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继续
从2009年8月份开始,韦伯秘密出访缅甸,并与当时的军政府首脑奈温将军密谈,随后拜会了还在软禁中的昂山素季。这是缅美关系冷冻以后,美国第一个重量级人物访缅。随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韦伯又先后三次密访缅甸,具体的议题和成果不详——但我们都知道,美国从2010年开始,180度大转弯,全面修改了对缅政策,公开向缅甸投出了橄榄枝。而缅甸接下来的变化,就更让中国大出意料,大惑不解,进而大失所望了。先是以民意反对为借口,停建了中国重金投入的密松水库;接下来变戏法一般地实施政改,释放昂山,民主选举,新闻自由,等等。直到几周前,刚刚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破天荒地首站出访缅甸,而且还和国务卿,国防部长同期到访。美缅关系的走势,让所有缅甸问题专家们的眼镜,碎了一地。中国先是故作镇静,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以不变应万变;但很明显,这一次在缅甸问题上,中国被美国来了个偷袭,仿佛是东南亚版的“仁川登陆”,将缅甸这块原属中国势力范围的“铁空”,变成了“打劫活”。——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奥巴马,不是希拉里,更不是坎贝尔,而是至今大多数中国专家们都还叫不上名字的韦伯参议员。 > > 接下来,韦伯参议员将“美国东亚和太平洋战略”的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中日争端的钓鱼岛上。2012年8月20日,在日本的国有化“购岛闹剧”还没有上演的当口,韦伯参议员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署名评论,题目是“南中国海上聚集的风暴”,直接指责中国在东海钓鱼岛,南海黄岩岛(专题)等地区领土争端上采取的咄咄逼人的立场,以及美国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不作为和软弱。用他的原话,“正因为美国政府模棱两可的立场,事实上成为了中国侵略行为的帮凶”。这一次,在参议院全票通过“韦伯修正案”的当天,韦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这个修正案表达了我们对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盟友的支持。过去几年,中国在东海尖阁群岛问题以及南海问题上采取了越来越带有侵略性的行为,这个议案毫不含糊地宣示了美国承认日本对于尖阁群岛的管辖权,而这个立场是不会因威胁、强力或者是武装行动而更改的。” > > 这一次,在韦伯的力主下,看来美国不再“模棱两可”了。美国参议院以罕有的“全票通过”的形式,将自己绑在了“钓鱼岛”的战船上。通观美国外交界重量级参议员韦伯的人生历程和战略心路,这显然不是一次盲无目的、置之死地的“豪赌”,而倒象是一次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杀招”。> > 面对这样一个老谋深算、韬略在胸的强硬对手,中国的决策团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本文作者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副教授吴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