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 级:长老 |
经 验 值:1492 |
魅 力 值:118 |
龙 币:1015 |
积 分:960.3 |
注册日期:2012-12-21 |
|
|
|
中元节随记
早些年,爷爷还没有瘫痪,那些舅爷叔爷们也还没有一一老去甚至过世的时候,中元节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
我还记得那时候被使唤来使唤去的光景,拿毛笔,拿墨水,干这干那的。大家都聚在年纪比较长的叔爷家里,让他写包,每个祖宗写一个,还要多写几个空白的一起烧。每个包里放三到七张纸钱,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用猪血或者公鸡血撒一下。只能用这两种血,听说以前有人用鲫鱼还是什么鱼的血代替,结果晚上祖宗就给他托梦表示不满意。写完包之后,打扫一下祖宗的牌位,然后要烧包。方向应该是有讲究的,但是我没有了解过,还要摆上鱼啊肉啊酒啊什么的。我们这里还有一家人家特地烧很多的烟,他说因为他们家祖宗没一个不抽烟的……
中元节的意义对于我们这里和清明节差不多,都是给祖宗孝敬的日子,只不过清明节是去扫墓,而中元节是烧包(纸钱)。老人家们心心念念的都是要祖宗保佑家里人平安健康,每次都要虔诚的许很久的愿,这个时候,你都会觉得跟她提这是封建迷信太煞风景。
现在的很多老人家,都有初一十五烧香的习惯,尤其是我这次住院,回来奶奶就拉着我的手说她这个初一十五多烧了几柱香敬神,还向观音菩萨许了愿,保佑我平平安安。
说起奶奶敬的那个观音像,还有一个故事,忘了是说奶奶怎么得到了两个观音像,给了一个给她姐姐,后来WG发生了,奶奶就把观音像埋了藏起来,她姐姐的那个好像是藏在阁楼上吧,被发现了,批斗了很久。后来WG过去了,奶奶又把观音像挖出来,敬到今天。现在说起来都好笑,但是当时的情况,肯定不是这么轻松。
几个老爷子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就是喝两口酒,聊一聊当年,说起年轻的时候,个个眉飞色舞,还互相挖苦吐槽。聊起当年没能撑过那些年的同辈们,也会黯然。其实有些事听着就能大概想象那时候的样子,哪家人生了十二个,只活了八个,还被称赞运气好。还有那些起名叫招弟望弟的女孩子,那些偷红薯吃的小孩子,长辈们常常感叹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天天早上要去挖猪草”“那时候你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早就当了妈”之类的。没有经历过那些日子的人只觉得好笑,经历过那些日子的人们也学会了淡然。
当然,除了回想一下当年,聊一下革命史,评论一下孙毛的功过,有时候话题也会转入让我觉得很有趣的地方——灵异事件。
老人家的迷信思想受因果报应的影响很大,很多故事可以体现这一点。当然,这些故事更能够看出一些老人家的忌讳。比如那些玩水被水鬼溺死的小孩子,杀狗之后睡梦被狗灵咬掉半条腿的男人,还有建工程的时候下令挖了人家祖坟最后醉酒溺死在小水沟的包工头。等等等等。
还有一些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的“亲身经历”比如晚上在被子里摸到的婴儿腿,大晴天里下雨的树,过去太久大多记不住了,老人家都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这个反而记忆最深。
今年中元节我们家写包的是爸爸,用中性笔写的,没怎么使唤我拿笔倒墨,默默写完,又默默的烧掉。看着祖宗牌子写的,也没人聊两句这个先辈的当年趣事,大多数的长辈连名字都不再被记得,只留下一个某某氏。
于是,时光就这么过去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