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5613 |
魅 力 值:354 |
龙 币:8698 |
积 分:5031.6 |
注册日期:2005-02-27 |
|
|
|
内地肉牛产业危机乍现 养殖户一头牛要赔上千元
2010年07月26日 07:18经济参考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牛源短缺给整个肉牛产业链带来严重影响。新华社发(黄增瑞摄)
记者 王晓明 长春报道
由于成本大、周期长、风险高、效益差,牧业大省吉林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牛户不得不选择放弃,大量宰杀母牛导致市场上牛源紧张,犊牛价格上涨,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由于行业整体不景气,下游企业纷纷降低收购价格,更导致饲养户补栏积极性降至谷底,整个产业形成恶性循环,基础母牛数量明显减少,养牛小区开始荒废,肉牛养殖环节出现严重萎缩迹象。
肉牛小区杂草丛生 一片荒芜景象
前几年《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吉林农村采访,农民一家一户养两三头牛很普遍,可如今再进农村,多数农民家里已经找不到牛了。
在2004年,德惠市朱城子镇曾是全省闻名的养牛大镇,全镇肉牛存栏数量达2万头,7000多农户中90%以上养牛。副镇长沈全军说,到如今60%以上农户都不养了,剩下养牛户不足3000户,照这个速度下去到今年年底或明年,估计全镇就没人再养牛了。
前几年《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吉林农村采访,农民一家一户养两三头牛很普遍,可如今再进农村,多数农民家里已经找不到牛了。德惠市是吉林省最大的畜牧业大县之一,市牧业管理局局长陈万峰认为,近年来国内对牛肉消费量虽然有增长趋势,但养殖环节却在逐渐萎缩。以牧业小区为例,前些年建设的养牛小区如今已接近荒废,新建的小区又几乎没有养牛的。
在朱城子镇兴隆堡村肉牛小区,《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小区内外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景象。当初建设小区的组织者孙国发告诉记者,这个小区2003年建成,牛舍面积近5500平方米,有十几家养牛户在小区养牛,年出栏肉牛近1500头。“这些年大伙一家一家撤走,到现在只剩下我自己守着空空的大院,也只剩下几头母牛,育肥牛一头都没有了。”他说:“我们屯子60多户,前几年几乎家家养牛,目前只有三五户家里面还有几头牛。”
永吉县也是吉林省传统的养牛大县,近年来出栏肉牛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2008年全县出栏肉牛还有30万头,2009年锐减至12万头;九台市上河湾镇干沟村养牛大户孙宪波,自己有一个母牛养殖小区,三个育肥牛小区,去年新建了一个种鸡场,六个肉鸡养殖小区。他说,到今年年底,他打算把所有牛都停养,全部开始养鸡,据他介绍,他原来有180头母牛,年出栏育肥牛近2000头,可如今育肥牛只剩下不到200头了。
九台市牧业管理局副局长苑德祥认为,肉牛产业的萎缩从10年前就开始了,考察肉牛产业主要应看基础母牛数量,九台地区最多时母牛数量超过20万头,前两年一度下降到不足13万头。
朱城子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周志伟说,近年来母牛宰杀率太高,如今的育肥牛70%以上都是育肥母牛,主要是因为成本价格比育肥公牛相对要低,差价在2元/公斤左右。“2004年全镇基础母牛数达1.1万头,目前还剩下不足6000头,养牛集中区兴隆堡村原来有母牛1500多头,如今只剩下不到100头。”他说:“照这个趋势下去,再过个三五年,全镇基本就没有母牛了。”
一些基层畜牧干部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市场流动性较大,很多时候存在重复计算现象,各地区上报的肉牛发展数实际上并不准。在吉林省牧业管理局,《经济参考报》记者想了解全省肉牛发展的相关数字,却一直遭到各种理由推脱,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言而喻。
养牛门槛越来越高 散户们纷纷退出
“饲料涨价、牛行降价,养了十几年的牛,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差的情况。”养牛户魏来春说。
朱城子镇兴隆堡村养牛户魏来春目前还养了6头大母牛,20多头育肥牛。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平均养一头牛,买一头250公斤左右的牛犊子,5000元左右;饲料、酒糟、玉米面三项,一个月300元,15个月出栏就是4500元;人工、防疫等成本不算,一头牛的饲养成本已经超过9000元。“饲料涨价、牛行降价,养了十几年的牛,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差的情况。”他说:“最近我刚刚卖了11头牛给皓月公司,总共才卖了8.7万元,每头的价钱还不到8000元,这样计算一头牛要赔1000多元。”
采访中,一些饲养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养牛的成本投入本来就大,如今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他们认为,由于母牛数量的减少,导致近年来牛犊子价格不断上涨,以德惠地区为例,2005年左右,一头250公斤左右的牛犊子,市场价在2000元左右,那时候农民手里有十万八万就可以养牛,可如今同样的牛犊子价格已经涨到了5000元,农民手里没有四五十万根本别想养牛,因为养少了本身没有意义,门槛越来越高逼着散户们纷纷退出。
“原来一家一户养几头牛,除了下牛犊子能卖钱外,更多的还是为了种地。”苑德祥说,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家家都有小四轮,牛在农村的角色已经由传统的蓄力转为纯商品性质,农民没有牛也一样种地,就必然要关注养牛的效益问题。他分析说,首先,养牛的效益明显不如外出打工。现在农民即使干力工,每天的收入也能达到80元,一个月2000多元很轻松;养一头牛,光本钱就得八九千元,把人拴住了不说,闹到最后还不一定赚到钱,风险明显高于打工。
德惠市同太乡八家子牧业小区的养牛户李青文,在小区里养了2年牛,第一批出栏50头,最近第二批买了40头牛犊子,拉回去还没来得及打防疫针就病死了10头,直接损失超过7万元。“现在养牛别说赔钱,就是一头赚1000元,7万元的损失也要养70头牛才能弥补回来。”他说:“我现在对养牛已经失去了信心,正在把牛舍改造成鸡舍,目前已经养了3000只鸡。”
李青文认为,养鸡一方面投资小,尽管也有风险但周期相对短得多。“母牛见母牛、三年两个头。”他说,正常养一头250公斤的牛犊子,养到650公斤出栏需要13-15个月,一天就长1公斤左右的肉,一个月才长30公斤。而且牛的繁育周期也长,猪需要115天左右,牛就需要185天,三年才能下两个牛犊子,所以一旦母牛数量减少,产业恢复起来周期会更长、难度更大。
产业各环节均不景气 普遍陷入危机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河南省目前牛源也仅能满足生产量的50%,全国牛源普遍呈现短缺状态。
专家认为,近年来全国的肉牛养殖都呈萎缩趋势,市场上牛源不足,企业产能相对过剩,不仅农民养殖环节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整个产业各环节普遍不景气,产业整体发展陷入严重危机。
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左长青说:“目前全国的肉牛产业都有萎缩的迹象,具体表现在所有的产业产能过剩,原料供应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饲料价格飞涨,养殖成本增加,近两年一直感觉牛源不足,目前他们企业开工率只有50%左右。据他介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河南省目前牛源也仅能满足生产量的50%,全国牛源普遍呈现短缺状态。
产业的源头出现严重萎缩,对产业后续的链条,他们企业的经营也带来严重影响。左长青说,从皓月集团的销售额看,2008年集团共实现营销额3.8亿元,销售量1 .3万吨;2009年营销额直接下降到2.1亿元,销售量7500万吨。“由于行业不景气,如今不少企业纷纷降价收购牛源,本身养牛户积极性就不高,收购价格下降更不愿意补栏,整个产业形成了恶性循环。”他说:“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降价,但这样下去也支撑不了多久。”
一些企业反映,现在普遍提倡“公司+农户”的操作模式,但饲养户的诚信问题让企业感觉很头疼。企业介绍说,这种操作模式实际上类似于期货交易,签合同的时候与最后交易的时候市场价格往往不一致,如果后期市场价格低于前期合同价格,饲养户自然乐于卖给企业,但如果后期价格高于前期合同价,饲养户往往就没有诚信了。企业认为,前些年与农户的合作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两年饲养户的日子也实在是不好过,虽说也能体谅他们,但这样一来企业自身运转就更加艰难。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到今天,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养殖环节没效益,加工环节不赚钱,市场终端产品价格也呈下降趋势,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都困难,证明产业的发展已经很艰难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产业危险的苗头,尽快采取措施扶持产业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