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shequyou
shequyou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384
魅 力 值:34
龙    币:2104
积    分:801.8
注册日期:2010-02-08
 
  查看shequyou个人资料   给shequyou发悄悄话   将shequyou加入好友   搜索shequyou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shequyou发送电子邮件      

(转)女性解放剥离一个“被”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10:13 中国女性
  媒体很习惯给登上国家元首位子的女性冠以刚性的特质,铁娘子,铁蝴蝶,因为“从理性的角度看,女性不太适合做国家领导人”。20多年前,出现在《华尔街日报》上用来描述职业女性发展中的无形壁垒的“玻璃天花板” (Glass Ceiling)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成为这个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换句话说,“玻璃天花板”从来就没有被打破过。这道“性别之墙”依然横亘在妇女解放的旅途中,人们总是“睁大眼睛瞪着女老板”。很多时候,女人似乎被赋予了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她们却无法自由选择。她想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可被告诫“主内”是女人的天职;她想在家做全职太太,可先生的收入并不足以养起全家。她想素面朝天,可媒体上铺天盖地全是包装美女,告诉人们“女人就该是这个样子”。

  她们被双重道德标准束缚和评价,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她们又将这些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实际上充满制约的环境中做出所谓自己的选择。

  2005年的《首脑会议成果文件》中说道:“妇女的进步就是全人类的进步”,这又让我们想起恩格斯的一句名言:“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又一个“三八”节来临了,这个百年纪念的国际妇女节的主题是:“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全面进步”。平等才能自由,而只有当自由选择成为可能时,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

  女性解放剥离一个“被”字

  匡文立,作家,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昨夜西风》、《白刺》,随笔《女人与历史》等

  看今日女性在社会所有领域大展风采,几乎无法想像,仅100年前,中国的她们还普遍地缠着三寸金莲,一生活动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家庭四壁之内。

  女性的解放走到今天,在地球的绝大多数地域,通向社会的所有路口,对于男人和女人都一样敞开。人们走哪一条路,又能走多远,全看自己的脚力。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女士败给奥巴马先生,不再暗示有关性别的什么。而另一个竞技场上,麦当娜长盛不衰的娱乐效应从未败给过任何男人。

  但客观点说,整体衡量,女性的社会表现及对社会资源的总占有量,依然远逊另一性别。不用特地调查,只瞧瞧世界每年的政坛风云人物榜与富豪排行榜就一目了然。

  这尚可理解为女人的出发被延迟,追赶需要时间。但另一些问题,似乎更为致命,那就是女人的许多传统生态正在卷土重来。什么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什么全职太太,什么“傍富傍权”,什么“潜规则与贱女孩”……总起来看,女人被物化的倾向仿佛被女人自己重新捡起,当做了性别的某种特殊生存武器。

  男性社会曾经物化了女性,拒绝被物化也成为妇女解放的重点奋斗目标之一。理论上解释何为“物化”,得好几部专著,常识地看,一切也简单。“人”与“物”最本质的区别,乃是人对“物”有诸种需求,为了满足需求而进行物的交换或者购买。“物”的功能则是满足上述多种需求,从而获得被交换或被购买的资质。

  女性被物化,就是女人被放在了满足需求的位置,男人则是根据其需求自由购买的那一方。这个被需求的位置并不仅由男权理论决定,更主要还是女人在男性中心社会没有参与社会的渠道,也即失去了购买力。新中国用法律规定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从经济上完成了中国女性的解放,迅速地能顶半边天。当购买力处于平等状态,谁也没有能力物化他人,女性走出了被物化的宿命。

  又一个轮回,市场经济创造了奇迹般的“一夜致富”,女人很敏感,物化随即变身新时尚。“美女资源”“美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被开发,屡见不鲜,男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女人本身也没表示抵触。女人干吗要抵触?从个体角度,人们早都把青春,美色,才艺都当做了老天赐予自己的大好资源。许多女人以各种方式尽力展示性别诱惑的同时,也公开张扬着为自己谋求一个理想社会价位的诉求。上不了电视选秀就上网自晒,美丽不足惊人就晒身体甚或演示怪异以博出位。怎么着人们都见怪不怪,被颠覆的又颠覆回来一道,女权理论家也失语:男人都在争相“自我物化”,凭什么单单责怪女人没出息?

  可能真的不再值得专门针对女人说什么,新“物化”已非老“物化”,螺旋式上升,原点不是倒退,是占据了全新高度。今天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女人已然剥离了那个讨厌的“被”字,从此无论女人怎样选择人生路,都是自己的意愿与主动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男人不过先行了几千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难道不是男人的自我物化?男女都一样,问题就不再属于妇女,要讨论,题目也该进入“如何解放全人类”。

  抵御女性精神价值观的败退

  春树,作家,1983年出生。主要著作有小说《北京娃娃》、《抬头望见北斗星》等,主编《80后诗选》。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杂志的封面人物。

  近期看了一部电影叫《成长教育》。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一个梦想上牛津大学的女孩认识了一位中年男人。她在他的引领下去酒吧听爵士,抽烟,去巴黎旅行,她开始蔑视学历,“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考上牛津也无非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男人的捷径而已”,女孩最终放弃了学业。这时候观众为她揪着心,因为世故一些的她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快她的梦就破灭了,这个男人居然是个已婚男人。女孩顿悟,重新回到学校,最后考上了牛津,皆大欢喜。

  旧时女人的出路只有婚姻,抑或可以在学校里当老师。电影里的女孩就有这么一位教拉丁文的老师。她梳着一丝不苟的盘发,戴着黑框眼镜。女孩以为她的老师的生命已经完结,直到后来才发现,老师有自己独立的屋子(影射伍尔芙的名著:《一间自己的屋子》。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伍尔芙对女人社会地位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女人应该怎样生活、女人应该怎样认识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她认为,男性世界中的宗教、法律和经济条件时常成为女人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要解除这种伽锁的困扰,女人就该有勇气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甚至还爱好高雅艺术。电影的主题是很明确的:人生的路是没有捷径。男人是靠不住的,至少在你完成自我完善之前。

  对比国外电影,近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一落千里。《手机》里的小三形象、《蜗居》里为了房子而沦落至小三的“房奴”,以及各种面目不清但肯定过得不快乐的大老婆们。而在众多网站中,讨论得最多的也是小三、出轨等家庭问题。真让人没想到,《娜拉出走》诞生了那么多年,“女人也顶半边天”讲了半个世纪,许多中国女性的精神价值观居然节节败退至原始的“女奴”状态,她们可以为了一间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的屋子而奉献上自己的灵魂,“像蜘蛛网一样轻的附着在他人的生活上”。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前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残余心理作祟,后有“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小市民心态;左有山区拐卖妇女儿童,右有中国男人3.5万元去越南“买”新娘的新闻;家有“婆媳矛盾”,外有“同工不同酬”、“透明天花板”,中国女人在夹缝中活得战战兢兢,没有安全感加上强烈的竞争条件,最终引发出最被诟病的强烈的拜金主义,这绝对是目前社会的一大缩影。

  众多女性类的时尚杂志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了美容和时装,就是些 “十五招教你虏获男人的心”“男人到底在想什么”“如何看待在性面前女人的主动性”之类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心灵追求。天天读的都是这样的内容,不是脑残也变成脑残了。在我听说过的众多“新”名词中,最让我感到恶心的就是“剩女”,简直是一些小人得志的男人和一帮房地产商人共同炮制出来的陷阱。女性解放了这么多年,如今居然发展成那么多女人恨嫁。很早以前我就预料到,80后的爱与性,一定会发展成一个社会问题,只是没有想到,它甚至比我预想得还要残酷和无厘头。在毕业后,结婚前,难道不能有那么一段时间用于自我修炼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吗?■
2010-03-08 11:29:2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9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