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居民 |
经 验 值:70 |
魅 力 值:57 |
龙 币:76 |
积 分:79.3 |
注册日期:2012-07-26 |
|
|
|
这是一部让我看哭了的电影,真的泪水横流
《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哭了,许久不能平静心灵,我不是感动,也不是愤怒,我是不解,我们生活幸福多好,为什么要一个名族屠杀令一个名族,
人性的磨灭和他们的生活,似乎只是笼罩在死亡之中!这样看来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多么多么的幸福!当我看到人们以为是洗澡却赶到毒气室里,锁住门的瞬间灯光熄灭,两个孩
子紧握的双手,生命就此结束!
我不懂得那些想着打仗的人,他们到底在瞎喊什么,这一些都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好了我不这么激动,我们继续了解这部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为讲述“孩子们之间跨越种族,国仇家恨的友谊”的电影,改编自一部“儿童小说”,而在拍成电影后,却成了一部不太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虽然电影
中,导演尽量回避血腥和暴力的虐待画面,如电影没有直接的告诉观众,那个犹太老男仆的去向或结果,但第二天吃饭时,女仆玛利亚反复的洗刷着那块地板,和再也没出现那
个老仆人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一切。电影不会太过暴力,但却让人感觉到罪恶的无处不在。而看过电影后,我们也会认同,电影中说反映的隐晦的对人性的变化和纳粹的批判这些
过于沉重的思想,并不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所能理解的。
反映二战纳粹的电影举不胜举,而近年来的的却逐渐开始呈现出一个趋势。就是电影不再单纯的反映德国纳粹的残暴和犹太人的苦难,也不再是绝对的正义和非正义,而是加入
对战争给予人们带来伤害的谴责。以警示人们,无论你是战争的正方还是反方,战争所带来的往往是国家权利高层机关的利益,而百姓往往都是被政府利用者,煽动者和战争的
受害者。如《朗读者》中的汉娜,就是一个被政府利用,最后却变身为受害者的普通德国百姓。为战争而疯狂的永远是没有人性的禽兽,不论你站在哪一方!在战争中受伤的永
远是善良的大众,不论你属于哪一方!
而这部《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正是一部另类的二战题材电影。透过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无疑是独特的。而从片中8岁儿童天真无邪的眼中,我们更能看到战争的残酷和制度改变
人的丑恶。看完电影,肤浅的说,这是一部“报应”的电影。其实不然。片中的布鲁诺是个单纯的男孩,心中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探险家。只有8岁的他,对“历史”毫无兴趣,自
然也不像大人那样对犹太人怀着那样的仇恨和鄙视。因此他和犹太小男孩的友谊是绝对的真挚和毫无厉害关系的。电影大半部分都在描绘和赞扬这种纯真的友谊,乃至电影结束
,俩个小男孩同犹太人们被杀害于集中营中。片中无时不在对这种“孩子们之间跨越种族,国仇家恨的友谊”表达歌颂之情。而在我看来,导演正是通过对这种纯真的友谊的歌
颂,在表达出对犹太人所受苦难的怜悯和对纳粹的批判的同时,更是将箭头直指【纳粹的极具沙文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制度对德国人的伤害】。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影中的几个看是于剧情并无太大关系的一个桥段,骑自行车的教授来教书后,原本只喜欢玩洋娃娃的姐姐把洋娃娃通通丢到地下室,开始在房间里粘贴纳粹
宣传海报。原本只关心洋娃娃和帅哥中尉(长得像奥兰多布鲁姆的司机),开始变得激进和义愤填膺,时常和小布鲁姆谈论纳粹的可恶与无耻。这些桥段看似与电影的主轴并无
关系,而在我看来则大有关系。而我想导演加入这些桥段更是“别有用心”。
其实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姐姐其实就是小布鲁姆的未来样板,一个爱玩洋娃娃,一个爱探险;都是纯真的。而不同是小布鲁姆孩子有8岁,还一心想着玩耍,而姐姐已经12岁了,
开始对洋娃娃不再保持那样的兴趣,在当时铺天盖地的纳粹民族主义宣传下开始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国心”和“自豪感”,相信年轻时的我们都可能经历过
这样的阶段——在一段时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排外性。
而我也相信,在自行车老师的持续“教育”下,姐姐很可能变成又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纳粹分子。一个童年时纯真的小女孩,在纳粹的民族主义教育体制的“教育”下,变得不
再那么纯真。而我们试想一下,再过几年,当小布鲁姆不再对探险和皮球抱有那么多的兴趣时,是否会将这些儿时想法搁置一旁呢?我想是肯定的。而到时候小布鲁姆会不会也
变成姐姐现在的这个样子呢?我想在在那个举国上下民族主义横行,纳粹风行的年代,这一切很可能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在号称“和谐年代”的今天,就拿我国说吧,还有很
多人动不动就反日,抵制法国等...又何况是那个将极端民族主义加到课本里的德国)。而在那个年代,像“姐姐”那样,小时候天真纯洁的小孩,在纳粹“洗礼”下,变成极端
民族主义分子的孩子又岂在少数。而现在,我们来想想,要是小布鲁姆在接受纳粹“洗礼”后,再认识那个犹太小男孩的话,情况优势怎样?不难想象。残忍啊
想要从儿童的视角展现二战、大屠杀和纳粹,都必须解决如何把童真与残酷现实用镜头同时展示并达到融合的问题。《美丽人生》做得最好,儿子的天真想象从始至终,父亲的
悲惨死去无可避免,这一来一去,被迫目睹全情的观众心都碎了,而当父亲关于“一辆真坦克”的承诺神奇“实现”时,观众还得抹着眼泪会心一笑,神来之笔啊!
相比之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改编自儿童小说,原著作者或许已经在童真与残酷现实中选择其一,而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尤其是影片结尾更遵循残酷现实的逻辑,这中
间的跳跃产生裂缝,给观众不真实感,这或许是很多影迷对本片感到不足和遗憾的原因吧。
不过在我看来,本片仍然是一部优质的大屠杀题材电影。从纳粹军官的儿子眼中审视大屠杀、集中营、种族隔离,这个角度本身就很刁。而导演确实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
忠实地待在小演员身后,从未逾越他的眼睛和思想,同时完成了叙事,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做到这一点可以说已经成功了。看片的同时我也在回忆我8岁时都在干什么、想什么…
…实在是难有清晰的轮廓。必须承认这一点:一个成长环境优越的8岁小男孩的世界,就是这么大——一条林间小路,一个铁丝网那边的有点奇怪的同龄好友,一次根本想不到后
果的冒险。观众们心里装的都是已经有道德评判、有结论的历史,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需要进入角色,影片开头小演员展开双臂奔跑的长镜头其实就是这个准备的过程。
我们必须想象,用儿童生活展现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历史事件的难度。张元改编《看上去很美》失败,拍成了“末代皇帝”或一个孤僻小孩的故事,时代背景一片模糊,丢
弃了王朔小说中浓郁的大院气息和通过语言表现的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故事的矛盾冲突和看点所在。
不过这么样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是在电影院看的,是和朋友本来很开心的一个周末想在该网址不再展示网
上团购电影,然后放松下心情,看着这个影片名,觉得关于孩子的童年的电影,一定节奏很舒缓,没想到,看到热泪盈眶,看到好几天,心理都异常的不舒服,现在向往和平的
感觉越来越强烈,可以说我是害怕,不过我更希望任何人遭到这样的屠杀,太残忍了!
除了对全片的肯定,我对《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结局同样感到不满。既然选择了残酷现实,导演就应当把残酷留给观众,而不是影片中小男孩的父母。或许导演认为前面
几十分钟对两位小主角的塑造充满信心,最后的死去必定令观众震惊和哀婉,继而达到控诉大屠杀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不够的。小男孩的死切断了影片与观众、与现实的联系
。我们难道期望小男孩的父亲——那个集中营的司令官去反省大屠杀吗?他只会更加憎恨犹太人、加倍杀人而已。
在毒气室里,漆黑一片,两个孩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儿童在影片中永远代表着希望,没有了希望,影片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让男孩死去实际上是软弱的,因为真正的残酷在于,当小男孩长大,将如何面对自己的这段回忆、这段
友情,如何面对他的父亲下令杀死自己的好朋友,这也是二战后许多德国人面对的问题,是促使他们反思的动力。如果不去反思,不去避免历史重蹈覆辙,那么再现悲惨的场景
又有何意义呢?小男孩一死,电影叙事冲击力骤降一级,剩下的批判任务交给了身为配角的孩子父母。纳粹军官的儿子混入集中营惨遭屠杀的巧合放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多种修
辞手法达到其目的,放到电影里,就太为难演员、太为难观众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