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605 |
魅 力 值:364 |
龙 币:2396 |
积 分:1542.8 |
注册日期:2006-07-28 |
|
|
|
发个争议话题,三峡大坝和鄱阳湖干旱有关吗?我认为关系不大
鄱阳湖水系图
鄱阳湖http://baike.baidu.com/view/4173.htm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
“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 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2.86米,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59米,最低水位为1963年2月6日的5.90米(湖口水文站,吴淞基面)。年内水位变幅在9.79~15.36米,绝对水位变幅达16.69米。随水量变化,鄱阳湖水位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蓄洪的功能。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daf3c0100uxm5.html
那么,一直不缺水的鄱阳湖缘何遭遇失水之痛?本报记者特采访了江西水文部门、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等部门,了解到大致有5方面的原因。
“今年以来,江西省降雨异常偏少,这是一个主要原因。”江西水文部门的一位专家表示,根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约为多年均值的一半;进入5月份,江西北部包括环鄱阳湖区降雨依然严重偏少。5月以来,赣北地区的南昌、九江等五个设区市降雨量均较常年偏少70%以上,其中南昌地区平均降雨量20毫米,仅为多年均值的15%。另外,长江上游来水偏少也是一个原因,目前这一原因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除了以上两大原因,还有三个原因值得重视:
首先,就是鄱阳湖过去曾经历的无序采砂,将鄱阳湖入江水道拓深了,不经意中增加了鄱阳湖水的下泄入江,另外由于2003年以来长江湖口偏低拉空了鄱阳湖水,使鄱阳湖的水加快了下泄;其次,江西五河(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均建有水坝,对流域来水进行了人为控制,也影响了鄱阳湖的来水节律;另外就是江西的森林覆盖率虽然达63.1%,但是森林质量有待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提高。
“长江目前也处于低水位,很难顶托湖水,近期内鄱阳湖水位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小,根据我们的观察研究,到6月中下旬鄱阳湖的干旱,会随着江西雨量的增加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闵骞这样分析认为。
鄱阳湖大旱调查:寻找极端天气下的“脸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daf3c0100uvop.html
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水位仅9.33m,比正常年份(多年平均情况)同期平均水位偏低4.33m,创60年来(1952-2011年)有水文记录历史的新低,比历史上同期最枯的1963年还低1.69m。
而据江西省气象局提供的卫星遥感图显示,今年4月28日的湖面面积总共只有1306平方公里,去年同期(4月22日)的同期湖域面积则达到了3076平方公里
针对今年的旱情状况,江西省气候中心主任殷剑敏分析说,鄱阳湖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区,由于今年的北方冷空气频次、强度都非常小,同时南方的湿润空气、水汽偏少,因此造成了今年的降雨大幅度减少。
气候异常,汛期五月的鄱阳湖呈草海景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daf3c0100ui7p.html
2003年以来,当鄱阳湖的冬旱让我们习以为常的时候,今年,不期而至的鄱阳湖春夏(4-6月为鄱阳湖汛期)旱却又让我们措手不及。春天是万物孕育生长的季节,60年同期最低的水位,有如冬天一般还裸露于阳光之下的绿洲草海,让鄱阳湖水生态少了许多勃勃生机。
5月9日,气象专家告诉我们,过去五十年,鄱阳湖流域变暖了,而未来鄱阳湖流域还有可能继续变暖。气候变迁之下,陷入旱局的鄱阳湖,急需找到突围的办法。
直接原因:全省降水量之少居历史同期第一,导致鄱阳湖来水不足
主持人:与通往南矶山公路伴行的是一排电线杆,每根电线杆的最高处都包着一块蓝色的铁皮,这是湖水淹过来之后,村民划船进出时的航标。看着高悬头顶上的航标,一位村民感叹地说:“今年都没怎么下雨,哪来的水?”
胡菊芳(省气候中心气候评价科科长):据省气象局数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省平均降水量为27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了5.5成。大部分地区偏少5-7成。降水量之少位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全省有59个县(市)降水量突破历史最低值。1至4月,赣北大部分地区及赣南无降水日数为70-80天,局部80天以上,赣中无降水日为60-70天,这较常年同期偏多12-30天,全省有23个县(市)无降水日数创历史新高。
全省降水偏少直接导致了五河水流减少,使鄱阳湖来水不足,导致鄱阳湖水位较历年同期相比创下了新低。加上2010年冬季鄱阳湖水位受长江水位影响,拉空了鄱阳湖的水量,低上加低,导致鄱阳湖汛期低水位仍至枯水位。
深层原因:过去50年在升温,未来40年预计还要再升温
主持人:矶山村临湖的一处院子围墙上,一条条不同颜色的水痕清晰可见。这是历年汛期,湖水留下的印迹,可以说是鄱阳湖记忆的年轮,刻下了岁月更迭里的湖水变迁。
殷剑敏:我们最近完成了一项气候对鄱阳湖流域影响的评估报告,发现过去的50年里,特别是近10年时间,鄱阳湖流域温度上升很明显。江西境内的92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有90个位于鄱阳湖流域。我们从中挑选了79个站1959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50年里,鄱阳湖流域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1998年至2008年气温明显偏高,历年均大于50年平均值,其中2007年为50年里平均气温最高年份。
温度上升对鄱阳湖流域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但从降水来看,温度上升对鄱阳湖水资源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降水变化很明显,一直呈减少趋势,江河湖库水位屡创新低。鄱阳湖流域分别于2003年、2007年、2009年遭遇大旱。
根据三种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分析,2011年至2050年间,鄱阳湖流域平均温度都将继续升高,升幅在0.8℃至1.1℃之间。
应对:生物措施让五河来水增加,工程措施调节洪枯更迭
主持人:中午时分,晴好的天气忽然飘下了一阵密密的雨,雨很急,并不大,只够打湿了湖内丰茂的水草。
殷剑敏:这是人工影响天气的结果。作为气象部门而言,应对干旱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抓住有利机会,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增加鄱阳湖流域降水,以缓解旱情。而就远景而言,我们需要进一步地研究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变迁。比如,我们正在制作江西千年气象灾害数据库,探寻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以期指导现在,启迪未来。
戴年华:应对干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生物措施。我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3.1%,可以从提高森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上做工作。在稳定绿化率的基础上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通过五河补给鄱阳湖补水。二是工程措施,针对江西降水不均匀的状况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工程调控措施,以此来解决鄱阳湖及其周边农业的用水问题。比如加快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科学论证,它能在鄱阳湖丰水时期,蓄积一部分水应对枯水,不但能调剂鄱阳湖的水环境,还能补充长江中下游的水流量,增强鄱阳湖的吞吐功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daf3c0100uxlv.html
围绕三峡蓄水的是非之辩
5月12日,江西大部普降雨水,南部4个乡镇大暴雨,96个乡镇暴雨。“但这都是短时的,对缓解旱情没有什么实质作用。”殷剑敏说。
根据江西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的数据,1959-2008年,鄱阳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32mm,其中汛期降水量平均值约为743mm,约占全年降水量46%。但今年1-4月,赣南的降水比同期少80%。
更令人担忧的是,干旱等极端天气有增多并向常态化发展的势头。殷剑敏统计了鄱阳湖流域百年来的六次严重干旱,分别发生在1934、1963、1978、1988、2003、2007年。年份之间的间隔有不断缩短的趋势。
“造成鄱阳湖干旱的原因很多,包括长江中下游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殷剑敏说。
对于今年鄱阳湖史所罕见的春旱,江西气象部门的说法是,由于北方冷空气到来的次数减少,强度减弱;南方来的水汽也在减少,造成江西地区降水减少。
一些舆论认为,鄱阳湖眼下的低水位是三峡大坝蓄水使长江下游水位偏低,进而导致鄱阳湖水流入长江所致。但江西省水文局书记谭国良不认同这一说法。
“三峡工程的蓄水期主要在冬季,对鄱阳湖的冬旱可能有一些影响,但和这次春旱无关。” 谭国良解释说,为了保证蓄水量在300亿立方米左右,三峡工程在每年汛期快结束时,即9月中旬开始拦截水量,这时长江流域九江段水位降低,鄱阳湖水会从湖口流入长江。“这时候鄱阳湖水位会被拉低,但在11月15日之后就没有什么影响了。而在春夏季,三峡大坝并不蓄水。”
那么,三峡工程能否进而在鄱阳湖抗旱中发挥作用呢?9个月前的2010年8月4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束庆鹏曾表示,三峡工程建成后,在防汛抗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举例说,“2009年枯水期,三峡水库多次加大下泄流量,实施补水调度,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湖水位持续下降趋势,保障了沿江及洞庭湖、鄱阳湖区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等用水需求。”
但鄱阳湖水文局水沙室主任闵骞表示,今春三峡工程加大对下游放水量,对于缓解鄱阳湖区旱情作用不大。
“5月18日,三峡大坝的蓄水量是226亿立方米,最近几天每天以3000m3/秒的速度放水。但是这个水量最远只能影响到鄱阳湖湖口地区的水位,对星子站以南的湖区基本没影响。”
江西省水文部门的观测也显示, 4月初,三峡水库加大放水后,星子站出现了水位上涨,但水位仍未超过10米。5月15日8时,星子站水位9.19米,远远低于历年同期14米以上的均值。
要解决鄱阳湖抗旱问题,殷剑敏认为,工程性措施将是应对的主要手段。殷本人是《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执笔人。
据他透露,江西省政府设想在湖口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拟控制水位12-16米高的闸门。“目前高度还在进行论证,目的是治旱,在枯水季节防止鄱阳湖的水经由湖口汇入长江。”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对在湖口建坝一事作出最后批复,但据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一名人士透露,建闸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目前已经在进行前期的选址工作。
“主要起枯水补偿作用,汛期全部打开,让鄱阳湖和长江联通,在9月份江西汛期的末期把水位蓄起来,使最高水位到达16米左右,在冬季将水位保证在12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