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7349 |
魅 力 值:0 |
龙 币:22771 |
积 分:9770.9 |
注册日期:2015-05-25 |
|
|
|
大师陨落无人发声,既不尊师又不重道的我们天天谈教育?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吴文俊院士,世界数学“泰斗”,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世纪之交,捧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大师风骨」中国数学梦: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吴文俊曾与陈省身、程民德、胡国定等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共同提出“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数学强国”的宏伟目标。吴老说:“搞数学,光发表论文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应该让外国人跟我们跑。这是可以做到的。”
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大师风骨」数学是笨人学的
“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吴老说。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笨”的人,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谈起自己的经验,吴老首先就会强调:“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总是想些怪招,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功夫不到,哪里会有什么灵感?”
上世纪70年代,吴老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他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的极大发展潜能。受计算机与古代传统数学的启发,他抛开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为了解决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问题,他年近花甲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那时,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机房里,经常会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有很多年,吴老的上机操作时间都是整个研究所的第一名。
正是这种日积月累、刻苦努力的“笨功夫”,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他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终于获得成功。由此而开创的数学机械化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这个完全由中国人开创的全新领域,吸引了各国数学家前来学习。此后人工智能、并联数控技术、模式识别等很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背后都有数学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大师风骨」做有意思的事
在吴老心里,数学研究就是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晚年从事的中国古代数学研究,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对于做研究,吴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天下的学问那么多,大多数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其余时间就在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
事实上,从1946年由陈省身先生引荐到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吴老就一直沉浸在数学世界里,做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思”的工作。
在被称为“现代数学女王”的拓扑学研究中,初出茅庐的他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取得突破对美国著名拓扑学大师惠特尼的对偶定理做出了简单新颖的证明;
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他提出“吴示性类”、“吴公式”等,为拓扑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令国际数学界为之瞩目,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上世纪70年代,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实现了将繁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计算机来完成。
……
吴老已去,大树飘零,屈指二三事,聊以纪念。投身报国,皓首穷经,实事求是……哪一种品质不是我们梦寐以求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习,要具备的?有时候我们经常说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多读些史书典籍、名人传记,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命题:谁是名人?
一歌星去世,堪称举世同悲;一影星出轨,八卦铺天盖地;
大师陨落,无人发声!?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什么使之屹立于世界之林?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是什么能鸿鹄之志展翅高飞?
我们既不尊师,又不重道,难道要教孩子整天八卦追星不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