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大难不死
大难不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7256
魅 力 值:14425
龙    币:57134
积    分:35255.1
注册日期:2003-08-14
 
  查看大难不死个人资料   给大难不死发悄悄话   将大难不死加入好友   搜索大难不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大难不死发送电子邮件      

你确认开工了吗?---“这是很多学者专家探讨多年的成果,是很有可行性的,现在缺的就是多方支持去实现它”...嗷嗷~~
  有人说“被雷得外焦里嫩”,有人说“这跟炸开喜马拉雅山”有一拼,还有人说“这是在挑战人类的智商”……各大网站开辟专题进行议论,百度搜索出的相关文章已近4万篇。

  是什么事还能在见怪不怪的当今引起如此高度的质疑?答案是四个字——“海水西调”,简单解释就是将渤海之水通过管道引到新疆沙漠,变戈壁为绿洲。

  该说法是从一场名为“陆海统筹海水西调”的高峰论坛传出的,这场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峰会主要探讨如何解决新疆的水资源困境,与会专家提出“海水西调引渤入新”。

  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面对接踵而至的质疑浪潮,他回答说“这绝不是无稽之谈”。

  “海水西调”遭遇网络炮轰

  11月5日,由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新疆财经大学和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主办,新疆哈密地区发改委、内蒙古锡盟发改委、新疆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中正仁和集团承办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召开。

  所谓“海水西调”是指将渤海的水引至新疆,具体为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提送到1200米高度,然后通过管道逐级分解,引到内蒙古东南部,再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沙漠。在新疆还分为北、中、南三支,北支进入艾比湖,中支进入吐鲁番、哈密盆地,南支进入罗布泊盆地。

  此设想意图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湖。同时,海水依靠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气候的水气供应源而增加西北地区的降雨,从而达到根治沙漠化以及从根本上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

  而运输管道,专家们就建议用玻璃钢管,既不怕海水腐蚀,稳定性又强,直径8米就够了,而且用管道输送还可避免海水流经内陆所带来的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设想似乎很周到,前景似乎很美好。可是该论说一经报道,却引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质疑声远高于肯定声的网络炮轰。

  有网友戏称,此设想和当年的“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来,西藏变成真正的江南”有一拼。甚至有网友直接表示,“这不是给长城贴瓷砖,给赤道镶金边,给飞机装倒挡,给太平洋安栏杆,挑战常识和人民智商的底线吗?”

  专家称能造福子孙后代

  昨天下午,记者首先打电话至参与论坛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工作人员陈辉接电话,当记者一表明身份,他就笑说“是为‘海水西调’吧”。陈辉表示,这几天,他们这个电话异常火爆,有很多求证者。“这不是天方夜谭,的确有‘海水西调’这一说,这是很多学者专家探讨多年的成果,是很有可行性的,现在缺的就是多方支持去实现它。”

  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是该海洋分会的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他也是首先站出来面对此次质疑浪潮的专家,称“海水西调绝不是无稽之谈”。昨天,记者打通了张宝印的手机。

  张宝印表示,“海水西调”不是新词,早在1997年,就有学者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2008年他们也曾在北京召开相关论坛,只是当时没有引起大的关注。

  对于此次的质疑浪潮,张宝印说“这是好事,就算是质疑也代表大家在关注它,这说不定就能推动项目的开展” 。

  记者问了几个网友提出的疑问,对于高成本问题,张宝印表示已有公司进行过论证,每吨海水输送到新疆的成本大约是8块钱,用的还是可再生的电能,这成本跟海水引到西部所产生的效益来比,是微乎其微的。“工业用不了的水可以搞农业,如搞养殖等。”张宝印一下子举了很多海水后续利用的例子。

  对于有网友所提“渤海本身污染严重,引到西部影响当地土壤”的问题,张宝印说,他们本身是海洋分会的,最了解的莫过于对海水的应用。他表示,渤海湾的海水与太平洋相连,一般自净周期为5年,而海水西调则人为缩短了其净化周期,反而有利于环保。至于影响土壤的担心根本没必要,海水输送是通过不怕腐蚀的玻璃钢管。

  “海水西调若成功,必能带来新疆等西北地区的根本变化,若被采纳,6年内就能完工,现在内蒙古的锡盟地区已准备试点,我相信会实现的。”采访最后,张宝印一再表示,有人关注是好事,大家要多多呼吁,该工程能造福子孙后代。

--
用好你手里现有的相机,器材上无止尽,浮云... *^__^*
2010-11-12 16:15:0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8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