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两边是故乡
“长城两边是故乡”这句话的确是对的。因为中国的“长城”并不在边疆的界限上。从前两国交界的地方,还要各退后一定的距离,才能建立军事防卫。和北方游牧民族不同,我们从古至今一直是这样做的。那在边界处怎样处理呢?仅仅是放一个石堆。
今天的长城,是从公元前400年,战国时期到汉朝,明朝,所建的军事防卫工程。因此,长城是为了和平而建,仔细想一下,确实是这样。所以后来有的“边界”就仿造长城建造起来了,但是这些人工或天然的障塞,不能被称为“长城”。在南方,湘西生苗和熟苗之间的生活界限,就是一道类似于长城的“墙”,但是他们的土地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不是长城。再有云南的“石埂子”是古代多部落(爨cuan)之间的障塞,并不是边塞,也不能称为长城。清代在山东修复了一段齐长城,为当时内政御敌的需要,同治时期在山西也修复了长城,为抵御捻军不要过黄河进入山西,当地人一直称为“清代长墙”。清代的柳条边,在今辽宁、吉林一代修建,土坯上有篱笆墙,为防止北人南下,南人北上。因为长城是指连续的墙,所以一些天险(九关),就成了十夫所守,千夫莫过之势,不必修筑城墙。贺兰山上的当路塞,最长的虽然绵延几千米,也不能被称为长城。楚河汉界是天然的壕堑,北魏时期,也仅是重修了六国时期的壕堑,之后所挖的壕堑,建设的壕壁,结构上与长城更为不同,元朝历史记载,壕广泛分布在辽金疆域,虽然从漠北到辽东都可以找到遗迹,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然金世初无长城之称也……界壕者,掘地为沟堑,以限戎马之足”。所以长城不能只从建筑学的角度称谓,还需结合历史背景及政治因素,否则更会造成负面影响,不能让历史香远益清,益产生各种疑病,坏处无可估量。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博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了解长城,先要分清它的主次关系。长城的附属设施不能代替长城本体。我首要关注的也是长城的本体。
最早的长城是齐长城和战国时期纷纷效仿而建的。古代中原文明发展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经济稳定。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会南下抢夺财物,以骑兵对骑兵是最好的战斗方式,建设长城亟不可待。历史上汉武帝为了取得西域的“汗血马”力伐大宛,杀了大宛国的国王,取得大量良驹。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也因此得胜。秦汉长城,明代长城都修筑了万里以上。(《史记》记载:匈奴族为夏桀的后裔。)
长城往往在要害之地增加支线和复线。支线是从长城主干分支出去的墙体,复线是与主干平行的墙体。 最早的齐长城有三条支线:第一条现在是长清县与肥城县的县界,长990米;第二条是望鲁山向东,长6700米;第三条支线长63890米,上有著名的“穆陵关”,古有“齐南天险”之称,这三条支线全在主线南侧,主要防御南方的敌人。明代北京是京师重镇,所以明长城上也有很多支线。内蒙古赤峰境内的燕北长城即有复线,相距50公里,被称作“赤南长城”“赤北长城”,现早已坍塌,当地人称作“土龙”,年代不详,为防东胡修建;汉外长城在蒙古国境内,为匈奴被汉武帝逐出河西以后南下的必经之地,所以修筑复线。明代在在榆林镇修筑的大边,二边,中间有20--30公里的夹道;宁夏也有南北二线。
长城土墙因受风蚀水蚀作用,整体宽度在增大,坍塌的多。战国时期的长城现存都在1.5米--2米高;秦朝经济基础强大,所修建的长城多在3米--4米以上;汉代外长城建在戈壁滩上,缺乏大块石料,内部不是夯土而是加石沙,不如“干垒墙体”结实,而且高度仅在2米左右;明长城的石墙多采用砖包石。长城一般在平地较高,山脊上较低。古代为防御牧民骑兵,多建山体2米以上,平地3.5米以上的高墙,明长城会更高一些。长城的收分随着墙体升高而减小,外壁陡立,内壁斜缓,符合力学及建筑学原理,断面为梯形。
长城的城墙上要有人和车马出入的豁口,上有城堡,这种城堡被称作“关”“关城”。关城的城门要按时打开和关闭,管理严格。唐代入关的证件被称为“过所”,是盖有官印的凭证。古代习惯将塞上和界上的门称作关,今天的海关就沿用于此。古代的关上都有重兵把守,史载汉武帝时李广利伐大宛损失惨重,想回玉门关休整,天子大怒,使人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可见守关重要。
城门是防卫中的薄弱之处,所以除了设有瓮城,很多地方还设有小城,也叫罗城,罗城里住着人。山海关就有东罗城、西罗城。山海关是蓟镇长城东端的起点,处在辽西走廊上,是燕山与渤海之间的最狭窄处,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明朝徐达在此建关,依山傍海故称“山海关”。蓟镇长城上还有桃林口关、刘家口关、喜峰口关、黄崖关、古北口关、慕田峪关等等。明朝洪武元年大将徐达扩建居庸关,“城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又建八达岭关口,成为“居庸外镇”。紫荆关、倒马关、居庸关合称内三关。自凉城南下的蒙古骑兵经常走拒马河,侵略北京,故紫荆关是保卫北京的重要关道。外三关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此外还有著名的平型关和娘子关。镇远关、北关门是宁夏北部的重要关城。三关也称赤木口,是贺兰山诸隘口中最重要的一处,是从阿拉善平原进入宁夏平原的必经之地,所以用三道城墙将隘口堵塞。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最后一道城,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北有西关,南有祁连山,关城居中,险峻天成。有的关在山谷中,有的关在河水中,有的关在平地上,早期城门只有一座门,城堡是关的附属设施,关城和瓮城才是长城的本体。
城门一旦被攻破,敌人即可进城,所以在城门之外另筑一个小城,将城门包起来,称为“瓮城”,平常也叫“月城”。瓮字,口径小,腹部大,瓮之中出入比较困难,故有“瓮中捉鳖”的成语。瓮城的城门与大城门不是对正的,而是在一个很倾斜的角度上,这种结构布局,以免被敌军观测到敌情。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中写道:“城外瓮城,或方或圆,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唯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明长城的瓮城多作方形或长方形。
(此文由音乐盒在2016-12-08 21:53:29编辑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音乐盒》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