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为什么骗子这么多?北京现“参与交通满意度调查”新谎儿!-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乐园里大家应该遇到过的不少吧?
曾经接到自称某某公司调查员的电话, 让你参与“本地交通状况满意度”的调查?嘿嘿,要当心了,虽然不一定就是赤裸裸的诈骗,但却有可能是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话 说,前两天,北京延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郝小静接到了一个400开头的电话。打电话来的是一位声音甜美的小姑娘,自称是某公司的调查员,让她配合做一项关于本地区交通状况满意度的调查。 这种调查听起来很公益呀。既然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作为一名优秀的北京市民,怎么也得尽点微薄之力。您说是吧。
于是郝小静放下防备,与“调查员”进行了如下对话:
此时,郝小静已略感不对劲,遂问调查员:“请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我的电话的?”调查员略显紧张,“我就是负责打电话的,这个我也不清楚。” 郝小静意识到,可能又是诈骗电话。在她的一再逼问下,这位调查员挂断了电话。 然后,郝小静就上网查了查,发现,这果然又是个骗局。 在某汽车论坛里,网友“大屁猫”说:现在有这么个电话,调查对所在区域的交通满意度,说有五个小问题,然后第三个问题就问具体的生日。如果你不说,她就逼迫你,如果你坚持不说,她就说,那就不打扰你了。 然后sxg181留言说:我也接过这样的电话,她问“请问先森您贵姓?” 我说,“我姓刘”。然后她不依不饶继续追问,“请问先森您的名字是?” 我淡定回答,“德华”。我憋着不笑,结果那女的气急败坏,骂了句“神经病”就挂了。 网友“简单快乐”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发现,其实对方是卖保险的。 “前阵子下班刚好坐车的时候,电话响起,接起来里面传来很开朗活泼的女性声音(相当热情),开头问我,“您好,我们是交通局调查路面信息满意度的。”(我由于平常都是坐公交车上下班,所以对交通情况也比较关注,便没提高警惕。) “请问您对您所在的地区交通情况满意吗?” 我说还行啊。接着她用很愉快的声音说,“您是住在市南市北啊?平常是坐公交上班吗?”我说我坐车。(对方的语气那真是比你碰见老鸨子拉客的声音还热情。) “听您的声音很年轻,您是80后还是90后啊?”(此时我稍稍开始提高了警惕。) 我说80。(开始套我个人信息了。)“是八几年啊?” 我就随便说了个86年。对方嘻嘻哈哈的说,我是90后,90年的。(我心说你一个交通局的还聊这个。) 她还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感觉我没什么别的疑虑了,开始问我,“女士你贵姓啊,我们这边要对调查的情况填一个调查信息的。” 我说你别开玩笑了,挂了吧,我很忙。“她说我们这是要填调查表格的,这是我们的工作。” 我说,好了吧,你开什么玩笑,挂了吧! 此时女的有点急了,说“就一个名字你有那么重要吗?” 随后我就随便说了一个名字,她后面那种奇怪的语调我实在没听清楚就挂了。挂掉电话后,我回头想了想,只记得最后说是什么保险公司。 没过几天,一个保险公司的人就给我打电话了,说“请问您是不是某某女士?”我回答说,是。(就是我当时随便说的名字。) 然后他就跟我确认单子,说我之前口头上签订了一份什么什么保险之类的,跟我再确认一下。我就直接否决掉了,并且骗对方说,您不用说太多,咱们是同行。对方什么都没说就把电话给挂了。 话 说到这儿,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 郝小静说,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网站注册、办理会员等都要填写大量的个人信息,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获取、传播、倒卖个人信息等大量侵犯个人信息的情况出现。这不仅是对公民人身权的侵犯,有些情况下还会被犯罪分子利用,给公民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虽然目前我国还未出台关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立法,但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行业规则中。刑法修正案(七)也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增加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以上足见我国立法体系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视程度。 然而,对于这种电话,大家要多留个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