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摄会注意好
-摄会注意好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摄会注意好个人资料   给-摄会注意好发悄悄话   将-摄会注意好加入好友   搜索-摄会注意好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摄会注意好发送电子邮件      

昆明呈贡“鬼城”迷局 13座市政楼空置3年
——中国“鬼城”追踪之四:昆明呈贡

新区建设

“13座市政大楼”早在2007年就已建成,昆明市相关负责人曾一度放出消息称2008年搬迁。然而,实际搬迁表却一拖再拖,就这样,空置了3年,成了“鬼城”的力证。

3年里,有关昆明市级机关是否搬迁呈贡新区的消息不断反复,官方并未就此澄清或说明,而迟迟不搬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一条就是相关学校、医疗、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务员集体抵制情绪很重。

2006年,云南大学金融系主任郭树华公开表达了他对呈贡新区成为“空城”的忧虑;5年后的2011年2月,已成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的他又宣称“呈贡新区绝不可能成为‘空城’”。

就在郭树华力挺呈贡新区之前,呈贡=空城的说法已流传民间并偶见报端。如今,郭树华说他敢于下定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月,昆明市级行政机关已分批搬迁至呈贡新区,“就像是‘靴子落地’,为各领域企业的进驻、道路交通建设的提速、市民投资置业呈贡增添信心”。

不过,呈贡新区到底会不会成为一座“空城”?争论很激烈——正方说:建了8年都没几个人住。反方则驳斥说:“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要给时间,要有耐心。只是,呈贡新区的核心区还在进一步建设中,暂时还不会有定论,争论还会继续。



过往

马路不见车,银行没客户

去年登上“鬼城”榜

13座美轮美奂的地方政府大楼,每座都铺着大理石砖;两所占地宽广的当地主要高校;崭新的高层公寓楼排排耸立。然而宽阔的马路上不见车辆,银行支行里没有客户,市镇办公楼的门厅里堆积了一地落叶。

呈贡,位于昆明东南,距昆明主城17公里,面积461.1平方公里,有着“中国花卉第一县”的美称,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开创者之一费孝通先生的“第二故乡”。

呈贡县委宣传部向早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决定;昆明市委、市政府则把呈贡新区建设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突破口率先启动;2003年完成了总体规划,2005年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按照最初的规划,呈贡新区的建设核心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107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人口达到95万。200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呈贡新城建设做了重大调整,整个呈贡县461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全部纳入了新城建设范围。

这些年来,呈贡新区早已被当地官方淡化了花乡、果乡的“农皮”,而以“云南的上海浦东”、“云南的深圳”等名头对外宣传,并被赋予了“昆明现代化城市示范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品质春城示范区”的目标。2010年,当地官方甚至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愿景。

然而,自2010年2月开始,呈贡新区却接连被泼了冷水:偶被冠以“鬼城”的形象见诸报端。有媒体曾经直言,这是一座用巨额资金堆起来的空城。而一些网民不断将呈贡新区列为中国五大“鬼城”之一。

翻阅公开信息,上文描述的“13座市政大楼”,其实早在2007年就已建成,众多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昆明市级行政机关迟迟不搬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条就是相关学校、医疗、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务员集体抵制的情绪很重。

钱学智等投资客抱怨:3年里,社会上有关昆明市级行政机关是否搬迁呈贡新区的消息不断出现反复,而官方并没有就此正式进行过澄清与说明,加重了市民的担忧心理。郭树华等多名专家告诉早报记者:搬迁的延迟以及官方态度的暧昧,加剧了开发商与投资客们的犹豫,有些道路都修修停停的,影响了呈贡新区建设的进度,而这些又反过来影响了昆明市级机关公务员搬迁的积极性。

郭树华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开发商与公务员的认同。两名在呈贡新区的开发商私底下抱怨,政府的上述举动,打击了投资客的积极性,甚至一度令他们对前景感到茫然。

开发商的担忧已体现在现实中。早报记者调查发现,呈贡新区很多商业项目的实际开工时间远迟于预期,许多小区的交房时间延期,开发商与购房者因此产生矛盾,并时而闹上媒体。

“呈贡新区为啥被说成鬼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展缓慢,远低于(人们)心理预期。”唐骥等多名昆明个体商户分析道。

现状

迎9所高校8.5万师生

入驻率仍低下

行驶在呈贡新区的车辆,已不能用“宽阔的马路上不见车辆”来形容。大学城区域的路口,平均每分钟的车流能达到16辆。而“黑摩的”也已初成规模。

进入2011年,早报记者走在呈贡新区的大街上,耳闻目睹的现状与2010年的新闻报道中的“鬼城”形象出入不少。呈贡县级行政机关已搬到了新区的办公大楼,工作日期间,陆续有车辆进出,有市民前往行政中心办理业务。附近的米兰园、惠兰园,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交房,现在周边分布着几家规模较大的餐饮店,还有大约50多个中介门市,因两小区属征地农民安置房,这里的入住率是新区中最高的。

呈贡新区第二个有人气的地方就属雨花片区的大学城了。截至早报记者发稿时,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入驻,师生已达8.5万人。目前已有两条连接主城与呈贡新区的公交线路贯穿大学城。1月10日、11日,早报记者蹲守大学城聚贤街采访时发现,途经此地的公交车座位80%是满员的,早晚高峰时,站着的乘客与坐着的乘客数相当。



1月8日中午,教师公寓雨花疏秀的门口支上了7个简易的饭摊,工人们陆续前来吃饭,这一天,该小区内200余工人在忙着“最后的施工”。

1月11日晚,呈贡新区迎来了第一批搬迁而来的市级机关公务员,至春节前,已搬迁完毕。在此期间,昆明又新开了8条公交线路往返于主城与新城行政中心。

走在新区大路上,能听到机械施工时发出的噪音,连通主城区的地铁工地上,工人们也在忙碌着。不过到了晚上,呈贡新区就寂静许多。入夜后,路灯亮起,但道路上少见过往的路人与车辆。

在呈贡新区已交房的住宅小区中,开灯率最高的属米兰园,2月11日21时30分许,该小区开灯率近70%,最多的一栋全亮,最少的一栋仅一户人家开灯。但开灯率第二高的惠兰园,开灯率不足30%。其余住宅小区开灯率更低,均在10%以下。如政府小区的白龙潭,只有两户人家亮灯,雨花疏秀,也只有3间房屋开了灯。

官方

逐渐引入产业园区

“五年出形象”已完成

呈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明说,“空城”说法甚至离谱到“(政府)没必要反驳它”。他强调,呈贡新区“五年出形象”的目标已完成,下一步力争做到“十年成规模,二十年建成”。

多年来,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一直预言呈贡新区迟早会变成一座“空城”。他认为即使政府把大学生和公务员迁来,也留不住他们,他们还是会选择住在主城区,形成“早来晚归”的集体迁徙,“有城(房子)无市,(呈贡新区)依旧是‘空城’一座。”

杨维骏的担忧不无道理。早报记者调查时发现,呈贡新区的教师楼与公务员住宅房(为鼓励公务员前往新区,给予了低价房)都有人在转让。多名中介人员告诉早报记者,手里的“公务员房”有多套,甚至可以组团来购,而公务员转房的原因就是不愿意住在呈贡新区,宁可选择早来晚归的迁徙。

就此,公关营销顾问、危机管理专家詹轩说:怎么避免一个新城变成“空城”?关键在于人气。而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光远说:“一个(规划)107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呈贡新区,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要保持稳定和活力是不可想象的。”

郭树华则告诉早报记者,上述问题其实是支撑新区的产业与市场匹配,市场选择的问题,“以前有过许多教训,钱投进去了,结果产业发展不了,主要原因就是市场不接受,一定要解决好各产业的市场问题,否则有城无市,便是一座‘空城’。”



其实,昆明官方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09年9月,就有媒体记者将“如何才能让呈贡新城不会变为空城”的问题抛给了呈贡新区管委会主任、呈贡县县长吴庆昆。吴庆昆说他也时常在问自己这一问题,而他作出的回答是:产业是呈贡新城的生命,让产业支撑起整个呈贡新城的发展。

纵观公开消息,昆明官方还是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呈贡已经引入了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和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入驻,此外,呈贡新城还拥有呈贡工业园区,云南白药整体迁入呈贡新城计划正在逐步实施。

近日,昆明、呈贡两级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均告诉早报记者,“空城”的说法太离谱。“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呈贡新区正在逐步发展中。”呈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明说,“空城”的说法甚至离谱到“(政府)没必要反驳它”。他强调,呈贡新区“五年出形象”的目标已经完成,下一步力争做到“十年成规模,二十年建成”。

一个实例非常有趣:2010年2月,英国《金融时报》率先将呈贡新城编入了“鬼城”的行列;但2010年10月,呈贡新区党工委书记、县委书记周峰越特意向数百名商界人士推荐一篇《金融时报》的文章,这篇文章描写了呈贡新区快速发展的成就。
2013-12-02 20:57:3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8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