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笨笨的聪聪
笨笨的聪聪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6757
魅 力 值:529
龙    币:13115
积    分:6901.8
注册日期:2006-10-31
 
  查看笨笨的聪聪个人资料   给笨笨的聪聪发悄悄话   将笨笨的聪聪加入好友   搜索笨笨的聪聪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笨笨的聪聪发送电子邮件      

官员率先延迟退休何时成为了“共识”?
笔者也非常不解官员率先延迟退休何时成为了“共识”?这恐怕仅仅是官员们的共识吧,这种说法相当不厚道,有误导和歪曲民意的效果。

争议较长时间并且分歧很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似乎要变成现实,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五大有关社保的重大问题。

看起来,延迟退休作为第一个被列出的大问题,也很可能会被第一个解决掉。昨天,有媒体称:“无论是官方还是专家,公职人员先行似乎已达成共识。因为这不光有利于减小延迟退休年龄的阻力,同样可以为全面推开延迟退休总结经验。”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引爆民间舆论,至少从网络跟帖而言,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之音。所以,笔者也非常不解官员率先延迟退休何时成为了“共识”?这恐怕仅仅是官员们的共识吧,这种说法相当不厚道,有误导和歪曲民意的效果。

因为这种论述逻辑存在重大的疏漏。那种认为官员率先延退是社会共识,乃至让官员延迟退休成为社会的榜样,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甚至是一个笑话。因为面对延迟退休的问题上,普通公众与官员有着重大分歧,大多数公众反对延迟退休,而官员群体则希望延迟退休。

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对公众而言,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压缩本就不多的晚年的生活时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已经退休的老人,有能力也有意愿继续工作的,原单位或者新单位会采取返聘的方式延长工作时间,这个已经运行得比较好,为什么还要总体延长退休年龄,核心就是社保基金的缺口。

一旦公众延长5年退休,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这就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如意算盘,但是这种算盘来说,对于正在工作的三四十岁的一代人非常不公平。因为他们的上一代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有缴纳或者很少缴纳养老金,但是这一代人又是率先领取退休金的群体。

他们的这笔退休金从哪来?就是从正在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里支取,所谓的养老金缺口就是原来制度设置失当造成的不良后果。现在又要求年轻人延长劳动时间来弥补这种缺口,对这一二代人其实是相当不公平,对这个时期的企业也是相当不公平,它们的税费负担过重。

但是,另一方面,公务员群体并不需要缴纳养老金,但是他们却可以享受高额的退休金。在计算方法上,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也有着重大的差别,因为企业职工养老金是按比例提取,他们所拿到的退休金其实是相当于他工作三四十年平均收入的一部分,但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则是按照他们最后工资来决定退休金,通常是略低于正常工作的工资。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通常是论资排辈,工作时间越长,其收入也会越高,尤其成为领导干部之后,他们的收入与级别紧密相关,而步步高升的状态就决定了他们最后拿到的退休金是仅次于一生中最高点收入。也因为这点,延长退休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而言,不仅可以继续享受权力巅峰的效应,同时在收入上还能继续有所增长。

所以,在延迟退休年龄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共识”,因为两大利益群体有着差距极大的感受和利益。对于广大公众而言,延迟退休就是一种负担,绝不是心甘情愿的行为,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延迟退休,不仅意味着在年老体衰的时候还要继续从事劳动,不能安度晚年(从平均预期寿命上对男性尤其不利),同时在收入上并不会持续增长,还要多缴纳1到5年的养老金,同时却要晚拿1到5年的退休金。只要是个理性人,都会一眼看穿这种安排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在网络调查的时候,几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反对延迟退休。

但是,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问题上,他们其实退休与不退休,自己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即便不正式退休,现在也有各种内退、病退的方式,提前享受退休待遇,收入只是比正常工资待遇略低一点。如果延迟退休,尤其是对于登上领导干部岗位的公务员而言,这种好处毋庸赘言,现实中早有不少领导干部为了晚点退休,甚至不惜改小自己的档案年龄。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让官员率先延迟退休根本就不是全社会的共识,而是官员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常反应。如果把这种意见当成社会“共识”,那就是对公众智商的藐视。作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决策者,如果不能摆脱这种自身利益的窠臼,站在全社会公平的立场上做出决定,那么这种官员率先延迟退休的政策,不仅不会收到“示范效应”,反而会引发社会舆论的反弹。

--
2013-11-22 21:47:3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5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