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35142 |
魅 力 值:1235 |
龙 币:20631 |
积 分:20863.6 |
注册日期:2004-04-07 |
|
|
|
调查指近年来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迅猛
人民网
2011年04月25日
编者的话: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同时,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当前,这种信仰的危机在青年人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大学生信教人数呈不断增加趋势就是其表现之一。如何直面这种信仰危机、青年人如何找回“梦想”走出信仰的纠结,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专家进行了深度剖析。
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引起部分人的信仰危机,从而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某种“空间”
学生信教人数呈上升趋势
从数量上看,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总体比例不高,但绝对数近年略有上升之势。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为1.85%。有些高校略高,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民族院校。在一项调查中,问到“现在不信教的同学今后选择宗教信仰的可能性”时,回答“以后会信仰宗教”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6%,回答最多的是“说不清”占52.1%,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还未完全确立,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宗教暧昧现象。最近几年大学生信教人数有了一定增长,基督教(尤其是地下基督教)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尤其迅猛,一些宗教在大学生信教者中趋向严密化、组织化、网络化,具有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大学生对宗教显示出一定的好奇,但对宗教的了解并不深。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宗教好奇的大学生占被访者65.5%。大多数大学生仅从文化层面对宗教感兴趣。在“您是否了解宗教教义教规及经典文献”的调查中,56.94%的大学生表示“从没有接触过”,34.0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了解”,仅有5.3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正在成为一个潜在的“被传播”对象。调查显示,2.4%的学生“经常收到”宗教宣传品,23.9%的学生“偶然收到”,两项合计达26.3%。大学生中接触宗教宣传的人数和次数逐步增加,8.4%的学生“经常听到”有人向他们宣传宗教,43.1%的“偶然听到”。
大学生信教特点
宗教皈依是一个动态性的变化过程,信仰宗教是与许多条件配合的,无法从有关的人际网络和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譬如家庭的影响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据调查,在有家庭成员信教的学生中,信教比例更是达到45.13%。另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大学生表示信教受家庭影响,而在信教的大学生中又有59%的人从小学开始就信教。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大学生从小受其熏染,自然而然地信了教。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留守儿童自小就被信仰基督教的爷爷奶奶带到教堂或家庭聚会点受到熏染,而对所谓基督教(或耶稣教)产生好感,其中有些留守儿童长大后因此而成为这些宗教的虔诚信徒。
如果说家庭的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信教的先赋因素,那么信教同学或信教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后致因素。当大学生遭遇挫折和情感危机寻求帮助时,信教的学友会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接触宗教的途径。这种乘“需”而入的途径往往比较隐蔽,也是最有效的。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蕴含着情感与认知、感性与理性、经验与价值的相互交织、矛盾纠葛。这些特点决定了引导好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采取简单的说教或心理引导,还必须从导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具体社会实际生活处境中去探寻原因,找到有效应对之道。
大学生信教政治社会原因
从总体上来分析,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政治社会原因趋于多样化,是多种政治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社会转型与信仰危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引起部分人的信仰危机,从而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某种“空间”。
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交流碰撞,包括基督教文化在内的西方价值观念开始影响大学生。近年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因为怀疑一切,也对现有主流价值体系产生某种解构作用。
文化价值多元化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很多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都受到挑战和冲击。美国著名学者麦金泰尔指出:“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因此,在当代的道德变化中,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重灌输、轻教育、方法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感,对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缺乏有效抵制,没有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应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课堂灌输的方式,应该将它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会通于各种社会实践之中,通过生活化和社会化教育方式的创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宗教道德与文化独特“魅力”的吸引。不可否认,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一,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形式新奇、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等,对有着强烈求知欲、充满热情和富于想象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兴趣。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对人生、世界、自然有其独特的诠释,这对那些厌倦教条灌输、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颇具吸引力,他们在历史和文化的视野中审视宗教、接近宗教、甚至进入宗教。三,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他。宗教与道德的混同,对一些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
树立科学信仰,理性认识宗教
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应采取正面引导、科学教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健康心理意识,寻求正确心理纾解机制。各高校应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爱心座谈会、学习促进会等活动,让大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塑造健康心理意识,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品德、陶冶情操,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大力发展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丰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或党组织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许多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其实只是为了寻找一种“慰藉”、“关怀”。大学生在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中不但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改进高校党组织工作,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对大学生的思想给予有力指导并成为其思想归属地。
主动融入社会。保持与教师、同学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常与周围人沟通、学习;同时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理性认识宗教。高校应主动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或有关学术讲座,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性认识,消除其对宗教的神秘感。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在科普讲座、科普活动中学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人生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消除对宗教的错误认识,增强抵御各种反政府、反社会的宗教势力的渗透。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