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大难不死
大难不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7256
魅 力 值:14425
龙    币:57134
积    分:35255.1
注册日期:2003-08-14
 
  查看大难不死个人资料   给大难不死发悄悄话   将大难不死加入好友   搜索大难不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大难不死发送电子邮件      

世博,让旅游更烦躁
  过去一周待在上海,通过世博重新认识这个城市,以及来到这个城市的许多中国人。

  出发前不知道端午节在中国是公定假日,今年许多中国人包括周末在内连续五天无须上班,纷纷从各省各地来看上海世博。的确,园区内甚少看到外国人(尤其是洋人),绝大部分是中国游客。端午节前几天,几乎人满为患,平均每天游客多达50万人次。

  尽管如此,我这趟世博自助游,单是周一(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仍看了32个展馆。读者一定哗然。其实,这并不太难。

  大部分人都把浦东A、B、C片区的国家馆当作主战场,却忽略了浦西的D和E片区,其实那是上海世博最特殊的展区,其中有积聚创意、由老建筑改造而成的企业馆,还有占地大约15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D片区的企业馆都设有体验性项目,互动性和参与性很高,让游客直接参与活动。全球具代表性的城市也在E片区展示各种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实践方案和实物。如果说浦东区的展馆注重外表,那么,浦西区肯定更重视内涵。

  浦西园区游客较少,大部分时间无须排队,有些联合馆聚集几个不同国家的展厅,让人轻松地一网打尽。在蒙特利尔市展馆巧遇一位为加拿大声影技术厂家聘用的新加坡专才,他说浦西园区是沧海遗珠,也是知识宝库。“你第一天就选择来浦西,非常明智,浦东园区不能让你学到什么。”

  参观世博,必得买一本几可乱真的“护照”。世博护照诞生于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早期作为门票之用,后来演化成收集各国印章的手册。有趣的是,许多中国游客一人拿着一整叠护照,到处索印章。不过,一些展馆规定每人最多只能盖三本护照。听说有人会拿这些护照到市面上卖,又听说有些展馆的印章被偷,有些被人弄坏,如同新加坡馆外那几张负荷不了这么多人的弹簧床。

  第二天,去了浦东区的十个国家馆。我也觉得不可思议:马来西亚馆、土耳其馆和很受欢迎的英国馆,都只排了十分钟,后者是在闭馆前排队,晚上的人流少很多;葡萄牙馆、西班牙馆和意大利馆只需20分钟;法国馆和丹麦馆只花40分钟就入场;等最久的是澳洲馆(60分钟)和瑞典馆(90分钟)。

  在这里分享一些秘诀和个人经验。上午9点至11点高峰时段,浦东各出入口严重拥挤,大可选择由浦西进入园区,或者11点后才入场,要不,你肯定会有吵架的经验——跟排队的人吵。

  为了想拿到中国馆的预约票,我在开园前抵达门口,只见人龙已有几百米长,你推我挤,人与人之前的胸口和脊椎紧贴着。男士汗流浃背,空气中弥漫着酸臭味;女士扎马尾,牵一发而动全身,扭头转身都会搔弄后头人的脸蛋。如果太早入场,就得接受魔鬼式训练,为全天排队热身作准备:快跑、插队、进攻、速战速决,再瞄准下一个目标。

  我不太习惯腰部老是给别人的手背搭着,或者有人总是有办法从我大腿侧边找到缝隙钻过去。上海世博人太多,秩序和礼貌都抛到脑后,多次目睹游客在众目睽睽下跃过栏杆、穿越排队群众;一家几口无视他人睥睨眼光,蛮横霸道公然插队。有正义之士指责时,竟也不讲道理回应辱骂。澳洲馆里,一位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受不了不管秩序蜂拥而上的游客,收起印章,谁知引起公愤。只见他又气愤又丧气地用中文大喊:“要章,就排队!排队!”

被挤在人群中,前后人肉夹攻,喘不过气,第一天几乎想要发疯狂叫。大部分游客也习惯高分贝发声, 对耳膜是种折磨,更是精神轰炸。

  看上海世博,可谓世纪之搏,每天都在争、抢、斗。渐渐的,我学会“放下”。后面有人推挤,我回头说:“你要挤过去吗?请吧。”看到健壮成年人假扮残疾人士坐轮椅行绿色通道,当作华人的羞耻也好、竞争性也好、求生意识也好,一笑置之。这样,好过一些。新加坡人不能以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逻辑思考去面对上海世博的种种现象。

  在上海世博,也不见我认识的高素质、优秀的中国人。上海朋友说:“世博会原是古代农耕社会的市集活动。去世博的都是农民,看过世面、去过不同国家的中国人怎会想要去世博挤压、排队呢?就接受这些粗野的行为吧。”

  本届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愿游世博的游客不只是到此一游、拍拍照、凑凑热闹,而是细心品味各馆呈现的内容和解说,丰富阅历及内涵,走向文明社会。

  (作者是教育/媒体/文字工作者

--
用好你手里现有的相机,器材上无止尽,浮云... *^__^*
2010-06-21 10:05:5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9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