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内不再设大医院 诊所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北京市五环以内禁止新建综合性医疗机构,但设置诊所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作为中国高端医疗资源的集中地,寻求过密资源的疏解之道,是北京市卫计部门长期考量的问题之一。9月14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审批和医疗床位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北京市五环以内,将禁止新建综合性的医疗机构,并严禁现有医疗机构未经审批擅自增加床位。但对于设置诊所则不受规划布局限制,而采取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 据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信息,目前,北京市的年门诊总量已达到2.3亿人次,每年有大约300万人次的病人住院。北京市医疗门急诊和住院的压力都非常大。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在功能疏解过程中,医疗资源的调整是根据城市人口布局进行的,“人到哪儿,医疗服务就到哪儿。” 五环内不再新建大医院 《通知》对北京全市城区进行了分类管理。其中,东城区和西城区不再批准建立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和建设规模;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五环以内,禁止新建综合性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政府办综合性医疗机构床位总量。 此前,方来英曾向媒体透露,根据初步计划,城市核心区内要减掉三、四千张病床,这些资源将调整到城市的新建居民区,包括社会资本新办的综合医疗机构在内,“五环内不再新建大医院”。 方来英强调,北京市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但民办医院也依然要服从医疗卫生的整体设置规划。北京市卫计委要求有关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属于禁止和限制范围内的,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床位和规模,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增加床位。 近年来,北京一些本部位于中心城区的大医院,陆续启动兴建新院区计划,整体医疗机构床位快速增加。按照北京市卫计委的规划,这些大医院的新院区全部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外。 比如,天坛医院将启动整体搬迁。此前曾有公开消息指,天坛医院新院区将在2016年年底竣工,2017年试运行。届时,医院将开放1600张床位,老院区则将归还给天坛公园。此外,北京儿童医院也计划在西五环外、大兴区等地建立分院。 据北京市卫计委消息,“十二五”期间向外“转移”的大医院共涉及9家,还会包括积水潭医院、友谊医院、人民医院、朝阳医院等等。 开诊所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与严格控制大医院的新设选址不同,北京市对于开设诊所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通知》中提出,各区(县)卫计委要及时调整本辖区相关政策,不得在医疗卫生规划等文件中,对诊所进行布局限制;不得因规划修订等原因,停止受理设置诊所的申请。 北京市卫计委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此一文件的出台,被视为放宽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前提条件,减少了第一执业地点可能对医师多点执业施加的阻力。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曾一度掀起医生离开公立医院,走向社会开诊所的热潮。 但是在北京,医生要独立开设诊所,仍须面临重重阻碍。两年前,在微博上名为“急诊女超人”的原协和急诊科医生于莺,宣布辞去协和医院医生职务下海创业。在台湾考察三个月后,于莺曾立志办一个“像台湾诊所那样的私人诊所”。微博上的知名度,使她的创业历程广受关注,也成为医生离开体制内环境、自办诊所的象征。 但是在经历近一年的摸索尝试后,于莺却决定放弃自办诊所设想;并在今年4月,加入专长妇婴保健和妇产科的民营机构美中宜和,成为其第一家综合门诊部的CEO。 “太麻烦了,包括行政程序,成本压力,我觉得市场化还没有成熟到那个程度。”于莺曾告诉财新记者,她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拿诊所牌照,需要由北京市卫计委审批。但卫计委方面告诉我,五环内没有新增诊所的相关规划布局,所以我拿不到牌照,别的准备都没有意义。” (来源:财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