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liuxinren
liuxinren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1326
魅 力 值:82
龙    币:3122
积    分:1508
注册日期:2004-05-31
 
  查看liuxinren个人资料   给liuxinren发悄悄话   将liuxinren加入好友   搜索liuxinren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liuxinren发送电子邮件      

[转载]良心、灼见和责任——评时寒冰《中国怎么办》
良心、灼见和责任——评时寒冰《中国怎么办》

王福重

2008年世界上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调整,到现在没有人说得清危机还将持续多久。
鲁迅70年前揭示的一些国人毛病,至今犹存。比如,喜欢作看客,自己没什么本事,却喜欢看别人的笑话,只要别人难受自己就得意,很有成就感似的。
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美国人好像从不忌讳自己的毛病,家丑不怕外扬,美国媒体则向来坚持“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信条,危机一来,便不遗余力地发掘负面消息,揭短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的阴暗面。而美国的政治制度,对政府的行动设限太多,政府“英明”的救市方案屡遭国会的阻挠,急得财长鲍尔森,居然单膝下跪,才勉强通过,真个是男儿膝下有黄金。而说风凉话的人就更多了,什么“百年不遇”,“此生无望走出危机的阴影”,“美国式的资本主义行将终止”,等等。
在中国老百姓看来,美国人国难当头,犹不能同心同德,这个国家还有救么。看着美国银行破产,平时神气活现的投行雇员们失业,不少中国人好像出了一口恶气。富有同情心的国人,甚至开始为美国的前景担忧起来,经济如此差,美国可怎么办呢?布什给人家奥巴马留下了个烂摊子。
同时,中国经济一直独秀,经济增长率名列前茅,价格水平持续回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真是“风景这边独好”。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幕,让看客们有些泄气。美国似乎没有坠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虽然雷曼兄弟破产了,华尔街的五大投行都变了脸;花旗银行也出现了问题,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居然也要祈求美联储救助。可是,美国解决问题可谓雷厉风行,而手段看起来也轻而易举,不过是给金融业注入一些流动性而已。所谓金融危机,对美国人来说,不过是缺美元的危机,而美元美国自己就可以印。说到底,不过是把政府的信誉借给企业用用罢了。美国的综合国力仍在,科技军事实力还是世界第一,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最有可能还是从美国发动。
反观我们这厢,倒让人乐不起来了,中国的商业银行们,开始遮遮掩掩,最终不得不如实坦白,它们买了大量的垃圾般的次贷产品;因高管拿天价年薪而出名的中国平安,大手笔斥资200多亿,收购富通银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次贷危机后富通股价下跌96%,平安几乎血本无归;据说投资决策经过集体程序,信奉稳健原则的中投公司,第一笔投资是购买黑石公司股票,现在已经浮亏20多亿美元。中国的金融部门为减轻美国金融危机的负担,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牺牲自己,照亮他人,可谓高风亮节。
更严重的是,去年10月以来,长期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突然急转直下,各项经济指标都变得很难看,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普遍开始恶化,消费和投资均明显放慢,企业开始裁员,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上加难,已经工作的人更不敢提加薪要求,不减薪已经是万幸,职场风声鹤唳,就业压力空前。
这下人们醒过味来了,该思考怎么办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作看客容易,但思考“怎么办”就难多了。次贷危机后,看热闹似的,一本本分析美国危机的书纷纷出笼,以旁观者清的姿态,冷静又轻描淡写地述说别人的故事,有些书更是乐此不疲地沉湎于危机的技术细节中,我们从中看不出于中国何益,不过吸引读者眼球,徒增图出版社的一点利润罢了。
时寒冰先生的《中国怎么办》,是第一本从中国利益视角,审视这场危机,进行严肃思考,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思考中国怎么办的著作,怎不令人欣喜?
要知道中国怎么办,首先要廓清,到底出了什么事,眼前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什么。时寒冰认为,次贷危机,是一场以金融为手段的战争,美国用了其实并不大的代价,主要是一部分美国穷人作道具,一些金融机构的破产,完成了对其对手如俄罗斯、欧元的围剿,而且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美国不惜代价所要维持的是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秩序,遏制的是中国、俄罗斯、甚至欧盟等的崛起。对美国来说,凭借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优势,可以坐享铸币税,让全世界为自己买单,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谁都承认,三十年的改革成就斐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翼,可是,居安思危,我们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靠,不得不看外部,比如美国人的脸色,一旦美国人不原意买我们的东西,我们的日子在就要难过。这种过分注重外需,依靠出口,赚取美元纸片的增长方式的弊端,在这场危机中暴露得已经非常充分,危机首先打击的正是出口。广东、浙江等地区引以为豪的外向型工厂纷纷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民工返乡潮提早出现等等。
中国的人口和国土面积,跟整个欧洲都差不多,走以内需为主的道路本该是自然的选择,现在该是坚决完成这个转向的时候了。这不但与经济发展的改善民生之终极目标更契合,也是摆脱过度依赖他人,避免一朝被人算计的釜底抽薪的大计。
要启动内需,就要富民,30多年来,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增长,因为中国的税制保证了只要经济增长,国家的税收便会增加,这是一条国富之路。多年以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速,财政占有了经济增长的大头,而居民所得的增速远远不及财政,国富的同时,民富的目标实现得不尽如人意。
老百姓没有钱,消费和内需就是无源之水,所以,我们的经济增长除了依靠外部需求,就剩下政府投资了。尽管政府投资的效果肯定不如民间投资有效率,更没有消费支出的作用昭彰,可是,这样的路径对我们来说更驾轻就熟,说实话,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让消费者来左右经济大势的局面。比如四万亿启动内需,主要就是政府部门在运作。
要启动内需,就要把收入分配目标从国富转向民富,增加居民收入。具体而言,就是大幅度降低总体税负,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富民的过程要从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步实现从所谓经济建设财政向真正的公共财政转变,有些太具中国特色的支出项目,应该考虑取消,至少是大大压缩,如吃喝招待费、公车花费和基本没用的出国考察费用。这要求积极推进财政过程的民主化改革,让财政预算置于公众视野的阳光下。
时先生的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提出的未来世界将是“资源为王”的观点。美国付出极大代价进行伊拉克战争,不过是为了控制石油资源,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和对能源安全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时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是稀土大国,但是大部分稀土矿,都被地方政府以缺乏资金为由,吸引外资入股,拱手让外资控股。因为争相压价,我们的稀土卖的是土的价格,但将来必要以黄金的价格买回来。
时先生预言,美国只有让美元贬值才能应对未来的支付危机,美元必将大幅度贬值,而石油等稀缺资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将明显上涨,保护我们稀缺的资源刻不容缓。储备资源比储备美元更合算。当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要加速推进。
每次经济危机过后,美国国力不但不会削弱,反而更加强大,美国始终有一大批严肃思考的学者,他们在其中起了卓越的作用。危机过后,如果我们看看美国的所作所为,将会将会发现,这是一场智者设计的游戏。
除了苦干,中国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因为如果我们不警醒,辅以正确的应对之策,我们对未来的诸种美好憧憬,将可能继续只是一厢情愿的幻影。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时寒冰偏巧就是这样认真得有点可怕的人,他是勤奋不倦的思想者,密切追踪危机的每一个细节,洞察种种现象之间的机缘巧合,精确研判事件的发展,以他的真知灼见和深邃目光,为我们奉献了这份精彩的,令人拍案的分析成果。
“为人”和“为文”向来不可区分,寒冰的这部大作,是他的心血之作,更是他忧国忧民之心的结晶。我想,时先生的良心,中国几千万股民最有体会,他多年以来,顶着重重压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中国的弱小投资者鼓与呼,为民生的艰难鼓与呼,他是有良心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让我们向时寒冰先生学习,一起来思考中国怎么办!
2009年1月6日
2009-01-16 10:36: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4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