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这不是jx-zjk的马夹
这不是jx-zjk的马夹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这不是jx-zjk的马夹个人资料   给这不是jx-zjk的马夹发悄悄话   将这不是jx-zjk的马夹加入好友   搜索这不是jx-zjk的马夹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这不是jx-zjk的马夹发送电子邮件      

EB病毒俗称“接吻病”,具有自愈性,病发症状与艾滋病很象,大多数人都不会发病,全国3-5岁孩子9成阳性
到底什么是EB病毒?

江苏专家:俗称就是“接吻病”

钟南山说到“EB”病毒时,讲了一句“在欧洲专家口中曾叫接吻病”。本报记者咨询专家得知,其实“接吻病”是一种常见病。不过专家口中的常见病,我们却并不熟悉,而EB病毒就更陌生了。

什么是“接吻病”?

只是一种噱头的说法

百度百科的说法是,“接吻病”(KissingDisease)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因亲密接触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传染,常见于年轻人。

南京市鼓楼医院耳鼻喉科的高下主任则告诉记者,接吻确实可以传播疾病。如果接吻一方有病毒,另一方的抵抗力又弱的话,便有可能出现“接吻病”,造成口疮、喉咙发炎等等。

“不过‘接吻病’还只能算是一种有点噱头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确切的病叫‘接吻病’。”高下主任表示,所有能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疾病都可以叫“接吻病”。可以通过口腔、唾液来传播的病毒有很多,EB病毒只是其中的一种,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也可以通过唾液来传播。

接吻病是什么症状?

确实跟艾滋病、恐艾症很像

“接吻病”的症状主要有喉咙疼痛、发烧、颈淋巴腺肿大、身体倦怠等,发病程度比感冒重些。发烧、喉咙痛、食欲丧失、疲倦、淋巴腺肿大,通常位于颈部、腋下或鼠蹊部、脾脏肿大、肝脏肿大、黄疸,黄皮肤头痛、普遍性全身疼痛等等。这些症状跟艾滋病感染初期的急性期症状确实很像。也和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恐艾症”的症状很像。

其实这些症状都指向一条:免疫力低下。接吻病的感染率很高,据介绍,90%以上的人都曾经感染过该病,不过真正发病的人却较少,原因是这个病具有自愈性。

EB病毒究竟是什么?

与粘膜病密切相关

至于陌生的EB病毒,高下主任表示,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极其”常见。从目前医学的了解来看,EB病毒和与粘膜相关的病变有联系。比如鼻咽癌就是和ED病毒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不过目前还无法证明ED病毒就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除了鼻咽癌外,一些妇科的粘膜病变,如宫颈炎,也与EB病毒密切相关。不过携带EB病毒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

EB病毒到底有多常见?

我国3-5岁孩子9成阳性

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告诉记者,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但是大部分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作为感冒处理,但是这种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一般1-2周就会痊愈。不过医院也曾经接诊过“全身型EB病毒感染”的病例,一名12岁的男孩高烧12天,曾被当做感冒治疗。经过CT检查,发现孩子的全身有多个脏器受到损伤。这是一个特例,分析可能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有关。

为什么孩子感染多?

因为父母喜欢亲吻孩子

顾名思义“接吻病”通过接吻来传染,年轻人应该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而欧美人较亚洲人更加开放,所以“接吻病”的发病率更高。其实就以ED病毒引发的“接吻病”来看,儿童也是EB病毒的易感人群。为什么?因为不少大人喜欢对宝宝又亲又抱。

如何预防“接吻病”?

桌上放公筷,接吻别太频繁

当口腔破损时,会感染EB病毒,所以预防“接吻病”,就要注意自己的口腔状况。“因为中国人对口腔卫生并不像欧美那么重视,所以中国人的口腔问题可能更普遍。高下主任说,当刷牙时会出血,意味着牙龈粘膜有破损,这时候就要注意,接吻不要太频繁。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食品卫生。“中国人经常一大桌子人在一个碗里搛菜,这种习惯很不好。公筷还是必要的。”本报记者 杨 彦
2011-05-10 20:56: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989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