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正式居民 |
经 验 值:388 |
魅 力 值:54 |
龙 币:324 |
积 分:279.4 |
注册日期:2006-12-08 |
|
|
|
北京地震历史
北京市行政区内历史地震分布图(294年-至今,Ms≥4.7)
“北京历史地震灾害情况:北京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震并造成巨大的灾害,据记载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共发生对北京地区造成大于或等于VI度的地震约有20多次。现在已知的发生在北京市行政区内的、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公元294年9月(西晋元康四年八月)北京延庆东地震,这次地震估计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Ⅶ度,造成100余人死亡。公元1679年9月2日平谷-三河8级地震是有记载以来对北京地区造成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10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伤亡。北京地区近代地震活动比较频繁,20世纪中后期一些地震对北京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1679年9月2日,三河-平谷发生8级地震。此次地震是北京附近发生的最大地震。震中位于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此次地震165个州县有记载,三河知县塾撰写的《三河地震记》比较系统地对震情作了客观记录。据史料记载,从通县到三河,城墙全部倒塌。死尸堆成山丘,幸存者寥寥无几。三河县受灾惨重,震后城墙和房屋存者无多,全城只剩下房屋50间左右。地面开裂,黑水兼沙涌出。柳河屯、潘各庄一带,出现新断层。该县地震死亡2677人。平谷县灾情与三河县相当,房屋、塔庙荡然一空。地裂丈余,黑水兼沙从地底涌出,田禾皆毁。东山出现山崩,海子庄南山形成锯齿山。县城西北大辛寨村水井变形。整个县境除被房屋压毙及因地裂陷毙者外、生者只有十之三四、通县城市村落,尽成瓦砾,城楼、仓厂、儒学、文庙、官廨、民房、寺院无一幸存。周城地裂,黑水涌出丈许,小米集地裂出现温泉,压死人一万有余。河北的蓟县、宝抵、武清、固安等县破坏也极其严重,地裂深沟,黑水迸出,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
“地震震中距北京仅40公里,北京及郊区各县损失相当严重。当时文人作诗曰:‘京城十万家,转盼无完垒’。‘前街后巷断炊烟,帝子官民露地宿。’皇宫(今故宫)甚称结构严谨、梁柱坚实、做工精细,在地震中也有数十处宫殿毁坏,其西北部尤甚。东长安街的翰林院房屋‘倒塌者勿论,即巍然存者亦瓦木破裂,不可收拾,’三河-平谷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北部;构造上处于东西向阴山-燕山隆起带与北北东向华北平原沉降带的结合部位,是重要的蕴震构造带,至今仍很活跃。从公元1000年左右到1679年三河-平谷8级大震发生,该地区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7次,两次较强的地震是1057年北京南郊的6.75级地震和1484年居庸关-带的6.5级地震。距三河-平谷地震区最近的-次强震是1665年4月16日通县的6.75级地震。三河-平谷8级地震发生之后一个月内发生强余震10余次。其中9月3日、9月5日及9月29日4次强余震估计震级均在6级左右。主震三个月以后,余震强度才逐渐减弱,有感余震延续了一年多。”
“历史地震记录表明,首都圈中级地震至强烈地震较为频繁。过去500年明朝与清朝期间,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至少发生过11次烈度6以至更强的地震。
“1679年发生的三河-平谷地震(约M8级,震中最大烈度11,在北京市烈度8)距离市中心仅60公里。更近的1076年北京市中心地震(约5级,市中心最大烈度8)就发生在市中心,在海淀区造成异常强烈地面震动。
“当代发生的1976年唐山地震(北京东边大约150公里)对首都圈也造成了强烈震动。2006年7月4日在北京南边约100公里发生的文安Mw4.9级地震(北纬38.85°,东经116.30°,深度22.7公里)对整个北京区域造成了显而易见地面震动。”
|
|
--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