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7
魅 力 值:11
龙    币:16
积    分:17.1
注册日期:2008-11-20
 
  查看得道多助个人资料   给得道多助发悄悄话   将得道多助加入好友   搜索得道多助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得道多助发送电子邮件      

面对H1N1,冷酷的北京,让我心寒!(请“非京籍”力挺)->Mario_Golf转移
读着网上、看着电视里、听着广播里频传着喜报:“16日起普通市民可接
种甲流疫苗,3至60岁本市户籍居民可到402家接种站免费接种”,每一次的播报都让我一阵阵地后脊背发凉,这凉气竟然直达心里,轻易地驱散了我——“这个非京籍外来务工人员”对北京的热忱,忽然感觉自己象极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冷酷的北京,让我心寒。
曾经踌躇满志的我,揣着一颗热忱的心,三年前来到北京,开始了我的“进京务工生涯”。
我在北四环买了房子,为捧红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着实地出了一把力;我每月万元的收入,同时带来的近两千的个人所得税,一分不少地交给了地方财政;08年奥运,多少次我以及我的同事们,为了“她”通宵达旦进行赛场服务;回想起那个时候,每每看着万家灯火下的北京,心里涌入的是无限的温情和自豪。

可是,当貌似来势汹汹的一场流行感冒势在爆发的时候,我被非常正式地、堂而皇之地、好不留情地告知:“京籍市民(需出示户口或身份证)可以打疫苗”,另一种解读:“非京籍”的我还不能打。
我并不认为我一定会得什么流感,但在这场“全人类”与“灾难”的战斗中,冷酷的北京告诉我——“你是跟京籍市民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在面对生存权的时候”。
记得曾经将这个问题向一位京籍的朋友质疑过,对方非常理直气壮地告诉我,那是因为你来北京是享受北京的生活的,言外之意,我是来占便宜的。还说到,我对北京的贡献还不够。当时无语,而内心的一串串质疑让我无法释怀:

 我近三年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贡献,还不足以让我在首都北京保全健康、获得同等的生存权么?
 如果我来北京的年头短,那些来北京10年、20年尚未获得北京户口的人呢?他们也没有获得同等的生存权么?
 北京的城市建设,包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所用的资源,都是北京籍市民自己出的钱么?是不是全国的财政都要支持呢?
 作为经济第一大支柱的“重工业”产业,北京除了首钢还有什么足以挂齿的么?
 北京在煤、石油、粮食、木材、天然气、矿产、水利和电力方面,有什么丰富的资源么?
 偌大个北京,如果所有“非京籍”人员全都撤离,工、农、商、学、兵和科技工作者全部由“京籍”人员自己担纲,能有现在的北京么?
 退一万步讲,如果“非京籍”人员在北京获得基本权利就应该是不公平的,那在收取我们“非京籍”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比“京籍”人员低一些呢?
… …
有谁想过这些问题么?或者有谁想过就是不敢说?
好想妈妈、好想家。

如果真的想区分是否“为北京过了贡献”,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是不是一
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呢?也就是说,凭“医疗保险”接种疫苗就那么不可行么?

写到此时,电视里又传来了播音员亲切的声音,她又在提醒着““16日起
普通市民可接种甲流疫苗,3至60岁本市户籍居民可凭户口或身份证到402家接种站免费接种”

冷酷的北京,让我心寒。。。


相关连接该网址不再展示
2009-11-13 20:30:4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7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