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四_儿
四_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65128
魅 力 值:7815
龙    币:82619
积    分:54744.4
注册日期:2005-05-17
 
  查看四_儿个人资料   给四_儿发悄悄话   将四_儿加入好友   搜索四_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四_儿发送电子邮件      

华人美国梦:下半生交给美国
作者/陈若冰 徐阳 编辑/王崴



老有所依,在中国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城乡二元化差异和服务行业不同,使许多低收入群体的晚年格外凄凉,而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非常完善的养老体系,即使是低收入者,晚年反而会过得更加无忧。



在国内什么都没有了



1981年,已经48岁的陈有枢踏上美国土地时,他可能没有想到,已近天命之年,人生际遇却要经历重大转变。

陈有枢1933年出生于上海,父亲陈绍平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银行担任高级职务,后来经中共地下党统战选择留在上海,解放后担任上海进出口贸易部门的负责人。陈有枢的母亲则是上海富商家庭出身,所以整个幼年时期,陈有枢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家里有司机,兄妹四个小时候每人都有保姆照顾,解放前穿的西装长袍皮鞋全是手工订做,解放后改穿中山装,但料子却是从日本买回来的当时最好的的确良。

“我中学读的是上海缉槼中学,就是李敖读的那所。”陈有枢说,“我以缉槼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医科大学”。1959年毕业后,陈有枢分配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陈医生的爱人也是名医世家之女,岳父尤彭熙20年代留学德国,是著名的皮肤病专家,解放前在上海开有药房和诊所,解放后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主持专家门诊。1965年陈医生和爱人响应组织号召,到当时刚成立的“923”厂(即后来的胜利油田,当时属于保密单位)中心医院工作,夫妇二人那时是医院的业务骨干,陈医生主操口腔和整形外科,爱人负责皮肤科,每天门诊量多的时候,有一二百人。

陈医生工作时刚好是新中国最朝气蓬勃的年代,虽然家世显赫,但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毕业服从分配,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人生和理想似乎都是按照当时正常的轨迹。然而好景不长,中国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让陈家不断遭到冲击。先是50年代初的“三反五反”运动,陈医生的姨父被当成资本家批斗,被迫远走海外,陈家在银行里的资产也被查封。接下来的反右运动,父亲差一点被打成“右派”。文革开始后,陈医生的父亲被当成国民党潜伏特务抓了起来,而岳父则被视作反动学术权威,不堪批斗跳了黄浦江,所幸被人救起。

因为家庭出身,陈医生和爱人也未能幸免,两人都被当作现行反革命分开隔离审查,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不过,因为油田经常出现事故需要医生做手术,陈医生的“反革命”没有戴帽子,还可以正常工作。但陈医生的妻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不仅被打成反革命停止工作,还经常被批斗,严重时彻夜不让睡觉,她和陈医生的孩子也因此流产。“如果那个孩子活着,现在都四五十岁了”,说到这段往事,陈医生眼圈泛红,“我太太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就划清界限和我离婚了”。陈医生的冤案一直拖到文革结束才得到平反, “我做了24年外科手术,就因为出身不好,一直都是讲师,连个副教授都评不上。”

1981年,经过老师和亲戚的推荐,陈医生作为访问学者到哈佛大学附属的麻省总医院进修,“下飞机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25美元,这就是我的全部……”。



我到美国完全为了孩子



“28岁时丈夫就死了,守了40年寡,直到68岁才嫁给现在的美国丈夫,71岁成为美国公民——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

在波士顿唐人街附近有一个名叫“君子楼”的老人公寓,钟珠老人就住在这幢公寓的13层,已经90岁的她,除了有点耳背和腿脚不便,思维清晰、谈吐流利,只是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显得空空荡荡。

钟奶奶是广州人,毕业于广州女子师范学院,那时广州已经沦陷,当时才十几岁的她,毅然投笔从戎,北上江西参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的军事训练,到过第四战区抗日前线,后来又奔波于华南多地从事军训和妇女工作。现在的美国丈夫和她曾在国立中山大学军训学生时有过一面之缘,但钟奶奶那时一心想着抗日救亡,不谈儿女私情,拒绝了他的追求,而两人再相逢,已是50年后。

动荡的年月,颠沛流离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1944年,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时局再次紧张,正在曲江黄埔中正学校当老师的钟奶奶又面临疏散,那时母亲生病,家庭无力维系,一个在广东省政府主管疏散站的人帮助钟奶奶一家转移到连平县,并找七战区司令官余汉谋的私人医生为钟奶奶母亲看病,患难时刻,钟奶奶怀着感恩之心以身相许,婚后两人感情甜蜜,两个孩子分别在1947年和1949年出生。

广州解放后,钟奶奶和丈夫选择留下,但是1950年末开始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把很多国民党旧官员搞得人心惶惶,许多人四散逃离,钟奶奶的丈夫先一步到香港,而钟奶奶因为孩子年幼和老人的拖累滞留在广州,最后全城封锁,再也逃不出去了。

钟奶奶的丈夫到香港之后,思念妻儿,积郁成疾染上肺炎,不久就去世了。那时中港两地音信阻断,象钟奶奶这样出身旧社会,又有海外关系的人人自危,根本不敢与在外面的亲属联系。直到10多年后,钟奶奶才知道丈夫已经去世的消息。

在内地独自照顾两个孩子和老人,等候杳无音讯的丈夫,还要时刻提防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钟奶奶一直谨小慎微,60年代广东曾有几波偷渡香港的大潮,钟奶奶像念经一样叮嘱两个孩子千万别跟着偷渡,因为偷渡危险被抓到会受严惩,家人也会连带失去工作,老人也无力照顾。钟奶奶的两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后来中学毕业都直接进工厂做工,因为工人阶级根正苗红。

80年代开放后,钟奶奶在台湾的军校同学回大陆探亲,拍摄的合影照片后来被现在的美国丈夫看到,恰巧他当时太太也过世了。就这样,在军校同学的极力撮合下,两位老人时隔50年又见了面。

钟奶奶28岁守寡,独自拉扯两个孩子成人,一直都没有再婚。“我都68岁了,和他结婚就是想把孩子带出来。我出来了,起一个桥梁作用,将来可以申请孩子移民,我们名义上是夫妇,但实际是朋友。”1990年,钟奶奶和现在的丈夫结婚,三年后拿到美国公民身份。

“我考上公民后,马上申请大陆的儿子和家人来美国,但他们此时却瞻前顾后,惦记着大陆的退休工资,又担心年龄大了,不会说英语,在美国不好找工作,不愿意过来。早知道这样,我又何必来呢?”
2012-11-15 01:00:3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6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