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77184 |
魅 力 值:3025 |
龙 币:73455 |
积 分:54422.6 |
注册日期:2003-09-01 |
|
|
|
孩子写作文有困难的过来看看:你尝试过这样引导孩子写作文吗?
时常听到家长们埋怨孩子在作文方面的“不良表现”,归纳起来无外乎下列几种:
一是无话可写,写作文如挤牙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写不够老师规定的字数。
二是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往往是需要重写。
三是寡而无味,写作文如记流水账,写倒是挺能写,可写完后一点味道都没有。
孩子们对付这些毛病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抄”,买一大摞作文书,每到写作文时,就可以翻找有没有适合的,然后是一通狂抄,动脑筋的还懂得把几篇凑合凑合,不动脑筋的就直接抄上来,也不管对不对,常常闹出笑话。家长们聚在一起谈论这些时,真真是又气又笑,可气过了,笑过了,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什么作文书买了那么多,作文辅导班也一直上着,可作文水平就是没有提高呢?
女儿参加全省作文联赛获得了二等金奖,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于是好多人跑过来取经,“你是怎么教女儿写作文的?”成了每天接女儿时必被问到的问题,我说没什么诀窍,大家都不相信,最后还认为我总是藏着掖着。实在没办法,我只好给大家讲了讲在家庭中辅导孩子写作的方法。
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是在一定基础上展开的,没有“先天”的基础,规范引导起来自然费力。写作也是同理,不要指望孩子一进学校,听了教师几节课后,就自然而然地学会写作了,没有“家庭教育”,光靠学校是不够的。
孩子在幼小的阶段,也有听说读写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作文的基础。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初期,要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并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做事、多说话;观察生活,主要依靠看、听和读;思考生活,思考是总结的过程,所谓的中心思想就是孩子平日的所思所想的直接产品。过了思考生活这一关,孩子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自然就完成了。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基础工作,家长们也不能完全放弃孩子写作引路人这个职责,可以自己先学习一些写作的知识,教材不必多,就孩子们手里的作文辅导书就足矣,现在的辅导书编排的都不错,家长要认真阅读,然后可以在平日里和自己的孩子探讨交流。这一块比较难,一是不知该从何说起,二是不知该说些什么,三是难以坚持下来。所以很多家长就鼓动我把自己和女儿平时的交流写出来,以供大家借鉴。
某日,一老友向我诉苦:孩子说什么也不会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就像“记流水账”。比如老师让写一篇题为《放学以后》的作文,孩子这样写:放学后,妈妈把我接回家,一进家门,放下书包,脱鞋,换衣服,然后写作业,吃晚饭,看一会儿电视,妈妈说:“该睡觉了”,然后洗脸刷牙,上床睡觉,这就是我放学以后的生活。
“你看看,这还叫作文吗?寡而无味。”老友一脸无奈,不住唉声叹气。
我笑着说:“不要悲观嘛,其实这篇作文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优点的,比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别开玩笑了,快给我出个主意,如何让我的孩子作文变得好一点。”
“我觉得能写出这样作文的孩子还是有写好作文的可能,他只是欠缺一些点拨,需要让自己的作文变得具体一点,形象一些,生动起来。”
“快说,怎么做?”老同学眼前一亮,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不忙,我讲一个教女儿写作文的故事,看对你是否有所启发。”
三年级时,老师开始要求写成篇的作文了,我的女儿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看着她面对作文题目时那搜肠刮肚痛苦不堪的样子,我也心疼。于是说:“宝贝,别写了,咱们做个游戏吧。”
一听做游戏,刚才还痛苦至极,瞬间就一蹦三尺高,是啊,哪个孩子不喜欢玩游戏呢?
“玩什么?”
看着孩子迫切的眼神,我故作神秘,又似乎苦想了半天,“我们玩角色扮演游戏吧,就玩《小猫钓鱼》。”
“这个故事我知道”,女儿高兴地说,“一只小猫去钓鱼……”然后拖长语调背起内容来。
不得不佩服小学老师的教学效果,学过的许多课文都要求孩子们背下来。
“好啦,我们从哪儿开始呢?”我认真地想了想,“就从小猫已经坐在岸边开始钓鱼那儿吧。”
看到我如此投入,孩子更是兴趣盎然。
“我演小猫。”女儿跑进卫生间,拿了个晾衣架充当钓鱼竿,坐在小板凳上,装模作样地钓起鱼来。
一看有戏,我知道机会来了,于是问道:“小猫是不是一开始就三心二意,不想钓鱼呀?”
“不是,它一开始应该是认真的。”
“那好,怎么样才能表现出它认真的样子呢?”
女儿歪着头想了想,然后坐直了身子,瞪大了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假想的浮漂。
“如果它发出大的声响,鱼儿会上钩吗?”
“当然不会,都吓跑了。”
“那怎么做?”
女儿想了想,“不说话,不咳嗽。”
“还不够,想一下,当我们全神贯注的时候,会不会呼吸都变得很轻?”
“嗯”,女儿点点头。
“有个成语屏息敛气就是这个意思。”
女儿马上屏住呼吸,继续盯着“浮漂”。没过一会儿,“哎呀,憋死我了。”
我嘿嘿笑着,“不是不呼吸,是缓慢地轻轻地呼吸。”
“嗯”,点头。
还是没过一会儿,“哎呀,难受死了!”
“又怎么了?”
“这多无聊呀,就这一个姿势。”
“那你用语言来形容一下这种难受。”
“腰也困了,腿也麻了,两只眼睛盯得生疼,而且这个钓竿变得越来越重,快举不动了。”
“好极了,这时小猫会想什么呢?”
“怎么没有一条鱼上钩呢?”
“它的表情会怎样?”
“焦急,不耐烦。”
“对,人一不耐烦就会怎样?”
“当然是坐不住了。”
“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样子。”
女儿想了想,“身子扭来扭去,好像屁股下面坐了根钉子。眼睛也不盯着水面了,开始左看看,右看看。”
“这叫左顾右盼。”
“对,左顾右盼,嘴里还念叨着‘怎么还不来,快点上钩呀!’”
“太好了,你演得真像那只小猫。”
女儿很高兴,洋洋得意,趁她不注意,我大喊一声:“快看,浮漂沉下去了,好像有鱼儿咬钩了。”
女儿愣了一下。
“如果在焦急地等待时,忽然发现这种情况,小猫会怎样?表演并且说出来。”
女儿马上站起身来,迅疾地甩出钓竿,做了一个很夸张的动作。
“想一想它的心情。”
“高兴。”
“不够准确。”
“兴奋。”
“有点儿沾边,人特别高兴用成语来形容。”
“大喜过望!”
“好样的!”
女儿很得意。
“可是钓钩上没有鱼,只有一团水草。”
“不能这样,太让人失望了。”女儿有点气恼。
“把那种失望气恼的样子表现出来。”
女儿鼓起腮帮子,泪花在眼眶里打转,然后愤愤地一扔钓竿。
“有没有语言?”
“气死我了,不钓了。”
“就在这时,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会怎样?”
“它想去抓蝴蝶。”
“不急,你先形容一下蝴蝶的样子,丑陋的肯定吸引不了小猫。”
“一只黄色的蝴蝶,穿着花外衣。”女儿慢慢组织者语言。
“它怎么飞呢?不会是直直地飞吧?在什么上飞呢?好像什么呢?”我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在花丛中飞,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好像一个舞蹈家在跳舞。”女儿在地上跳起舞来,模拟着蝴蝶舞动的姿态。
“棒极了,小猫怎么去抓蝴蝶呢?不能一下就去抓吧,它应该怎么样?”
这次女儿马上就明白了,她蹑手蹑脚地,悄悄地靠近假想的蝴蝶,然后猛地扑过去。
“蝴蝶早就发觉了小猫的意图,它巧妙地躲过一扑,向远处飞去。”
“快追,别跑。”女儿喊着,兴奋地“哇哇”叫着冲向“蝴蝶”,这个场景她太熟悉了,夏日午后的公园里,我常常带着她扑蝴蝶玩儿。我让女儿自娱自乐了一会儿,然后叫住她:“小猫,你来河边是干什么了?”
“呀,我忘了,我的鱼还没钓到呢。”
“哈哈,你看猫妈妈已经钓了好几条了。”
女儿赶快坐回小板凳,拿起“钓竿”假装钓鱼。
“可是蝴蝶又来了,就在小猫的眼前飞舞,小猫会怎样?”
“当然是再抓了!”
“你能用语言说一下小猫在想什么吗?”
“又来了,你是想看看我的本领吧,瞧我不把你一下抓住。哼!”“小猫又跳起来去追蝴蝶了。
“天很快就黑下来了,该回家吃晚饭了,可小猫的桶里一条鱼也没有,看着别人满载而归,它会怎样?”
“有些后悔,自己三心二意,把时间白白浪费了,一点收获都没有。”
“想想它此时的样子。”
“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地提着空桶,有点想哭。”
“好极了,今天的角色扮演非常成功。”我赞赏的拍着孩子的肩膀,让她坐在我的身旁。“我们回想一下这个过程,其实刚才扮演的情节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讲完了,比如‘小猫钓鱼时去抓蝴蝶,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但是这只是梗概,如果这样去讲故事,小朋友会喜欢听吗?”
“当然不会,这也太简单了吧,哄小孩呢。”
“那么怎么样就吸引人呢?”
女儿歪着脑袋回忆这个过程,然后一点一点总结:“要加入小猫的动作,还有心里想什么,要具体写小猫的那些动作。”
“你总结地很好,其实写作文时,要发挥想象,把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认真揣摩一下,把它们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干巴巴的一件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起来。是不是呢?”
“嗯”,女儿似有所悟地点着头。
“现在可以构思构思你的作文了吧。”
“好的,我觉得好像不那么难写了。”女儿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文。
我悄悄地掩上她的房门,一丝微笑不自觉地挂上脸颊。 (此文由兔子我等着瞧在2015-04-06 11:52:33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