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65162 |
魅 力 值:7815 |
龙 币:82622 |
积 分:54758.9 |
注册日期:2005-05-17 |
|
|
|
同性爱属于正常现象---青岛大学医学院张北川教授
本版7月29日登出了《女儿是“拉拉”父母怎么办?》一文后,在精神心理学界引起了关注。曾出版长篇学术专著《同性爱》(现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的青岛大学医学院张北川教授特意来信,表达了他对于同性恋现象的认识和建议,为的是以“科学之光引领社会有关性向认识的发展”。——编者
编辑:
您好!在7月29日贵报的《心理导刊》版,很高兴读到关注“拉拉”(我称之为女同性爱者)的文章,对于文中柳蓉夫妇的求助信,曹泽能心理咨询师回复的观点和建议(以下简称曹文),我有不同看法。
作为研究同性恋现象已逾20年的医生,我要指出,柳蓉夫妇的态度反映出来自落后文化的认识。我认为,首先应当改变的,不是柳蓉之女,而是柳蓉夫妇。
1886年人类性学初创之时,同性爱就进入了科学界视野。科学研究早已确认同性爱性向(性向,旧称或流行的词汇是性取向、性倾向、性定向、性爱指向等)是属于少数人的自然现象,是与绝大多数人“男欢女爱”相同的正常现象。因此,WHO已于1992年将同性爱和双性爱从精神障碍中去除。
我们应当把肯定、认可和包容人类性向多元,视作一大原则。从性向上分人类,犹如从人口数量把人类分成人口多数民族和人口少数民族一样。性向不同的族群是平等的。对性向少数族群的尊重或说对少数人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肯定,不应限于理论,而应当有现实的具体行动。
性向的表达首先由先天因素确定,因此惩处、“治疗”、“教育”等形式的“帮助”,都不能使性向变化。相反,这些手段会诱发或强化当事人的心理冲突,这往往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个别情况下甚至引发自杀企图。
研究发现,父母发现子女喜欢同性时通常要经过震惊、沮丧和包容三个阶段。在这里,我讲一个实例,希望对柳蓉夫妇有所启发。2002年,一位欧裔女同(是在华学中文的荷兰女孩)在我家住过数日。她告诉我,她十五六岁时发现自己喜欢女孩时也很困惑惶恐,她把情况告诉了她父母。父母同她谈话时,最先说的话是:“祝贺你,孩子,你开始懂得爱了!”那位女同因此对我说,她父母“是伟大的父母”。
从曹文看,曹泽能先生的观念是有偏差的。首先,他把爱同性这种性向预设为一种问题,一种需要纠正的错误,一种有必要迎合普通民众流行认识而改变的现象。这是有悖于文明或进步的历史规律的。而且,曹文忽视了应当如何充分尊重柳蓉之女。相反,在假定柳蓉之女有错误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堆“纠错”方法。曹文给出的建议,只能使小女孩难以适应和痛苦。
从当代科学的角度出发,应当告诉柳蓉夫妻,不是小女孩有什么错,而是大多数成年人错了。建议柳蓉夫妇找一些有关电视节目看看(如《以生命的名义》,2005年8月CCTV播出;《爱人同志》,2005年4月凤凰卫视播出),还可以找些大学教材等学习学习(如《性医学》,徐晓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性健康教育学》,王滨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先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然后再考虑怎样对待和帮助小女孩。此外,建议柳蓉夫妇让小女孩“跟着感觉走”。并且告诉小女孩,作为少年,在积极认识和肯定自我的同时,要想到“明天”,努力学习,为明天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性的交往要慎重,要避免错爱(主要指爱上喜欢男性的女子),“爱”在“明天”而非“今日”。至于衣着服饰方面,讲讲就可以,随着小女孩的长大,她会逐渐自己感悟的。
张北川说明:
1 上文见于《健康报》(2011年8月12日第6版),根据我给该报《心理导刊》版的一封信改写而成,文章题目和编者按语系该版所加。发表于我的博客时,对极个别文字有改动。
2 对于同性爱现象科学认识的学习,一般中学老师可以阅读《初中生性健康教育》教材(闵乐夫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教育系统人士还可以阅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部颁教材《性医学》(张滨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决策者”群体可以阅读《艾滋病防治政策干部读本(修订本)》(靳薇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和《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新思维》(曾光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的有关章节。此外,拙文中提到的两部大学教材,均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 WHO(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1990年世界卫生大会,经表决将同性爱、双性爱从疾病中去除。1992年,正式从《国际疾病分类——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中去除。
4 亲长等发现子女等喜欢同性时,表现出的震惊、沮丧和包容三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人们在发现直系亲属或近亲为同性爱者时,震惊并茫然不知所措的反应。在沮丧阶段,亲长往往自责,认为是自己对子女教育的方式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绝大多数人或说更为重视亲情或能够积极科学地认知不同性向的人士,会进入第三阶段,即以宽容或包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性向为同性爱的亲属。
5 作为青少年同性爱者的家长,有时同类人的“同伴教育”有很大的积极性。如果家长希望找到懂科学、有爱心的其他家长,可以向广州吴幼坚女士咨询,邮箱 热线电话020--37611068,周一、三、五晚10-12时。
附录
心理信箱
女儿是“拉拉”,父母怎么办?
编辑同志:
您好,我们家最近遇到大麻烦。我们的独生女儿,今年中考成绩十分出色,本来我和老公开开心心,却不料,无意中,竟然发现她有同性恋倾向。联想她平素粗声粗气,像个假小子一样,我们好恐慌。我们坚决不能接受女儿以后成同性恋。找她谈心,要她改,可她横竖就是不听。我们该如何是好?
柳蓉夫妇
柳蓉夫妇:
不知你们是否留意新闻,最近吕丽萍转发的“同志有罪”言论被炒得沸沸扬扬。宋丹丹的看法是:中国绝大多数母亲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恐怕都会恐慌,我们需要时间使大家提高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
同性恋,大家或有耳闻,是指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对象皆为同性别。有“男同”与“女同”之分,男同叫同志、断背,女同叫拉拉、蕾丝。
尽管,社会文明越来越进步,大家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尽管,早在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就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将它从精神病手册中取消了;尽管,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不再把同性恋统划为病态心理。但是,现在的中国依然很少有父母会接受孩子“同性恋”。
人在青少年时,会因为各种因素,确有一部分人会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产生困难,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酷,模仿异性的言谈举止,期望获取异性的认同。于是乎,女有“假小子”,男有“伪娘”。
一个人的性别确认可从三方面得到肯定:生理性别的确认、心理上对性别的认同、社会对性别的肯定。当三方面和谐统一,人才不会因性别困惑而处于不安。
对于你们的女儿而言,由于正处在青春期,对性取向尚未成型,有时比较混乱,有时比较好奇,可能并未固化成真正的同性恋,更多是“精神同性恋”或是“同性恋倾向”。你们之所以恐慌,是因为想象成女儿就是同性恋,想象同性恋有种种可怕的后果。换一句话,你们是因为想象而恐慌。
在女儿只是有同性恋倾向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可收到一定效果。
一是帮助女儿理性认识自己。问问女儿,之所以想做“假小子”,是不是想获取“真小子”一样的能量与优秀?告诉女儿,单纯从外表模仿,只是心理幼稚的表现。如果从性格上完善自己,在行为上坚忍不拔,那才是领悟精髓。
二是帮助女儿在人际沟通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引导女儿正确地与男女同学交往。亦可鼓励女儿主动出去,得到异性的关注与接纳。帮助女儿在交往中重塑形象,补偿自己某些不足。
三是鼓励女儿多思索多观察。引导女儿看看这个社会对做一个男性、当一个女生有什么区别与约束,然后欣然接受自己的性别。还可鼓励女儿与同龄人讨论,多与优秀男生交流,或到影视文学作品中寻求答案。妈妈也可以多陪女儿看一些关于美好爱情的电影。当女儿对这个问题有清晰认识时,就能摆脱性别角色困惑。
作为家长,也要学会客观看待同性恋现象。其实,真正的同性恋并不想改变,也不痛苦,也不会进行心理纠正,只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已。央视如是评价:我可以不认同你生活的方式,但我愿意捍卫你不同于我的生活的权利。
作为一个即将进入重点高中生活的女孩来说,摆在眼前的第一任务是学习成绩的提升与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暑假你们可以多带女儿,参加一些夏令营,或去各地旅游,增加见识,多与陌生人接触,多与新鲜事物打交道。此外,还可以让女儿参加学习自我成长的心灵课程。有时,人的困惑来自观念受限。
心理咨询师 曹泽能
张北川说明:以上内容发表于《健康报》2011年7月29日心理导刊版。由《健康报》心理导刊版李阳和编辑提供。谨此致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