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玄武虎
玄武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0712
魅 力 值:7945
龙    币:6761
积    分:38285.6
注册日期:2001-11-26
 
  查看玄武虎个人资料   给玄武虎发悄悄话   将玄武虎加入好友   搜索玄武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玄武虎发送电子邮件      

美国憋屈的世博之旅真够抠的,美国佬
http://cul.sohu.com/s2010/1546/s272173180/

美国憋屈的世博之旅
  世博会,是中国人近一年来最热的话题,而且还将继续热半年。我们对这一彰显我国国威的盛事显示了极大的热情。但就像“你可以认为自己的孩子好看,但不能强求其他人也这么看”一样,也得允许别的国家对世博会不那么感兴趣。作为世界上最牛的,见过最多场面的国家,美国就一项对世博不那么感冒。美国馆是世博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馆之一,但却是最后一个签订建馆协议的。其中缘由说来可笑:没钱,穷。

  政策不支持,领导干着急

  说美国没钱,全世界人都笑了。但针对世博会这一点来说,还真不能说他哭穷。早在1994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政府不可以再花费公款用于世博会。受这一铁律的限制,即使美国总统、国务卿都非常希望参加世博,也无法动用国库一分钱。从此,美国参加世博不得不通过私人企业筹集资金。把这种状态形容为“乞讨”可能有点过分,但形式上却很类似:饥一顿饱一顿,有今没明。企业慷慨,这次能就能参加;下次碰上企业铁公鸡一毛不拔,那就没戏了。最近的两届世博上,美国缺席了2000年德国汉诺威的世博会。而2005年的日本爱知县世博会,美国馆靠东京的美企出资建设,勉强营运了下来。

  进展不顺利,曾想过放弃

  国家不出钱归不出钱,如果能够顺利参加世博,美国从政府到企业还都是乐见其成的。不过屋漏偏逢连阴雨,大规模的金融海啸让在华的美国企业都不好过,谁也不愿意拿出特别大的一笔钱来赞助美国建世博馆。这些美国企业说到底,经营之本还是为了谋利。如果赞助世博带来的回报不足以弥补赞助费,又得不到政府特殊的政策扶持的话,他们是不愿意倾囊而出“发扬爱国主义”的。因此,整个美国馆的筹资之艰难超出人们想象。要不是对于中国这个未来全球最大市场的特别渴求,美国可能真就像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那样缺席了。

  政府不出钱,企业掏腰包

  既然某一家或几家企业不能拿出特别多的钱来赞助,那不妨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多募集几家赞助商。截止2月8日的一组数据显示,赞助美国馆的企业就超过了30家。而且临近世博开幕,在4月7日,海尔美国正式与美国馆签约,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官方赞助商”。至此,困扰美国各方好几年的资金问题总算全部落实,国家馆的“化缘”之旅才算宣告结束。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第二天,美国国家馆如期亮相,开门迎客。

  美国馆建成,不谢国家谢希拉里

  刚才说到美国国会立法不许国家出钱参与世博,不过人家官员还是对世博这事非常着急上火,该卖力气的时候真卖力气。据美国馆指导委员会主席雷文凯介绍,美国馆能如期开工,并最后筹齐所需的6100万美元,国务卿希拉里居功至伟。

  希拉里在09年2月访华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当中国人告诉我,美国人多么不在乎这个事情,我都惊呆了。大家都知道中国会成为21世纪的重量级选手,他们有世博,而人人都要参加,我们不去?这什么意思?”于是国务卿大人开始了筹款之旅。因为希拉里是联邦官员,所以他的筹款难上加难:美国政府律师给希拉里设置了严格限制,她不能打某些电话、不能联系某些人,不能使用任何一对一的“要钱”方式。律师出身的希拉里找企业拉赞助前,还得一再小心翼翼与专业律师核实这样是否触犯法律。

  除了自己忙活,希拉里还找来了一名克林顿当年团队的资深筹款人(关键时刻拉上老公),任命他做美国世博总代表,工作相当单一,就仨字:拉赞助。长话短说,在他们二人及多位美国知名企业的CEO襄助下,总算在世博开幕前一个月筹齐了所需资金。

  中国游客评价:广告太多了

  在千奇百怪争奇斗艳的欧美片区里,只花了6100万元的山姆大叔国家馆显得平平无奇,甚至荣登“恶评最多的展馆之一”。抱怨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期望值太高。奥美公关在世博前做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最想看的就是美国馆。“我以为能看到很多高科技,”来自杭州的高先生告诉记者,没想到进去后全是看电影,而且广告太多!一进美国馆,右边就是一面广告墙,全是商标。电影里说话的“普通美国人”,仔细一看下角的说明,好几个都是赞助商。展馆最后一个展厅更是“无耻”:全是赞助商广告。

  相信这位高先生是真的不明真相,如果他看过上面这段文字,了解了希拉里女士求爷爷告奶奶的筹款过程,体会到了美国憋屈的世博之旅的话,也就不会抱怨广告太多了。用咱中国人的一句俗话:吃了人家嘴短,拿了人家手短。多打点广告,好歹弥补一点吧。(文/李岩)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0-05-19 09:26: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54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