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2355 |
魅 力 值:87 |
龙 币:6000 |
积 分:2785.5 |
注册日期:2005-09-05 |
|
|
|
欧洲民众指责罢工公务员贪婪 国难当头一毛不拔
欧洲“吃财政饭的人”被批太自私
民众指责罢工公务员太贪婪,“在国家经济形势极为严峻之际也不愿作出一点牺牲,而只是想保住他们优厚的养老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吴黎明发自北京
自上月末到本月初,英国、希腊、比利时上演大罢工“接力”。在欧罗巴初冬的阴风冷雨中,罢工、示威,接连不断,此起彼伏。而欧洲债务危机亦愈演愈烈,似乎看不到尽头。
欧洲怎么了?经过了几十年平稳发展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似乎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头,病态凸显,何处何从令人忧心。
罢工:为了同样的理由
总体来看,此次蔓延三国的罢工从规模、人员构成和爆发频率是不一样的,但罢工针对的目标却惊人的一致:反对政府的财政紧缩措施。
在英国,11月30日,200多万英国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放下手头的工作,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养老金制度改革计划,学校、医院、边检以及地方公共服务受到影响。这是1979年150万人参与的公共部门罢工后,英国历史上爆发的又一场影响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的罢工运动。
英国示威的吼声刚落,爱琴海边的希腊又开始“接力”。12月1日,希腊公共和私营部门各行各业职工举行总罢工。希腊的法院、邮局停止工作,学校停课,公交车辆只运送罢工游行者,医院也只保留急诊服务。1万多名示威者打着“我们受够了”、“让逃税者为危机买单”等标语,在雅典市中心集会。
这已是今年希腊爆发的第七次全国总罢工,也是自11月初卢卡斯·帕帕季莫斯总理领导的三党联合政府执政以来希腊首次发生大规模抗议示威。希腊的“技术内阁”面临考验。和今年以往历次大罢工一样,示威者抗议政府推行的削减工资和补贴、提高税收和解聘公务员等紧缩措施。
比利时的示威有些“打预防针”的意思。本来,比利时好不容易马上就要终结19个月无政府的尴尬局面,然而,候任首相迪鲁伯公布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包括大幅削减医疗开支、改革退休金制度和失业救济金制度、推迟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等,引起民众不满。12月2日,数万人走上布鲁塞尔街头参加抗议游行。人们举着“10年前我们有工作、有希望、有钱,现在我们一无所有”的标语、呼喊“有钱人更有钱、穷人更穷”的口号。
英国:政府“大刀”砍向“自己人”
值得一提的是,蔓延三国的罢工虽声势浩大,但大都是和平方式,甚至更像一个大派对。罢工意味着可以轻轻松松去度假,示威意味着要过“狂欢节”,众人打着彩旗、标语,画着脸谱,招摇过市去过把“大闹天宫”的瘾。
参加示威的并非走投无路的穷人,绝大部分是公务部门工作人员,属于“吃财政饭的人”或者“体制内的人”。也就是说,席卷欧洲的罢工浪潮是“体制内的人”出来反对改革现有体制,似乎在“造自己的反”,这有些让人有些意外。
而这,恰恰折射出在债务危机中欧洲的两难;其一经济与财政实力与福利制度之间的尴尬;其二,公务人员的“贪婪”与财政的困境。
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本届英国政府自去年上台以来就开始推行财政紧缩政策,旨在大幅削减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巨额财政赤字。于是乎,政府把“大刀”砍向公共部门。
此次英国政府对公共部门人员大致提出以下要求:提高个人缴存养老金的比率;延长工作年限,从66岁退休延长到67岁;从按退休时薪资水平定退休金水平改为按“职业生涯平均薪资水平”发放退休金。
政府的理由是由于人们寿命增长,公共部门的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再不改革将“难以为继”。这样做实出于无奈。
事实上,与私营部门相比,公共部门享受的福利和退休待遇要优厚得多。对此,工会方面则予以否认,认为这是误传和夸大。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比较:英国2300万私营企业雇员中,只有320万人其雇主帮其缴纳部分职场养老金计划。相比之下,600万公共部门雇员中,有530万参加了职场养老金计划。另外,大部门私营企业的退休者需要承担养老基金的投资市场风险。
因此,一些民众就指责英国此次的罢工公务员“过于自私”,“在国家经济形势极为严峻之际也不愿作出一点牺牲,而只是想保住他们优厚的养老金。”
希腊:当“贪婪”面对“紧缩”
与英国相比,希腊公务部门人员的“贪婪”在欧洲可谓臭名昭著。
在希腊,公务部门人员包括公务员和国企员工,与私营部门相比,他们是属于“既得利益阶层”。希腊国有企业员工的年平均工资为7万欧元,一个火车司机的月工资达7000欧元。而且,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职工普遍一年拿14个月工资,另外还有年中和年终奖。要知道,欧元区头号经济体德国的平均月工资才2000多欧元。希腊的“官民比例”是欧洲最高的,人口1100万的希腊,有100万左右“吃财政饭”。
按照其经济实力,希腊根本无力支撑其数量庞大的“吃财政饭人员”,也无力维持与阿尔卑斯山以北国家水平相当的福利制度。
多年来,“混入”欧元区的希腊钻欧元相对低利率的空子,靠借债来弥补公务部门的亏空。“卯吃寅粮”是希腊债务危机形成乃至一发不可收拾的主要原因。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希腊财政赤字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5%,债务总额占希腊GDP的142.8%。
过去一年来,希腊政府推出了至少七轮紧缩措施,但每一次都因为受到强烈抵制而无法全面落实。从去年至今,希腊爆发约16次全国性大罢工,其参与人员绝大部分是这些“既得利益者”。
无论是英国还是希腊,公务人员参与示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私营部门相比,更多的公务部门人员参加工会。在英国,57%的公务部门人员参与工会,而私营部门的比例仅为15%左右;希腊的情况类似,工会在政府部门和国企中很有势力。比利时也一样,参加游行的大部分是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和公共交通系统人员。
出路:远水难解近渴?
英国、希腊、比利时的罢工,犹如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事实:欧洲真的“生病了”。
表面上看,其“病症”是一些欧元区国家面临高额的主权债务,濒临破产的边缘,紧缩措施造成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和福利下降。然而,其“病根”在于,几十年来,一些国家一直“借债度日”,以此建立了一整套让全世界羡慕的、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竞相出台“经济刺激计划”,造成一些政府进一步债台高筑,结果警报最先从经济薄弱的南欧地中海国家拉响,一发而不可收拾。
无论如何,欧洲的问题终究要靠欧洲人自己去医治。本周,欧盟领导人要举行一系列会晤与峰会,开具“药方”,因而一些媒体把这一周称之为“决定欧元命运的一周”、“生与死的峰会”。这当然有些夸张,不过却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良药”的期待。
12月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巴黎会晤,开出了法德核心的“药方”:新条约要求欧盟27国,起码是欧元区17国必须遵守财政赤字不超过GDP3%这一“黄金规则”。新条约规定违规者将“自动受到处罚”,欧洲法院将负责裁定;同时欧元区将建立永久救助基金,明年即开始实施。
可以预料,此次峰会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谈判。新条约赋予了布鲁塞尔更大的财政权力,成员国在预算方面的主权必然受到影响。英国首相卡梅伦已经公开表示反对“将主权让渡到布鲁塞尔”,甚至威胁发动全民公决。
因此,默克尔和萨科齐设想绕开英国及其他反对者,提出可能让欧元区17国先行签署新条约,其他欧盟成员国自愿参加。这样一来,欧盟再度面临“双速欧洲”状态。
不可否认,法德开出的“药方”旨在治本,但却不见得立即见效。所谓远水不解近渴,欧债危机到了危急关头,时不待人,市场可不愿意等待。
12月5日,标准普尔将15个欧盟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前景展望负面”的观察名单,包括处于3A级的德国、法国、荷兰;美国财长盖特纳12月6日也专门赴欧施压,要求欧元区采用紧急有效措施,避免危机蔓延到美国。
对于快速见效的“猛药”,各界一直提出两个“药方”:一是发行“欧洲债券”;二是欧洲央行出来大规模购买成员国债券,说穿了就是“印钞票”。前者,默克尔坚决反对,因为这实际上是用透支德国的信用来支撑“欧洲债券”,萨科齐如今也不再坚持。对于后者,原先德国也一再反对,但12月5日默克尔和萨科齐对此一再讳言。因此,这一招很有可能成为欧洲最后关头的“杀手锏”。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句在中国老生常谈的话放在“生了病”的欧洲倒是非常恰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