儿,“time out”无效。
第三次终于出效果了。这回犯错后,蔡真妮把三猪放进封闭阳台。阳台有落
地门和屋里连着,他在外面可以看到屋内人在干什么。“我和他的哥哥姐姐,在
屋里又说又笑地吃东西,他趴在门上看着,两只小手使劲拍门上的玻璃,嘴里喊
着: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看我们都不理他,小嘴慢慢地瘪起来,眼泪在眼圈里
打转。小州看不下去,说:妈妈,让他进来吧!我说再等等,这才一分钟呢。”
又过了两分钟,小脸憋得通红的三猪才被放进来,他扑到妈妈身上抽噎不已,蔡
真妮就此谆谆教育了一番,希望这次能够生效。
效果是显著的。后来,只要三猪一调皮,当妈的指指阳台,说一句“Time
out”,他马上就老实了。但也落下了后遗症,三猪从此不单独到阳台,也不和
妈妈一起去,看到蔡真妮一个人进了阳台,他一定要过去把门关上。
“这让我反思:任何一种惩罚,都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还是要少用,不
得不用时,也要点到为止。”
美式教育的“绝活”
凯莉上的小学,一年开两次家长会。开会时,老师不是把全体家长召集到一
块儿讲,而是单独谈,打开文件夹给家长看,孩子这学期,哪哪哪有进步。比如
语文,以前能造俩句子,现在能造4个啦。人际交往上,知道与同学分享自己的
东西啦……
“老师不但不告孩子的状,而且说的全是好话。照咱中国父母的思维,就想
知道孩子有啥缺点,改正了才进步不是?开始,我直截了当地问,老师绝对不直
接讲孩子哪里不好。”
知道凯莉话特别多,蔡真妮忍不住问:她喜欢说话,会不会影响到你上课呢?
“你猜人家咋回答?老师乐呵呵地说:凯莉太开朗了,我非常喜欢。她哪天
没来上课,我会觉得教室里少了点什么,一下子没有了生气。瞧瞧,人家多会讲
话。我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我都觉得她太吵了,老师能一点没感觉?但她会从好
的角度想,把凯莉的多话,绝对看成优点,加以赞扬。”
后来,再开家长会,蔡真妮转弯抹角地问老师:我家凯莉,有没有什么地方,
我们可以帮到她,让她做得更好?这么着,老师才会提到不足的地方:“在单词
拼写上,凯莉要是再努力一点,可能会减少错误率。”呵,蔡真妮明白了凯莉拼
写不太好。
凯莉班上有个男孩,照蔡真妮看,智力肯定有问题,别人做对10道数学题,
他能做对一道就不错了。就这样的,老师还不停地表扬他有进步。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说,人人都有资格,怎
么讲都行。那么小的孩子讲话也没个章法,嗑嗑巴巴的,可老师同学都热烈鼓掌,
夸好好好!你太棒了!
刚开始,蔡真妮捉摸:是不是就这一个老师这样?她留心观察后发现,不同
年级、不同班级的老师全一样,这边的教师受到的基本训练就是如此,否则不够
资格。
蔡真妮悟出了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最大特色,或者说“绝活”——鼓励。
“他们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可劲儿地表扬,忽略不足的地
方。久而久之,小孩子好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而缺点却被慢
慢地弱化了。”
小小年纪的三猪有了一句口头禅,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要喊一
句“Good job!(干得好)”。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这事儿,笑着问蔡真
妮:平时,你都怎样表扬他的?蔡真妮想了想,好像自己说的就是这句“Good
job”。
“这就对了。”老师讲:“孩子都是跟外界学的,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这
句话,一定是被你用了无数次后,在他心里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扬话。”老师建议
试试用其他表扬、鼓励孩子的词,淡化这句“Good job”。“咱中国人不太习惯,
也不擅长夸别人。老外的特点是不说不好、不行这样否定的话,说‘Good’
(好),那基本上就是做得很一般,不甚满意了。这里的孩子,无论做完一件多
小的事,比如画了一幅画,写了一个字,剪了一个东西,帮了别人一下等等,老
师和家长都会表扬。很多时候,还要拥抱孩子给以鼓励。妈妈们‘我爱你’不离
口,说得可自然了。他们认为正面的表扬、鼓励和爱,永远都不嫌多。”
隔天,三猪的老师给了蔡真妮一张纸,说:“这个或许对你有帮助。”纸上
打印的是,《101种表扬孩子的话》,蔡真妮看了大受启发。
这里边的好多话,现在常挂在她的嘴边:Excellent!(太出色了);Great
work!(做得太好了);Beautiful!(漂亮); Fantastic!(太奇妙了);
Awesome!(真了不起);What a great imagination!(多妙的想象);Super
work!(超级棒);Super!(极好); I'm proud of you!(我为你骄傲);
You really tried!(你确实尽力了)……
蔡真妮的体会是,常说这些表扬话,不光孩子受用,就是大人听了,也会感
觉很好。“可以用在夫妻、朋友、同事、上下级等所有和人打交道的时候,用得
恰当,一定比‘挺好’、‘不错’、‘对’这样普普通通的字眼效果好,会成为
人际关系中绝佳的润滑剂。”
《101种表扬孩子的话》,最后一句是:常对孩子说“I love you”。蔡真
妮特别提醒道:这句“我爱你”,一定要挂在嘴上,时常对孩子讲。
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是做父母最起码的原则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学一门乐器,至于学什么,由学生自己选,
老师负责教。因为小孩还在长,所用的乐器也是由小到大,不能固定。所以,乐
器一般先不买,由家长到店里租。
选乐器那天,教室里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蔡真妮没料到凯莉选了中提琴,
这琴她压根儿没怎么听过。“大提琴吧,知道有个马友友。小提琴,更是路人皆
知。我周围中国人的小孩,想学弦乐的,都选小提琴。小提琴在乐队里多重要,
可以拉到首席,而且曲目丰富,有很多协奏曲、独奏曲。那个中提琴,在乐队里
只是个伴奏的,几乎没什么独奏曲目。”
蔡真妮又习惯性地从中国父母的角度想,反正都是拉,你干嘛要拉中提琴,
换小提琴多好,等到了五年级参加乐队,演出机会也多。她带孩子去乐器店租琴,
发现小孩用的中提琴和小提琴大小是一样的,相差的只是一根弦而已。
老公想起他姐姐家就有一把小孩拉的小提琴,寄来就行。琴到了,蔡真妮得
到琴店换弦,人工加琴弦要100多美元,她心里更别扭了。又做女儿的思想工作:
咱有现成的琴,要不你就学小提琴吧,都是拉,一样的。
“不要!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太高,中提琴的声音好听。”凯莉坚持不
换。
“要在国内,我肯定会想办法把她给拧过来。现在,我也不是不敢,是我不
愿意那样做。虽然心里别扭,但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毕竟学
琴的是凯莉,她有这个选择的权利,我得尊重她,这是做父母最起码的原则。在
这边,凡事都是这样,强调孩子的选择权,大人必须尊重。所以,小孩一个个特
别有主意,他们打小就被培养出了这种态度。”
有一天,凯莉高高兴兴地放学回来,告诉妈妈自己是下一周班上的“明星学
生”。在一学年里,她们班上每个人都有一次机会做“明星学生”,每周谁来当,
以抽签方式决定。成为“明星学生”的孩子,在一周里要做的事是:给全班同学
读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把自己做的贴纸挂在教室里供大家浏览;给同学介绍自
己和家人的照片;最重要的是要在全班做一次报告,向同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兴
趣、爱好、特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
蔡真妮饶有兴趣地看着凯莉带回来的那张大硬纸,右上方凯莉贴上了自己的
大照片,下面填上年龄、生日、住址、年级、老师的名字、家里有几口人等等信
息。左下方罗列了一些她最喜欢的事物,如最喜欢的颜色、动物、食物、运动,
最喜欢在学校做的事,最喜欢在家里做的事等等。蔡真妮瞅着瞅着,忍不住偷偷
地乐:这不是那些大明星们才回答的问题嘛。贴纸最下边,是列举出三样自己超
酷的事,凯莉第一条写的是她足球踢得好,第二条是她会说、会写中文,第三条
是她数学好。最后一个问题是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凯莉回答是当老师。学校用这
种方式,给每个孩子当“明星”的机会,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己。
蔡真妮在当地学校做义工,学校会给每位申请当义工的家长发一本小册子,
里面详细写了注意事项,其中有这么几点:
★学生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要尽最大努力去记住你要面对的那些学生们的
名字,也一定要让学生们知道你的名字。
★通过向学生问问题,来表现你对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兴趣,然后——聆
听。
★不断地指出学生们在学习、遵守纪律和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点滴进步,以
此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即使在帮助孩子改正作业中的错误,或是提醒他注意
纪律时,也要从他做的好的地方开始谈。
★只和老师谈论学生们的行为问题,决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议论。
★如果要给学生留纸条,上面写的一定是鼓励和友好的话。
★要记住,学生们会模仿周围大人的言行,不管这个大人是老师还是义工。
寥寥数语,蔡真妮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那就是鼓励和尊
重。
学习只是很小一部分,健全人格的培养更重要
时至今日,蔡真妮仍感到对不起大儿子。“刚来美国时,我还是用国内那套
对待小州,现在想想太粗暴了,心里很愧疚。但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这里把
他培养成了一个有爱心、负责任、善良勤劳的孩子。”
在爷爷奶奶们的眼里,小州简直就是一个“模范孩子”。蔡真妮的妈妈说她:
你真好命呵,现在就得儿子济了!
从高中开始,小州就打工挣钱,除了在餐馆工作外,他还为周围的邻居夏天
割草、冬天除雪。蔡真妮夸儿子特能干,说他现在即使不上大学,也完全可以在
社会上独立生活。妈妈忙不过来时,只要喊他帮忙,小州二话不说,马上洗碗、
吸地、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家里花园的活儿,他也全包了。“如果还在国内上
学,小州肯定是另外一个样子。”国内的亲朋好友,对孩子的要求只有学习好。
小州今年上11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三。“美国的高中生很忙,课业很重,
也有压力。他们没有班级,只有辅导员。你选了什么课,到时间自己去上,跟咱
们的大学生一样。他们写的报告,就像写论文,要自己查资料。”
小州带回家一份选课单,看得蔡真妮眼花缭乱,她仔细数了数,天哪!整个
高中期间一共有120多门课可以选。
“课分得特别细,像音乐课,就包括了:音乐理论、电子配乐、钢琴、古典
吉他、爵士乐、声乐、交响乐等14门科目。英语部分,开设了大学英语、演讲、
写作、新闻采访、语法、美国文学、世界文学、戏剧创作等26门课。就连家政这
类课,也细分为烹饪科学、生活管理技能、室内设计、驾驶员教育等。”
蔡真妮明显地感觉,美国的高中,不光是教学生文化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兴
趣爱好、生活技能、自理自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上大学,除了要看高中
成绩,要参加入学考试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看学生有什么特长爱好,组
织参加过什么社团,做过哪些社会服务等等。
小州的学校,学生社团有上百种,还有各式各样的运动队。每天下午两点多
就放学,学生个个都要利用课后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啦、训练啦、比赛啦。还得忙
着谈恋爱,开Party,打工去。
“很疯狂、也很快乐!可以留下很多记忆。看我儿子的高中生活,是那么丰
富多彩,让人羡慕。我真觉得,学习只是很小一部分,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力的
培养更重要。”
蔡真妮在国内有个表姐,她女儿学习很好,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重点中学,成
绩在年级排名第一,表姐特骄傲,同事也都羡慕。为了让孩子一心学习,表姐从
小到大不用孩子干一点活,连鞋带都是出门前妈妈蹲地下给系好的。高考前三个
月,表姐的女儿一人得了三项优秀学生奖,有同学妒嫉不服气,对她挖苦讽刺。
本来不善跟人打交道,被人中伤又不知怎么处理,加上高考的巨大压力,表姐的
女儿精神崩溃了:紧张焦虑,出现幻觉,只要一想到上学,就头疼得满地打滚。
表姐领着女儿四处求医后,状况才好转。虽说最后几个月没看书,可这孩子高考
成绩依然达到了重点大学录取线。但除了清华北大,别的学校她都不想上,觉得
丢人,最后家里送她出国自费留学。
“她就是会学习,在语言学校学了一年日语后,拿到日本一所著名大学的录
取通知书,现在,在大学成绩还是名列前茅。但我知道,表姐俩口子每天是提心
吊胆地过日子。女儿的精神问题就像一颗炸弹,不知在她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被
什么东西再次引爆。”
蔡真妮觉得这不能全怨孩子,表姐的育儿观念和方式都有问题。“中国有句
老话: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讲父母对孩子干什么,叫孩子干什么,都是
为了孩子好。孩子读高中、上大学了,当爹妈的还不撒手,事事操心,样样干涉,
代替孩子作选择,这实际上是让孩子为父母活,是在精神上控制孩子,孩子成了
父母的傀儡。中国父母最喜欢跟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大了,
你就明白了。其实根本不是那回儿事。”
在美国,蔡真妮亲眼看见不少华人家庭,因为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引发家庭大
战。一方面,华人父母用传统观念和手段对待孩子,比如独断专行,过度关心、
管教、干涉等等;另一方面,他们的子女受到的是美式教育,强调个人独立意志
的实现和自由。所以,双方免不了会强烈地冲突、碰撞。
也许,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父母们,都要习惯一件事:别把孩子当成自己的
附属物,别对孩子为所欲为,别紧紧抓牢孩子不撒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
空,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相信你的孩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