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北京活鱼失踪:最可怕的是连超市老板都没安全感。按正常的逻辑,我要是超市老板,这个时候会把最好最干净的鱼全摆上:来吧,检查吧,我要拿高分!做一个活广告!可能悲哀之处在于,压根就很难找到绝对安全的鱼来装点门面。下架,检无可检。。。
“北京没有活鱼了?”“北京没有活鱼了!”——这估计是昨天下午到今天,没事儿遛弯逛超市的大妈大叔们,最频繁的“问候语”。
近日,有不少爱鱼人士发现,北京的不少超市里,难觅活鱼踪影。之后,这作为一种反常现象被媒体报道,进而引发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各种猜测。
其中,当以“北京水质污染、水体污染”最吓人,但之后这一传言被北京市食药监局辟谣。尔后,据财新报道,国家食药监总局权威人士表示,活鱼下架这与国家食药监局水产品专项检查消息泄露,导致经营者逃避检查有关。 虽然有说法称,这是“换季的颜色”,但这是来自超市人员的声音;相比国家食药监的说法,多少有些站不住脚。况且,有市场需求没有人不愿意赚钱,在现有的养殖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下,无论一年四季,想买活鱼而不得的情况,很反常。
我突然想到了上学时,学校里所谓的“上级检查”,基本上都是提前通知的,接到“迎接检查”的任务后,师生上下要准备好几天,操场的破篮球架要换掉、草坪花圃要修剪干净、红领巾必须带……整个校园忙得热火朝天。
不过,从财新的报道看,这是一场秘密的专项检查。想一想,如果你在考试前提前知道了试题,你会怎么做?肯定是把这一块的内容复习透彻,而不是把课本的这几页撕掉。按正常的逻辑,我要是超市老板,这个时候会把最好最干净的鱼全摆上:来吧,检查吧,我要拿高分!我要做一个活广告!
但现实中,很多超市老板却选择了“撕掉那几页”。是老板们没有脑子、不会做生意吗?显然不是。可能悲哀之处在于,压根就很难找到绝对安全的鱼来装点门面,搞不好弄巧成拙,只能退而求其次——下架,检无可检,便成了安全。
其实,最让人感到失望的,不是消费者没有安全感,而是连超市老板都缺乏安全感。我们的安全感来自对超市、对流通环节安检的信任,而超市老板的安全感,则要寄希望于养殖地的安全。 事实上,很多食品领域的安全问题,不是发源于流通环节,而是在养殖、种植的源头上,就已经有了问题。比如,前不久在香港查出问题的来自内地的大闸蟹,其二噁英成分就产生于养殖区,而非流通环节的恶意添加。
当然,在整个食品安全链上,只要有一个环节丢失了良心和诚信,都会出问题。超市老板,也天然有对自己批发而来的水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流通环节一路绿灯,某种程度上,也会助长养殖环节踩侥幸油门,最终使得食品安全陷入恶性循环。而被撞最惨的,还是消费者。 当一些超市的活鱼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当各种群体有着各种说法,当流言与疑窦齐飞,归根结底,还是一场没有安全感的心理演绎。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空心”状态,不只存在于消费者。
这次活鱼的部分消失,除了告诫我们要对检查行动泄密查漏补缺,还应该反思到更深层次的环节,是什么,让我们走丢了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