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7260 |
魅 力 值:3494 |
龙 币:26262 |
积 分:16529.6 |
注册日期:2003-05-17 |
|
|
|
京城小学生报班成瘾的背后 3年辅导班 费用赛奥迪
京城小学生报班成瘾的背后
3年辅导班 费用赛奥迪
眼镜几百度,书包“千斤重”。
不在辅导班,就在“上班”的路上——这是北京很多小学生的生活写照。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这些孩子似乎就开始了一场战争,父母像侦察员一样为了孩子的“起跑线之争”焦头烂额,甚至不惜一切……
报班费用够买辆奥迪
丰台区草桥,为了给三年级的儿子小杰报班补课,张立和老公陈劲花的钱已经够买辆“奥迪”了。而为此争吵对于他们夫妻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
“上!必须上!别人家孩子都在上!”
“刚上三年级,哪用报那么多班!” 陈劲一向对应试教育嗤之以鼻,但他还是架不住妻子“别人家孩子都在上”的言语攻势。
而“高价”又几乎是所有课外辅导班的共同特征,每课时几百元是很平常的事儿。尽管如此,选来选去,张立最终都会买单,因为,小杰班上几十名学生全部报班的现实让张立感觉“很恐惧”: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但现实给我们的只有无奈和纠结。
于是,各类辅导班成了小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海淀翠微小区,老式的居民楼里,肖成亮请来的家教正在给儿子肖林辅导。这个学期开始,读五年级的肖林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一般的气氛。首先是妈妈的“极端”反应,处处以肖林的学习为先,原来保留的周末休息也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辅导班。
以前,肖林的辅导班中还有自己喜欢的美术。如今,美术已经被迫让位,妈妈接连给他报了几门别的课程。
肖成亮说,多报辅导班并且是报与名校有关的辅导班,是他从“过来人”那里听来的经验之谈。据说各种各样的辅导班里面,会有一些名校招生信息。而为了找一家合适的培训机构,从今年3月起,肖成亮就开始问朋友、问亲戚、问同事,为此折腾了很久。“家长心甘情愿花钱源于一种内心焦虑,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班,是让孩子‘抢跑’的必然选择……”
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住在大兴区理想城的赵娜有着颇多的感慨,赵娜说,现在的学校真是狠狠地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像捕杀动物的猎人,挖好了坑让你往下跳。”
周末到学校接女儿放学的赵娜,竟意外发现了一张女儿班主任偷偷塞到自己包里的报名表。表格显示,孩子可以拿着此表到一所纯商业行为的艺术辅导学校参加考试,如果能够通过,那么就可以“很幸运”的在这里学习,学费4800元,然后就有机会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栏目。
后来得知真相的赵娜很庆幸自家宝贝没有通过那场考试……
原来这是学校和外面的辅导学校联系好的。表面上通过学校的老师私密地告诉个别家长,仿佛能报上此班就会成为家长和孩子最大的幸运,而且老师还不止一次强调此次招生在大兴区总共只有75名!
而据赵娜说,当时在考场上,很多也没能通过考试的家长都是满脸失落……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张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已经和自己擦肩而过。
没条子没钱只能“占坑”
在家长的眼里,名校是天,多报几个辅导班无异于搭上了通天的天梯。为了它,全家老少可以豁出一切。
张立说,现在学校只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号称素质教育。可到了孩子上中学的那一刻,如果没有足够好的条件,重点中学门都没有。所以为了提高孩子成绩,我们只能去报班,而为了报班,张立一家已经花费了太多。
幼儿园,30000元赞助费,学费每月1000元,3年的英语课外辅导,平均每年15000元,再加上各类的兴趣班如围棋、音乐、钢琴……学前班,一下又花掉了张立近两万元。一年级,给孩子报了剑桥英语少儿预备班,500元/次,64课时。二年级,继续学习剑桥英语二级,同时为孩子报了奥数班,并准备开始学习新概念……
同样的,为了儿子肖林能够上名校,肖成亮一家人也在忍受着各种折磨。肖林的学习成绩不算太优异,他想在学校里面竞选“三好学生”等一些称号并不现实,而在“推优”这条路上看不到太多希望时,肖成亮和妻子迅速把目光转移到了校外。
“是那些‘过来人’告诉我们的,名校都会有自己的‘占坑班’,这种班非常重视奥数和英语,可学校又不教,我们只能通过辅导班让孩子去学习并参加竞赛。
“校级三好、市区级三好,都有严格的比例限制,这让很多孩子只能望之兴叹。”说起这个,北京××辅导教育机构的主任董萧是个老内行。“很多家长在学生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做简历,附上各类证书,然后给人大附中、北京八中……纷纷派送。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名校,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对于很多普通家庭,递不上条子,父母又不在学校的共建单位,那就只能靠占坑了。”
董萧说,“占坑班”本质上就是一种择校,进了这种班,就等于在重点校预约了一个位置。“坑班”大都有对应的重点中学,他们招生很隐蔽,通常在小学三年级开始报名,所学内容大都以奥数和英语为主。经过多次选拔后,最终确定推优的学生。对于孩子不是特长生或市级三好,没钱无权的家长们来说,“占坑班”是他们能够让孩子进入名校的一种渠道。家长都清楚,花钱报名参加占坑班,只是为孩子博得一个参加名校招录考试的机会。但至于最终能不能上名校,还在于自己孩子的成绩。尽了人事之后,就能听天命了。
“不过,家长为此必须有相当的经济承受力。”董萧说,“一年的费用少的要几万,多的甚至要十几万。还有交通费、餐费……”
择校魔咒倒逼家长就范
对于董萧的这些观点,丰台区一所普通小学的数学老师李培也有同样的感触。
“有不少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全托在了辅导班,都是‘择校’闹的。中国现实的教育和理想中的教育完全脱节了,中学的选择机制是用难题来选拔好学生,而那种题的解法,又都是靠特殊的套路。学生想要考一个好学校,只能到那些辅导学校去学习一些学校不教的难题。”
而在学校里,老师们也会给孩子开小灶。“在普通小学,老师之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为了让自己班上的学生都能有较好的成绩,他们在差生的身上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李培说, “在小升初自主招生这一块,绝大多数中学都采用了约定俗成的‘标准’。这就涉及到了小学阶段的‘推优’问题。于是家长的过度关注,也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多压力。尽管教育部门说不让与小升初挂钩,但实际上还是挂钩。”
然而,最后能当选三好生的,都是传统意义上成绩好的孩子。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就纷纷把孩子送去培训学校上课。家长也不止一次地和李培抱怨:“不少名校都向学生发放了各自往年的考试题和不同的出题方向,这些题目往往都脱离了教材,学校不教,我们只好到外面去学了。”
而对于多数家长为孩子报班的疯狂之举,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钱守旺有自己的看法,“好孩子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老师额外开小灶的,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观点,拯救一个差生,相当于挽救了三代人。目前这种教育现状下的孩子都成了一个个加工标准件。”
“然而,纵观那些高考状元,很少有特别成功的。而进入社会之后发展比较好的人都是在上学的时候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钱守旺说,“老师是个良心活,对孩子来说,有分数不一定有后劲。而好老师会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技巧。然而课外辅导班里有的老师甚至将做题的方法抄下来交给学生,表面上是在帮助孩子提分,其实带来的危害都是隐性的……这也违反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请家教的目的是不请家教,恰恰相反,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过度依赖家教。”
辅导班学生不会思考
钱守旺老师非常推崇华东师大张华教授的一句名言“不仅需要在知识学习上走得快,更需要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
“报班倒不是说不行,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学习不理想的孩子可以适当接受课外辅导,把课本上的内容查漏补缺。成绩优秀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一些奥数课程,拓展一下思维,但不要以竞赛得奖为目的。”
钱守旺说,现在的家长爱攀比,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误导了很多人。很多家长说我们孩子3岁就会背“百家姓”了,4岁就会做加减法了,5岁就能背40首古诗了……其实这些优势上小学后半年就消失了。可家长很少顾及孩子未来会怎么样,看到的只有眼前的现象。他说,现在学生的报班比例高得离谱,到了五六年级,几乎能够达到90%。一般的学生报两三个班,多的甚至报四个,其中又以英语和数学两科居多。
“可是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有知识也不等于有智慧。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同,不能要求学生样样都好。针对性的辅导有好处,但如果家长过度依赖辅导班,将其看成通往名校的天梯,这种功利行为对孩子带来的危害也很明显。”
“在小学阶段,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开发孩子的思维方式最重要。”钱守旺说老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外面的很多辅导班为了赶进度往往只教给学生“是什么,怎么做”,而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种只重视结果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多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往往是“举一反一”,而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给孩子方法,哪怕遇到没见过的题,孩子也会去想,去思考。
可尽管如此,辅导班还是满足了很多孩子家长的需求,因为家长关注的是很现实的分数。“毕竟对他们来说,能够在考试中有好的分数,能够选择一所好中学才是当前最重要的。”这也是社会的现实,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完全可以理解,这也是家长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于“怎么学,怎么思考”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很多家长并没有时间关注。在他们眼里,报班是起跑线,“加餐”是上名校的“天梯”……不报班儿,一切都将不存在。
孩子成了夹生饭老师崩溃
在众多的辅导班中,奥数是小升初家长心里的一个阴影。不学吧,怕吃亏,学吧,孩子如果不是那块料,等于在折磨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多被奥数“裹挟”的小升初家长都发现,学了奥数之后,孩子会形成一种习惯,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
而这样的结果,在钱守旺这位全国数学名师看来并不意外。“毕竟,数学学的是思维方式,相反,很多奥数题都有一定的解题套路,再加上奥数班学习的内容比学校的数学课程严重超前,本来5年级学方程,奥数3年级就学了。不讲过程,只讲方法,孩子学多了,最终会导致其落脚点和学校老师教的思维方式不一致,甚至相悖……”
钱守旺曾经教过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当时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最起码课本上教的知识,他都学的会。然而自从学了奥数,这个学生在奥数班中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个位数,奥数学习的失败波及了他的学校数学学习情感,以至于到四年级之后,他对数学彻底失去了兴趣。
“以教材为主,家长不要太功利。对于奥数,适当的接触有好处,但切莫攀比,更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老师不反对辅导班,然而很多孩子上了辅导班之后的状态让在校老师感到苦恼。
对于这一点,钱守旺也不例外。“我不赞成一些学生在假期里提前在校外辅导班先把教材学一遍。其实暑假学了一遍,学生对新知识的神秘感就没了。而往往学东西,没了神秘感,就不好玩了,会导致孩子上课不听讲,以为自己已经会了,其实很多知识是夹生的。”
说到“夹生饭”,人们的第一感觉是难吃、不好消化,肠胃不好的人吃了,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影响健康。在辅导班教学中,同样也存在“夹生饭”现象,而且很普遍。
多数课外辅导班,一味赶教学进度,可能会用暑假10天的时间教给学生20多周才能学会的内容。暂且不管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等赶完了进度,然后用大量的时间去反反复复地练习,去不停地热剩饭,以求得巩固知识。
“这样做真的就利于学生的学习,真的争取到了复习的主动权吗?恐怕是弊多利少。”钱守旺说,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来考虑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中的“夹生饭”,最终抹杀的是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疑难问题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像座山般挡住了学生学习前进的路。
而钱守旺比较推崇的辅导班的功能是一些艺术课程能够开发孩子的右脑。“比如学习画画,画画有利于中学的立体几何学习,开发右脑形象思维,同时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学钢琴,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当然,报班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是孩子感兴趣。”
辅导班配不上昂贵学费
然而,事实上是现在的家教市场已呈现出近乎疯狂的态势,差生要补,好生更要补,学生就像坐在一列飞速行驶的火车上,只能向前,无法后退,不管是否有需求,都跟风去“上班”。
“不得不承认,这种疯狂除了来自于家长,同时也来自教育中介。对于教育辅导机构来说,这些孩子可都是‘大客户’。”董萧说。
龙文学校、金世纪教育、巨人教育……北京的大街上,小区里,学校旁,几百米的路程,就会看到几家教育培训机构比肩而立。
“名师一对一辅导”“英语速成”……形形色色的课程让人眼花缭乱。一幅广告宣传语更是醒目:“今天,你培训了吗?”
家长让孩子培训和辅导的目的,多是为了迎接各类考试。而在市场的巨大诱惑下,每家培训机构都在跃跃欲试,各种培训名目随之而来。“每位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致使此类需求趋于刚性。”
“说实在的,课外辅导班真配不上这么昂贵的学费,因为家长和辅导学校追求的核心目标并不一致。”李培说,“辅导学校的员工队伍看似很庞大,学区总监、分校校长、教导主任、教务老师……但这些人员服务核心主要是针对家长的,留住家长是核心目标。而在教学的那部分,无论是关注精力还是师资水平的培养,投入的力量只占很小的比例。”
而在采访结束时,钱守旺也发出自己的感慨,“家教的本质是什么?是让孩子学会之后不请家教,所以学校老师的水平很关键。最好的老师是让自己班的孩子不上课外辅导班就能学好。”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刘在花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擅长研究教师心理、学习心理
特邀专家钱守旺
全国特级教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
择校是“疯狂报班”之源
“如果没有小升初,我们家长不需要过度的奔波。如果没有小升初,孩子也可以尽情地周末玩耍。”这是不少家长的心声。
采访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在花说,家长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无可厚非。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少家长感到焦虑甚至恐慌,我们也能够理解。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家长带着孩子,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上培训班,参加考试……他们也有很多的无奈。谁都希望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还不用交赞助费。但很多家长确实不会选择家门口的学校,宁愿花钱去拼证书选择他们认为的优质教育资源。然而仅凭三好生或是奥数证书评价孩子,增加了他们负担的同时,也不科学。儿童处于发展期,还没定型,不能用那些能看得见的简单方式评判。因此,只要有“择校”,那么“疯狂报班”的现实问题就无法彻底的解决。
健康和思维比“报班”更重要
表面上,每个家长似乎都深谋远虑,让孩子很小时就为将来能有一个好职业开始奋斗了,为此拼命让孩子进重点学校和上各种辅导班。然而,如果这些孩子的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发展,只学得一些技能,将来怎么会有大出息?
采访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钱守旺告诉记者,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心理才最重要。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正确看待孩子的前途,不应对孩子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家长为孩子报班不能说不对,但是一定要看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报辅导班的目的是不报辅导班,如果盲目跟风——饿孩子要喂饱孩子也要塞,那么注定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考试失利、成绩下降、同学间的矛盾等,如果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又该怎样去应对?
孩子的敏捷思维和健康成长比“报班择校”更要重要。
本刊记者 陈业雷
|
|
-- [upload=gif]https://upload4.hlgnet.com/bbsupfile/2012/2012-11-19/20121119221727_22.gif[/uploa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