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呆呆虫
呆呆虫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5496
魅 力 值:1704
龙    币:22386
积    分:41766.2
注册日期:2007-07-20
 
  查看呆呆虫个人资料   给呆呆虫发悄悄话   将呆呆虫加入好友   搜索呆呆虫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呆呆虫发送电子邮件      

我教的学生写的一篇期中作业,谈转基因的。
浅谈转基因食品问题
——我们担心的究竟是什么?
  近年来,“转基因”一词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自从转基因食品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与之相关的问题一直受到国内民众的高度关注,支持者与质疑者的争辩一直在持续,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崔永元和方舟子的辩论。2013年,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崔永元自费赴美考察转基因食品安全并全程视频记录,以反驳方舟子的“转基因食品无害、美国无争论、放心吃了二十年、应端进每个中国家庭的餐桌”等说法,被网友称为民族英雄,此后方舟子予以回击。从网友和媒体的普遍态度来看,对转基因食品持质疑态度的人居多。
  个人认为,民众之所以谈“转基因”色变,并不只是由于其本身的安全性,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不是很有意义,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对于任何事物,总会存在支持者和质疑者,双方从有限的信息中截取出自己所需的部分,便可以构成完全不同的论据,正所谓“最好的谎言是部分的事实”,因而根本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是立场、出发点和知识背景不同罢了。
  在我们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看来,转基因技术早已不是新技术,可以说,它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没有哪个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不涉及它。任何生物制品,研发时其安全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比如外源基因的插入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体原有基因的表达、转运体上是否带有过敏原基因及抗生素标记基因的表达量等,在投入市场之前更需要经过多轮的动物实验、临床实验,但危险性总是有存在可能的,就像每年都有因注射乙肝疫苗而感染乙肝的病例、被认为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的飞机也可能失事一样。但“小概率事件”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会轻易被民众所接受的,毕竟谁也不想莫名其妙地成为那不幸的万分之一,这样一想,大众的质疑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同样具有危险性的交通工具、药品、电器等为什么普遍为大家所接受呢?我认为,所谓“习惯成自然”。汽车、飞机、疫苗以及电器,这些都是从我们这一代一出生就已广泛应用的事物,是在我们的世界观中理所当然的存在。所以当出现问题是,大家会谴责、会抱怨,但没有人会去否认这些事物本身的存在。而这些事物在投入应用的初期,也势必受到过人们的质疑,只是当时的媒体不够发达,大家主见也没有现在这么强,所以争论不如现在激烈罢了。
  所以,大家之所以不接受转基因食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不了解的事物的排斥心理,没有把它当作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必需的事物来看待。但就现在的粮食需求来看,没有转基因作物是不可能养活全世界六七十亿人口的,以后作物的进一步改良也必然依赖转基因技术,只是安全性可能会逐步提高,就像“航天飞机”虽然退役,但“航天器”却不会消失一样。因而,转基因食品不会由于民众的质疑而消失,也许再过几十年,在我们后辈的意识里便不会对“转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区别对待,到那时也就不会有人会想起拿“转基因食品安全”做文章。
   但是,我所说的“转基因食品问题不主要在安全性”,并不意味着转基因食品问题不存在。
   从许多有关转基因食品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媒体大量使用了“曝光”、“揭露”等词。备受大众关注的往往是某某油脂有限公司使用转基因大豆生产食用油但在产品上没有表明“转基因产品”,而不是某某超市里转基因大米多少钱一斤。所以,真正引起消费者不满的不是转基因食品的存在,而是知情权被侵犯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转基因食品仍受质疑的现在,厂家未在产品上注明生产原料中有转基因作物的行为会被认为是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就像一间曾经发生过命案的出租屋,你可以毫不介意地住进去,也可以认为晦气而不住;但如果等你住进去后,房东才告诉你这间房子发生过命案,就算是不信邪的人也不会乐意吧。
  此外,我国政府在转基因食品方面一直持保守态度,并且颁布了一些法规以限制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例如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部2001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 ,以及卫生部2002年实施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我认为,这一方面与国内民意有关,另一方面是要防止我国的粮食大权“旁落”。美国孟山都公司不仅是转基因种子的的领先生产商,更占据了多种农作物种子70% ~ 100%的市场份额。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基因改造作物研发技术,都已孟山都等少数公司垄断,其中,我国的大豆、玉米种子基本完全依赖进口。所以,在我国缺少自主种子基因专利的情况下,贸然放开转基因食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是相当危险的。但谁都知道,“限制”并不是长久之计,想要改变被动局面,一味地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必须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打造自主品牌。这么一来,问题就不再仅限于转基因食品,而是涉及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这不是外行人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在此就不献丑了。
  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这样看似单纯的问题,背后映射出了排异的社会心理、民众逐渐强化的维权意识、甚至我国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求。社会问题之间的因果性、无定解性相当有趣,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乐于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媒体如铁盒子,它在将我们的视野由身边拓展到更大范围的同时,也在我们的认识和事实之间设下了不可突破的屏障。现在的人当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被媒体和网络牵着鼻子走则更可怕,所以作为民众的我们在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时,应做到遵从本心,不可人云亦云。
  对于转基因食品这一问题,由于信息有限,我也只能简单分析一下,谈谈自己的拙见。就我个人的观点,转基因食品,吃或不吃,完全在于个人意愿,暂时没有形成社会导向的必要。而且,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是不争的事实,接受或不接受,转基因食品都不会离开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让人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放心食用转基因食品。
  
2014-03-25 15:43:2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2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