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有二象性~
经济有二象性~
经济有二象性,也就是有两个特性,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
一般人认为经济就是花少材料、做体积最大的东西,或者花少钱办多事。
可是,经济的另一个属性,有时候更费事的东西,反而更有利于经济,被很多人
忽略了。
举一个例子。一个单位要盖宿舍楼,是不是靠近单位越近越好?
自然的想法,当然是越近越好,所以,我们小时候,都是住在父母单位
里的房子,父母上班就几分钟,我们上学也几分种。现在,人们上班时间普遍长
了,可是,与我们小时后的社会相比,社会的经济反而更发达了。
这是因为,虽然上班更费事了,可是,这也刺激了社会需求。需要公交
系统,需要车站旁有些饮食服务店。这种社会需求,让社会经济的规模更大了。
这就是说,有时候,更费事的东西,更有利于经济。
美国社会有很多繁琐的东西,比如税法,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很多人每年都
要花很多精力在报税上,很多人以帮公司、个人报税为专业。
直觉肯定是,如果税法简单,就经济了,可是,税法简单的国家,往往经济
反而不发达。这其中的道理也与上班的远近对经济的影响相通。
现在流行的观念认为,低油价是这个世界经济体系维持下去的必要条件。
打伊拉克战争的动机也是出于这种认识,伊拉克是产油国,控制了伊拉克,就
控制了能源的供应。
中国也是认为,低油价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所以,现在在东海,中日关系很紧
张,在南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很紧张,很可能就发生战争。
可是,如果知道经济的二象性,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低油价对经济的发展其
实并不重要,没有石油了,世界经济在经过一个短暂的阵痛后,会很快更加发达
起来。
所以,伊拉克一仗是白打了,中日、中越也不应该为石油打仗。
经济的一个要素是可交换的劳动。人一定要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假定一个村庄能够长一个面包树,大家都吃树上的面包就行了,那么,大家
就没有动力去给别人劳动,社会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组织。所以,前一个村庄无
法从事复杂的社会劳动,因为管理者无法给工人压力,一有压力,工人就不干活
了。反正,只要吃树上的面包,就饿不死。
假定另一个村庄必须种植米才能养活人口,米不是很容易长的植物,米的成
长需要水,所以,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灌溉系统,这个村庄的社会组织肯定会更复
杂。经济反而更发达。
我们看历史,就会知道确实如此。
非洲是个贫穷的大陆,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不是因为中国地大
物博,而是因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比中国更丰富,反而不容易发展经济。中国历史
上因为物产并不丰富,才想出了从泥土烧出些艺术品来,到海外去换取胡椒、番
茄、珠宝等物品。
纽约的冬天很冷,气候条件远远不如佛罗里达,有人住在纽约,一方面喜欢
纽约提供的工作机会和文化氛围,一方面又厌恶纽约的气候。于是会想,为什么
这样的大都会不出现在佛罗里达呢,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很多国际大都市,都是在天气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这其实不是一个偶然现
象,而是一个必然现象,是经济规律的一个体现。是因为天气恶劣,就更需要及
时地组织人力,去存储食品,去铲雪,才创造出很多的就业机会。
如果明白经济这两个属性,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变化。石油用尽,反而
对经济更好,何必要去省油呢?
中国要做的,应该是与美国合作研究新能源,而不是武装海军,让邻国不
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