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瘦马西风
瘦马西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0869
魅 力 值:139
龙    币:7831
积    分:6766.4
注册日期:2007-08-09
 
  查看瘦马西风个人资料   给瘦马西风发悄悄话   将瘦马西风加入好友   搜索瘦马西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瘦马西风发送电子邮件      

理工人,上啊,竞争------《穹顶之下》数据造假了吗?请看科研人员的回应
《穹顶之下》数据造假了吗?请看科研人员的回应
近日,有不少对《穹顶之下》的质疑,比如这篇认为片子存在大量数据造假的文章
该网址不再展示


鉴于雾霾问题的复杂性,从片后的致谢里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专家都为片子提供了数据、建议和咨询。很多科研人员不但作科研,也一直努力在作科普,但他们也会感叹做了几年的工作确实不如柴静这个片子的影响力大。下面的这位科研人员对质疑的解答有科学家踏实、求实的态度,知道的就尽力解释,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并指出应该请教的专家。秉承“鸡蛋好吃,不一定要认识那只母鸡”的钱钟书先生的态度,当然也请大家理解小编不希望科研人员被攻击太过以致以后不敢再自由表达观点的心情,小编还是先不说这位科研人员的名字了。总之,小编希望大家都能一样心平气和地进行探讨,真理越辩越明,但肯定不是越吵越明哦。


以下是小编征得本人同意转帖:


这个质疑者能从数据上看问题是挺好的,不过可能隔行如隔山,质疑的10条论据,基本都不成立,我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条:无论雾霾,灰霾,smog,就是大气污染,现在大气污染在京津冀首要污染物全年90%以上是PM2.5超标,而当大气污染发生时,无论气象部门报的雾霾,还是环保部门报的空气质量状况AQI,都是以PM2.5为主要依据,所以雾霾和PM2.5超标在当前几乎是等同的。

第二条:采样仪具体型号和配置性能可能要北大的提供一下,但即便如质疑者武断的认为是采样8小时。。。那8小时都这么黑,就别说24小时了。

第三条:感觉她/他没完整看完视频,里边已经说了膜本来的样子和黑炭的危害,而提供膜的研究者看上去因为要分析的是多环芳烃类的有机物,自然应该用的无机膜,这个不是携带采样仪的志愿者需要考虑的。主动式采样装置在污染天气膜片变得如此黑是很正常的,以前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图发布。
第四条:采样的标准化操作都有相应规范,这个实验为人体曝露试验,携带气溶胶采样仪就是完全模拟正常行为模式,QA/QC和最后数据都是北大负责,想要实验中其他相关流量,孔径,以及一系列分析测试条件参数以及算法应该联系北大相关实验室。
第五条:柴放的首先是全球分布的动画,也是官方网站提供的,只是后来推进到东亚区域,质疑者可能因为网络不好没有完整看视频。。。?
第六条:数据,图形,公式柴注明了,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质疑者看不懂,说真的我也看不懂,但貌似应该该所研究人员发表在某sci期刊上的论文中的部分,我找了下,在这里该网址不再展示,图形6,柴的解说词是这个复杂的图形说的是当PM2.5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上升的,这个结论也是很多科研机构都说过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吴兑研究员,钟南山院士都说过类似的结论,柴就算引用的数据有问题,那也是大气所得问题,不能说她造假。
第七条:图形是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源解析数据,该质疑者引用的是之前张仁健老师的文章,其中说机动车的一次排放为4%,说的是一次排放,不包括二次生成,目前关于PM2.5源解析中机动车的贡献争论也挺多,我没记错的话还有北大胡敏老师和美国德州农工张人一教授发的pans文章中提到北京机动车贡献占约70%,但大多数意见还是认可北京市环保局的源解析结果(虽然我觉得尚有瑕疵)。
第八条:图应该是NO2的反演图,不是质疑者说的CO2图,不管哪种图,在官网上都有当日分布,月均分布,年均分布,无论哪种分布,总的来说肯定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不多说了,干这个的都知道。
第九条:柴也注明了,数据来自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质疑者看不懂的话可以找提供数据的人给解释确认下。
第十条:图是1970年开始的机动车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折线图,质疑者却说成是PM2.5是从99年才有从而质疑数据造假,这。。。只能说隔行如隔山。
2015-03-04 15:53:4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0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