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5239 |
魅 力 值:272 |
龙 币:4655 |
积 分:3628.1 |
注册日期:2009-11-21 |
|
|
|
牛年里,东方卫视最后一次《夜新闻》里的骆新发言
人一辈子都像在赶路,唯有逢年过节,大家才会暂停一下脚步,瞅瞅自己:到底走到哪儿了?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不经过审视的人生,那是没有意义。”但某些人还恰恰害怕此刻、经受很多人(尤其是家人)的审视,他们被称之为“恐归族”。
恐归,就是“害怕回家过年”。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里、就业还没几年的青年。因为收入不算高、爱情还没谱、职级又太低、或者因为经济环境不佳、连工作都不稳定,担心一回老家过年,没法向爹娘交代。这些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不少人,都在发出这样的感慨。
恐归一族的出现,确实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上学、求职的成本,都很高,既然高投入,当然,都盼着有个高回报,但问题是,面对着城市的房价高涨和就业艰难,这份回报,一时半会儿,恐怕还没法兑现,如果不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那还不如找个城里的角落窝着,至少,能让家里人眼不见、心不烦……其实,孩子们希望父母,能看见自己过得好,这个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非要把过年回家,当成一场“财富人生秀”,我觉得,就未免有些太功利化了。任何物质标准,都不能准确衡量人的价值,都不能用来替代亲情与团聚的意义。当父母的也不会因为你没发财、没找到份好工作,就不认你这个亲骨肉,相反——倦鸟归巢、叶落归根,恰恰是父母最能向你表达思念和关爱的机会,所以,回家看看吧!怕什么呢?
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很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出了问题?一夜暴富、一曲成名、一嫁入豪门,这类消息四处蔓延,加上所谓的成功学、官本位、笑贫不笑娼,“城市病”的一大特征,就是令人们心理的愈发地敏感和脆弱,甚至连同学聚会,都成了一批人炫耀权势、另一批人暗自神伤的较量……要知道,这任何社会,最得利阶层都是极少数,那么多的普通人,难道都是不可救药的失败者?难道他们天然地就应该被特权者以及财富大亨们轻看、歧视、乃至肆意地糟蹋尊严吗?
据说,恐归族中有未婚者,怕被父母问到“交没交男女朋友”,甚至在网上发帖,想租个男友或女友回家过年,讨父母欢心。姑且不论,拿人做租赁的“标的物”,这本身符不符合法律精神,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关键是,这种靠欺骗所维持的“面子”和所谓“孝心”,到底对得起谁?一个撒谎的人,能真正地从内心感到快乐吗?
当然,许多人恐归的原因,也确实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比如说:紧张的春运,让许多人回家的路,变得漫长而艰难。特别是这些天,全国普遍降温,铁路、公路都出现了断运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地方各级政府,能为这些回家过年的人、做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在珠三角,那十几万骑着摩托车返乡的农民工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到家了?他们不是摩托车爱好者,也不是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训练,之所以采取如此危险和受罪的方式,从中国沿海的东部,回到他们迢迢千里之外的、位于中部乃至西部的家乡,其实,就是为了省那么点路费,或者,就是因为实在买不到车票。此刻我觉得,真有必要,为广东省的交警部门鼓一下掌,要谢谢那两万多名交警,日夜加班上路,沿途为这些摩托大军疏导指挥,一路护送,他们设在路上的、这些专门休息点,和这些茶水、药品、修车工具,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平等相待、什么叫温暖人心。
昨天上班的时候,我路过一个卖早点的街边小店,想买点吃的,却突然发现:这个早点摊关门了。原来设摊做饭的几位城市“新移民”,都回家过年去了。我听到身边、也是来买早点的路人抱怨说:“这群人还过什么年呢?连赚钱都不顾了?”我知道,他这句话,反映了我们很多城市居民、对这些外来户一贯的偏见。几十年来,无数的农民工们,靠着自己的辛苦劳作,一点一滴地改造着我们生活的城市,尽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全国已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但也要承认,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短期内还不可能留下来,还必须像候鸟这样,长年地南来北往、西去东飞。他们不是不想融入我们的生活,也想在城里过个年,但是我们很多人,除了需要的时候,才想起他们之外,平常日子里,又给过他们多少真正的关怀呢?
年终岁末,我们依然能见到全国各地的欠薪报道,而我们媒体,更爱用“跳楼秀、跳桥秀”的说法,来变相地表达某种不满,我承认,以自杀来讨薪的做法不可取,但如果他们有更好的诉求渠道、他们能遇到更负责任的公权力部门,谁愿意“以命做秀”呢?
除了微薄的收入、现有的户籍制度,也令他们对城市的公共决策,几乎无权参与意见,管理者顶多是把他们当成了需要特殊对待的客人,而忘记了,他们其实也是能行使公民权利的主人。当然,东部城市对人口的容纳量,也注定不可能无限扩张,更多的农民工,想要真正地转换身份,不能全依赖这几个“特大城市”所提供的有限空间和资源,“如何将他们留在家乡、不再四处漂泊”,才应该是国家政策努力的方向,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出现大批被撂荒的土地、避免产生无数的空巢老人和孩子,避免东西部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但是,这不仅有赖于国家财力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产业政策向西部的倾斜,更有赖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加快落后地区“政治文明”的建设,请问:尤其是对于后两者,我们究竟做了多少呢?
这些恐归的人们呢,也有人称他们为“蚁族”,他们像蚂蚁一样弱小,不断地奔波劳碌、得不到真正安宁的生活,但他们也像蚂蚁一样,坚韧、顽强、遇到攻击、会用性命捍卫着自己的尊严。他们正是我们社会的脊梁!请允许我,向貌似弱小实则伟大的你们,说声“新年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