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回龙观第一疯
回龙观第一疯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7260
魅 力 值:3494
龙    币:26262
积    分:16529.6
注册日期:2003-05-17
 
  查看回龙观第一疯个人资料   给回龙观第一疯发悄悄话   将回龙观第一疯加入好友   搜索回龙观第一疯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回龙观第一疯发送电子邮件      

外媒:中国环境状况“极其严峻”
外媒:中国环境状况“极其严峻”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6月3日报道】题:中国环保部:环境状况“极其严峻”
  中国环保部3日在其年度评估报告《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警告说,中国走向繁荣的道路上仍然存在污染问题,并在丧失生物多样性。
  这份报告发现,中国六分之一的主要河流被严重污染,甚至连浇灌庄稼都不能使用。报告还指出,中国沿海地区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另外,中国一半城市遭到酸雨的侵袭。
  中国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对记者说,中国的环境状况“十分严峻”,清理环境危害的努力仍面临“许多困难”。他说,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环保部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饮水安全、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环保部发布的评估报告说,2010年,中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为每升4.9毫克,比2009年下降3.9%。此外,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每平方米0.034毫克,比2009年下降2.8%,比5年前下降了19%。
  华盛顿智库地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马特·罗尼说,报告列举一些环保成绩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中国面临的一些最为严重的环保问题则集中在乡村地区。
  环保部发布的评估报告说,2010年,中国河流和海洋的污染仍然严重。在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较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
  《纽约时报》报道说,2008年升为部级单位的中国环保部自从设立以来,一直在寻求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影响力。不过,罗尼说,和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相比,中国环保部在监管资源和效能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他说:“中国环保部大约有几百名工作人员。他们大多在北京工作,负责全国环保工作。相比之下,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有1.7万名工作人员。他们当中近半数分布在全国各地。”
  李干杰说,2010年,环保部否决了59项工程,总值约904亿元人民币。他誓言,环保部将设立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墙”,确保环境免受污染。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3日报道】中国环保部6月3日公布《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虽显示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但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环保专家马军说,中央政府希望控制污染,调整高耗能、高科技发展模式的努力,不断遇到挑战和障碍。
  首先,中国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数倍于环境的容量,照目前的减排速度,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还中国江河的清澈和空气的明净。
其次,机制方面的不健全,使得环保立法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司法部门并不积极介入,所以政府现在只好呼吁公众共同努力,以弥补监管方面的不足。
  而具体的执行单位环保部门,则被公认为是弱势部门。除了人员、经费和力量有限之外,最关键的是,它受制于通常重视建设发展过于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

  【法国《世界报》6月3日文章】题:中国:罕见的大旱加剧了水危机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和湖南省今年出现了罕见的大旱。
  在专家们看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使得长江流域的水文生态体系变得十分脆弱。
  在湖南和江苏等省的工业区,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在2007年曾出现过蓝藻暴发的水污染危机。据一位环保人士说,太湖的污染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路透社中国洪湖6月3日电】题:中国经济面临水资源挑战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数月的干旱让中国再次警觉,有限而常被滥用的水资源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会形成怎样的制约。
  早在本次干旱发生前,洪湖附近一些较小的湖泊就已逐渐消失,被农田和渔场取代。
  专家警告,持续不退的旱情带来了其他更重要的教训。本轮干旱过去后,受灾地区肯定会出现新的汛情和旱情,中国经济也会越来越容易受到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的冲击。

--
[upload=gif]https://upload4.hlgnet.com/bbsupfile/2012/2012-11-19/20121119221727_22.gif[/upload]
2011-06-12 13:13:2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6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