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aijiaxiang
aijiaxiang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85
魅 力 值:99
龙    币:4544
积    分:2486.7
注册日期:2007-05-11
 
  查看aijiaxiang个人资料   给aijiaxiang发悄悄话   将aijiaxiang加入好友   搜索aijiaxiang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aijiaxiang发送电子邮件      

没有灵魂的“卓越“——由李天一事件反思精英教育
    我也曾经深深陶醉于拥有特权、优越感、等级分明、脱离底层的“精英光环”中,很多年后我才觉醒,看到自己的生命出了问题,原来我患上了严重的“精英病”。我参观的香港那所学校的校长说:“我们学校的精神,就是无私的服务。”
 
        在学校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会像露宿者一样躺在天桥上或立交桥下,他们要忍受行人的白眼和唾弃,他们亲身感受躺在大街上,在尾气和各种喧嚣中,人的灵魂究竟是怎样的。学校还会安排学生和一些露宿者交谈,使他们认真思考,贫富悬殊的背后,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作为城市明天的领袖,他们又该从现在开始做些什么?
 
        近来李双江之子的顽劣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反思。儿子李天一曾是李双江的骄傲。他4岁学钢琴,8岁习书法,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受名师调教,曾多次在钢琴、书法、冰球比赛中摘金夺银,还在2011年举办过自己的歌友会,引得众名人捧场。李天一从小就被寄予很高的希望。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李双江曾说到,妻子给儿子的未来定的标准,一度是“一定要得诺贝尔奖,一定要当大人物”。
 
        李天一引起了社会极大愤慨,然而他既是施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不应该是他的末日和人生的终结,他同样应该有机会将生命更新,继续他的人生路。这并不只是李家的悲剧和失败,其背后更隐藏着一群在过分宠溺、过高赞扬和过度保护之下成长的“精英少年”。我想通过我的个人经历来反思“精英教育”。
 
        我曾经一路顺着精英教育的模式长大,绝对称得上一路名校,然而当我走进社会时,真正接触人生时,我惊觉过去的精英教育是“残疾教育”:我的两条腿根本不一样长。在做精英之前,我还不会做一个人!
 
        杰出面具下生命枯干的人当表现成为一种迎合的手段,当表现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当表现与真正的内心断裂,表现便成了一场盛大而华丽的表演,只不过是一张张聪明、勤奋、才华、自信的面具。而那副杰出面具之下是有着绝佳表现却生命枯干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单看学业成绩,我们的学生都是多才多艺、舞文弄墨、琴棋书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与自己的内心和性情断裂失联,无论外在的表现多么出色,内里也是岌岌可危。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八种: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之后还有学者提出第九项智能,即“存在智能”。
 
        过去的教育中,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在一些“名校”的课程安排上,格外注重数理化竞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最不容易用“表现”来体现的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则基本停留在尚待开发状态。
 
        一个学生可以在高中就自学完成大学的微积分或者分子生物学;他可以勤学苦练达致钢琴十级同时小提琴也技压群芳;他甚至还是校游泳队的主力,写得一手好文章,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被保送至北大或获得美国常春藤多所学校全额奖学金录取——然而,拥有了这些出众的表现,他依旧可能对于自己一无所知!当他什么都可以选择时恰恰更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人生有太多难题,不是光靠逻辑和才华就可以解决。在人生面前,真正可以依靠的,再也不是那些灯光和面具。
 
        谁来告诉我,奋力卓越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如此年轻便感到“输不起”?我该如何面对挫折?我要如何面对死亡?我如何说“不”,该对什么说“不”?我是谁?我活着是为什么?我可以为社会、世界、宇宙做些什么?我这辈子的召命是什么?
 
        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之下,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对成功的定义却千篇一律。已经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只会出于惯性而走下去,他可能身怀绝技,但并无真正令他满足的用武之地。有的人可能已经走得无趣又辛苦,但是他不知道除了这条路,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有的人一开始就不想走上这条路,但他没有任何探索和发展自己道路的机会,所以从小就被标签为“失败者”和“异类”,过着本不属于他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本该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和人生,然而现今的教育,却是磨灭这些独特和多元,通过“表现”的衡量,将我们裹挟到成功的康庄大道上。这种衡量出现得越来越早,不只在小学,不只在幼儿园,不只在母腹中,在受孕阶段,竞争已经开始。一切不能也不该被策划的,全都被精心地策划着。
 
        如今我时常为过去的狭隘、自私和骄傲感到羞耻。我重新学习一种品格——谦卑;学习“与哀哭的人同哭”,用平等的尊严接触所服侍的人,我这才感到活得更像一个人。
 
        我们所盼望看到的教育,应该鼓励青少年追求真理、公义和智慧;为他们给予空间去施展生命无限的潜能;助他们点燃人生的理想;提供接触社会和参与服务的机会从而认识苦难和不公,可以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培育认识自己,珍惜他人,懂得自律和与人合作的未来领袖。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卓越,而是有灵魂的卓越。
2015-09-02 21:18:5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242次    系统提示:此篇文章由"邻友圈"客户端发送,下载邻友圈客户端>>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