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6764 |
魅 力 值:643 |
龙 币:4233 |
积 分:4297 |
注册日期:2009-07-14 |
|
|
|
周保中枪毙关书范,关书范是个神人啊!,原来还这样!这段历史很复杂!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
前身是磐石南满游击队在1933年9月18日建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的基础上,于1934年11月改编而成立的。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为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全军约800余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
前身是东满各县游击队在1934年3月组建成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1独立师的基础上,于1935年5月改编成立的。王德泰任军长,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兼政委,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全军约1200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
前身是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原珠河反日游击队),在此基础上,于1935年1月成立的。赵尚志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团。1935年9月至1936年春,扩编为6个团,相继扩编成6个师,全军约700余人;
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
前身是密山人民反日革命军和密山游击队,在此基础上,于1934年10月成立。李延禄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何忠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1935年又改称东北反日联合军第4军,全军约230余人;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
前身是绥宁反日同盟军,在此基础上,于1935年2月成立。周保中任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全军约900余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
前身是汤原反日游击队总队,在此基础上,于1936年1月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代理政治部主任,冯治纲任参谋长。下辖6个团,全军约1000余人。
编辑本段
扩编后的11个抗日联军的建制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
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于1936年7月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
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于1936年3月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北满抗联主要创建者--赵尚志将军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
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于1936年8月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 张寿篯(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
前身是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于1936年3月改编成立。李延禄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
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
前身是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于1936年2月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
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于1936年9月改编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辖4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
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4团,于1936年11月扩编成立。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崔庸健、朝鲜国籍)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
前身是原东北民众救国军,于1936年9月收编并改编成立。谢文东任军长(后叛变),滕松柏任副军长(后叛变),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
抗联第十军军长汪亚臣 前身是原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2支队,于1937年1月改编成立。李华堂任军长(后叛变),李熙山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
前身是原反日山林队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汪雅臣部的“双龙”队,1936年曾改称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8军,于1936年11月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
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
前身是原东北反日山林 队祁致中部的“明山”队,1936年5月曾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于1937年11月组建成立。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白云峰任参谋长(后叛变)。下辖1个师,师辖1、2、3旅。
1936年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中共满洲省委传达了关于撤销满洲省委,建立吉东、松江、东满、南满等四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的指示。同年6月18日,中共满洲省委的工作全部结束。在这期间,东北地区相继成立了中共东南满、吉东和北满省委。为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需要,东北抗日联军各军按照其活动区域,先后组成3个路军,划分为新成立的各省委领导。 (此文由三山在2012-07-08 16:14:45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