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大难不死
大难不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7256
魅 力 值:14425
龙    币:57134
积    分:35255.1
注册日期:2003-08-14
 
  查看大难不死个人资料   给大难不死发悄悄话   将大难不死加入好友   搜索大难不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大难不死发送电子邮件      

中国两院院士八成是官员 仕而优则学遭质疑
  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中,现任官员的比例居然超过80%,再度引发舆论对“仕而优则学”现象的质疑。

  据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有八成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中,都有校长、院长、副院长、董事长等职务,仅有一人例外——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杨永斌只有“教授”头衔,没有行政职务,而且还是个台湾人。

  研究院士制度近十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现象是种必然,无非是受中国人骨子里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顾海兵认为,“目前,许多大学的校长都由没有任何行政管理经验的院士来担任,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普通大学是局级单位,而院士是副部长级别。院士当校长,学校好像也相应地升了半级。”

  根据顾海兵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官员度”平均官职略高于厅局级副职,而实际上,一旦成为了院士即享受“副部级”待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学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代表中国学术界的最高地位和荣誉。1994年至今,中国先后有1938名科学家、技术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随着这些年“学而优则仕”之风盛行,一些人通过做学问当官后,又开始琢磨如何为自己争一顶“院士”桂冠,被舆论称为“仕而优则学”。

  虽然这些年两院院士人数猛增,一片繁荣,但与中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后高速增长的情况不同,中国科技的高层次创新呈现负增长态势。

  2000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意味着将产生一批新的院士。2001年工程管理学部第一次增选五位新院士,其中就包括铁道部时任部长傅志寰;2003年增选时,工程管理学部产生54名有效候选人,其中汇集了34名高官和企业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等人均在其列;在2005年中国工程院公布的42名工程管理学部有效候选人的名单中,有29名官员和企业家。

  顾海兵说:“工程管理学部的成立毫无疑问为高官和企业家增加了一道通往工程院院士的大门。”

  两院院士头衔的光环及其待遇上“含金量”引起一些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艶羡。《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认为,不久的将来,“两院院士”也许要改成“三院院士”,因为要求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意见正在不断“发酵”。

  1998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两会)期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呼吁“设立社会科学院士制”。从那之后,每年“两会”上都有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为此呼吁。

  不过,也有人反对设立社会科学院士制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李晓岭曾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撰文称,“但愿中国暂不设社会科学的院士”,其中一条理由就是“相当多的政界人物已经混入了教授的行列,甚至书记们还封给自己博士导师的头衔。中国的教授、博导已被搞得声名狼藉。作为学术上最高荣誉称号的院士制一设,不知又有多少政要们要混迹其中?”

  《中国网》本周二发表署名文章说,官员当院士本不该成为问题,只要他们确实在科研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符合院士选拔标准,可以当选院士。但关键是,这些人的成就是否为个人成果,他们竞逐院士是不是以公正、公平的方式。

  文章说,四年前,有媒体曾对官员身份的院士提名入围者者做过抽样调查,结果发现,80%以上的官员的重要成就与奖项,是在其就任相关领导职位后获得的。按照常理,拥有行政实职的官员即使很想搞科研,但繁冗的政务工作也会让其分身乏术。然而有的人却在做官之后,学术成果非但未减,反而还直线上升,并因此具备了竞选院士的条件。这些人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
用好你手里现有的相机,器材上无止尽,浮云... *^__^*
2009-12-19 16:55:2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2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