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梦瑾
梦瑾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07926
魅 力 值:1109
龙    币:114403
积    分:78045.8
注册日期:2008-07-28
 
  查看梦瑾个人资料   给梦瑾发悄悄话   将梦瑾加入好友   搜索梦瑾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梦瑾发送电子邮件      

【转贴】中国教育史考试总结(孙培青版),共同学习,后面我再看看没有近现代教育史,看看最近几十年的教育制度变迁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学术官守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

2、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

1、“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和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2、“官师不分”,官吏既是官员又是教师。

3、“政教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简述造成“学在官府”的原因:

1、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2、喂官有器,而民无器

3、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3、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使那些愿意学习并且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允许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4、文化下移

在社会动乱中,没落的贵族及其后裔流落民间,文化职官被迫流落四方,他们把简册器物带出了官府,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现实。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像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这种历史现象就被称为“文化下移”。


5、国学和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国学的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几方面,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小学以学习书、数为主,大学以学习礼、乐、射、御为主。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其基本要求与国学一致。


6、大学与小学

天子设大学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诸侯设大学称“泮宫”。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礼等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大学教育强调的是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为重,教学已有计划,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

 

二、西周教育制度的特点(P18页)

1、学校教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国学的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几方面,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小学以学习书、数为主,大学以学习礼、乐、射、御为主。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其基本要求与国学一致。

2、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

3、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教师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

4、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学科。

5、设立了较为完整的考核与奖惩制度。

6、“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三、六艺教育的内容及其特征。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礼”的内容广泛,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为包括。

“乐”受到高度重视,内容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

“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书”指的是文字读写;“数”指的是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用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四、官学衰废的原因(P25页)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保持享有富贵的权利,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视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周朝王权日益衰落,周天子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共主地位,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导致学校的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

 

五、私学兴起的原因

1、官学衰废。

2、学术的扩散与下移为私学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3、“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士受过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士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社会阶层。面对“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社会规律,统治阶级四处招士,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没路的贵族官学已不可能培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培养士的需要的,就是新的私学。

  

六、对比春秋时期私学与官学的特点(P28页)

 
 官学
 私学
 
经济基础
 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之上
 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之上
 
社会阶级基础
 奴隶主贵族
 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
 
主办方
 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学在官府”是其传统,它维护“学术官守”。
 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的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
 
独立性
 “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无独立的组织机构,政治组织的活动就是教育活动的内容。
 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教育活动夜雨政治活动分离成为独立的活动。
 
入学条件
 受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权。
 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使知识能下移到民间。
 
教师
 “官师合一”,由政府职官兼任教师,他们以官事为主,教学为辅。
 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兼任。
 
教学思想
 无思想自由,不论国学、乡学都要在贵族传统思想的统一指导之下,受一种教育思想所支配。
 有思想自由,各家私学不必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思想。
 
教学内容
 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旧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新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教育场所
 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比较规范化。
 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比较简单。
 
培养目标
 按一定的方向和规格培养人才,主要是培养维护贵族统治的人才。
 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为地主阶级利益服务。

  
 总体特征: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七、私学产生的历史意义

1、私学与官学是相分离的,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体制。

2、私学的教师是具有知识的贤士,教师可以自由讲学,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职业。

3、受教育对象扩大,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各家私学基本上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4、冲破了“学在官府”旧传统,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5、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私学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而且产生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八、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对教育在个人发展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持肯定态度,“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

2、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3、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4、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作为基本的学科内容。

(教学内容的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其二,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教学方法

①学思行相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思结合,两者并重。“学以致用”说明的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重要。

②启发诱导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思考问题,举一反三。

③由博返约法。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简单化,把握知识的核心。

④叩其两端法。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锻炼的学生多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⑤因材施教法。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九、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和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进步的意义:1、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2、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推行贤人治邦上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1、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2、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读书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功名之心,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九、孔子的教师观

(1)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要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时刻考虑的是不断进步。

(2)温故知新

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教师在继承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要探索创新。

(3)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教师应高度负责,对学生充满爱心。

(4)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言教在说理,身教在示范。教师应该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凡提倡学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所说与所做的一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5)爱护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信心,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学生是事业希望之所在,应加以重视和培养。


 

十、对孔子评价(P47页)

1、积极意义

(1)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4)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了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思行形结合。

(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

(9)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

(11)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

(12)要有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2、消极意义

(1)过分太高教育的地位,夸大教育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分析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时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传统思想。

(2)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也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的接受教育,他依然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等级的观念。

(3)教育目的、内容和道德教育思想实际上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的,本质上是为了造就不犯上作乱的顺民。

(4)教育与劳动相分离,教育内容轻视科技与生产,培养出来的结果,绝大多数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5)“学而优则仕”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读书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功名之心,造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教育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2、虚壹而静

“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虚”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不要被为心所感的其他事物所干扰;“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3、“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大学》中所提到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己治人的理想目标。“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4、《大学》

《大学》属于《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一般认为《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但其中也有荀况学派的影响。《大学》有关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都做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南宋理学家朱熹高度重视《大学》,将其与《中庸》一起从《礼记》中抽出,列为《四书》之首,成为宋以后中国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5、《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所著,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全文大约1200多字,但内容颇为丰富,主要包括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教育意义

原因:1、诸侯为争霸,争相养士,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各家学者为显示其学说之长,或著书论辩,或驰说奔竞,以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一逞其能。

2、允许学术自由。

意义: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为后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历史意义。(P55页)
性质:⑴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⑵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⑴学术自由

      ⑵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⑴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⑵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⑶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1)“性恶论”

①“性伪之分”,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后天习得的是“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说明教育的必要性;

②“性伪之合”,性、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说明教育的可能性,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③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伪:指一切通过人为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2)以“大儒”为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层次为“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在于培养“圣人”,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三大层次。

(3)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以《礼》为重点。

(4)提出“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提出“虚壹而静”的学习心理状态。

(5)竭力提倡尊师,维护教师尊严和学术统一。

 

四、墨家的教育思想

(1)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染缸就成什么色,即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性全是因为后天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而非先天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习和接受教育。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①生产知识、军事知识、科技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②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形式逻辑能力;提倡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以及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5)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①主动,“虽不扣必鸣人者”的“强说人”精神,主动、积极的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②创造③实践④量力

 

五、比较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不同点
 孟子
 荀子
 
教育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在于“求放心”,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丧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性的善端。
 荀子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著作。
 
人性观
 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本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认为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持还是丧失了这种“善性”。
 荀子强调“习相远”发展为“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
 
教学思想
 孟子把教育视为人的内在能力发展过程,主张“内省”,强调“思”,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认为教育是一个“起伪”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知识使人性得到改变,主张“外铄”,强调“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孟子把教学过程看做“存养”、“自省”、“自得”的过程。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善性”的过程。
 荀子则把教学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大环节,并把行看做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共同点
 1、二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二者都把培养维护统治的治术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并强调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的重要地位。
 

PS :比较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是07年的一道考研题,以上是考研题的答案,仅供参考。

 

六、简要分析荀子的人性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便是与孟子相对立“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强调“习相远”发展为“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

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都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沦,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与孟子“良知”、“良能”说相比,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七、《学记》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①社会政治作用: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①学制与学年。

学制:提出了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学年: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五级,九年。七年谓之“小成”,九年谓之“大成”。

②视学与考试,其中一三五七九年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视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考察学生的德行和道艺。

3、教育教学的原则:

①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②适时施教原则:要求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③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④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药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

⑤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化缺点为优点。

⑥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重视启发诱导。

⑦藏息相辅原则:既要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

⑧教学相长原则: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⑨尊师重道原则:认为尊师必先重道,要重道必先尊师,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太学

太学是世界教育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方大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代太学建立,汉代太学教师称为博士,博士的首领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初为个别教学,后因人数增多改为集体授课,称“大都授”,主讲教师称“都讲”,考核方式称为“设科射策”,太学的教学内容是单一的儒家经典。

2、设科射御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形式。“策”是指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科”是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学生根据考试所取得的实际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3、鸿都门学

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实际上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太学。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专供尺牍、字画,意在对抗太学经学,投汉灵帝所好,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为后代专门学校发展提供了经验。

4、宫邸学

汉朝的宫邸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冑学校,另一种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

5、郡国学

地方官学的主要形式,创于景帝末年,受“文翁兴学”推动。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的称为“序”。汉元帝时期设五经百石卒史,实行对地方官学的管理。

6、“三大文教政策”

“三大文教政策”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三个方面。

7、文翁兴学

文翁兴学是西汉最早兴办地方官学之举。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之后,深感蜀地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蛮夷之风”,便选择属下聪颖吏员10余人,到京师向博士学习,学成以后回到蜀郡,根据成绩情况给予不同的官职。与此同时,他在成都设立学官,在属县中抽调一批年轻人作为学官的弟子,跟随学官学习,毕业后委以一定的官职。儒家思想很快在蜀地发展起来,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便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

8、次相授受

汉代私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只对从学时间较长的高业弟子进行直接传授,再由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给初学弟子。

9、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10、察举制

.察举制度是汉代选官取士的一种制度,始于汉高祖。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州举秀才,郡举孝廉,孝廉是最主要的科目。

 

二、秦汉时期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举措?

秦朝:

1、书同文、形同伦

2、严禁私学、焚书坑儒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

1、汉初推重“黄老之学”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论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教育对不同的人作用不同,具有“中民之性”的人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2、论道德教育: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道德教育的内容——“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正谊明道”,确立重义轻利的认识理想,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要求人们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出发关心他人,严于律已、宽于待人;

③“必仁且智”,针对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两种不同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大致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等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

 

二、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要见解

1、提倡及早施教。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佳,理由是儿童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大;幼年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著、记忆力强;

2、慈与严相结合;

3、切忌偏宠子女,用同样爱护、教育;

4、重视语言教育、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长辈要起榜样的作用;

4、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国子监

国子监是唐代中央专设的学校,贞观元年(627)五月,令国子学脱离太常寺,改成国子监,成为与太常寺平行的独立机构。国子监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又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具有两方面的职能。国子监的设立标志着国家对培养统治人才的重视,学校管理走向专门化,以适应教育事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以后虽有改朝换代,国子监仍然是长期延续存在,直到清末学部成立为止。

2、科举制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因为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而得名。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官职。

 

二、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1、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2、发展科举

3、任立私学

 

三、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1)建立了中央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成立了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并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模式,一种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负责,另外一种是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国子监统一管理各类教育事业,医学和天文学等专科性质的学校由各个对口部门管理,使师资、设备、管理有利于专业教育的发展。

(2)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如规定了修业年限,学业评估体系和假期制度。

(3)增添了教学内容,扩大了知识范围。无论是学习儒家经典还是学习专科性的知识,其范围和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前代。

(4)学校类型多样化。以儒经传统学校为主体,新置专科学校为辅助。

(5)教育的等级性增强。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贵胄子弟进国子学、太学等贵族学校,毕业可为官,庶民子弟进专科性质的学校,培养专才;

(6)学校的分布面广。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乡里有私学和家学,教育的普及程度高。

(7)重视医学教育。隋朝始独立设医学校,唐代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以学校,使唐代医学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位一体。唐朝诸多的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都承担着多重任务和职能,如国子监是最高管理机构,也是教学机构;弘文馆、崇文馆既管理图书,又教授生徒;太医署、司天台、太卜署以及太乐署等具有管理、教学、研究三重功能。

 

四、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P175)

1、学校体系形成

2、教育行政体系分级管理的确立

3、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4、专业教育受到重视

5、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PS:此内容过多,望大家自己看书

 

五、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

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考试方式等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六、评价科举制度

科举制产生于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仕制度。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也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存在1300多年,有其合理性: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仕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②将选仕和育仕紧密结合,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是取得功名的途径,而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科目,促进了专科教育、儿童教育和武备教育的发展;

③使人才选拔较为客观公正。科举考试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和一系列确保考试公正合理的措施,且容许平民子弟参考,不论出身、门第,比较客观公正;

但也有消极的一面:

①国家只重科举,忽视了学校教育,是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空疏无用;科举考试方法僵化,使学校教育只重记诵,不求理解,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恶习;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名利之所,严重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科举考试束缚思想,败坏学风。使广大知识分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思想僵化。

③科举制有极大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客观公正,但评分主观性较大,且舞弊现象大量存在。

 

七、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

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反映了教师的工作基本职责。

③提倡“相师”,建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其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④以“道”为求师标准,主张“学无常师”。教师的选择不受年龄、地位和资格等限制,主要用道和术业来衡量。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三舍法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熙宁兴学”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三舍法是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成绩与考试艺行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质量,同时把上舍考试按等级课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2、分斋教学法

分斋教学法是胡瑷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分设经义斎和治事斎。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属于“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属于“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辅修一科。分斋教学制度是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选修制度。

3、学田制度

学田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尤其是那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较多的学田。

4、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是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方法,共有六条:

①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应该有一定次序,读书要有计划,要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勤苦研读。

②熟读精思。对正文以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③虚心涵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悉心体会作者本意。

④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更重要的是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⑤着紧用力。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集中精力,努力上进。

⑥居敬持志。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有远大志向。

 

二、宋代“兴文教、抑武事”的文教政策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三、《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历史意义: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书院教育发展史上一个系统化的纲领性学规。内容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②“为学之序”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③修身之要即“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④处世之要即“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

⑤接物之要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历史意义:

①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

②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反映了宋代大多数书院的教育宗旨和办学目标,也为此后历代书院的发展提供了范本,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经典文献。

③把这些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理论体系,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得发展轨道。

 

四、书院产生的意义

书院的产生唐,发展于五代,而繁荣、完善于宋,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

②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述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在办学管理领域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五、简述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及特点(P218)

书院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最主要的原因为:

①官学低迷不振

②私人讲学的传统源远流长

3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④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变得极为便利

特点:

①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

②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③书院官学化倾向已经出现

 

六、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

(1)“庆历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

①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去掉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③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法”引进太学,创立了分科教学以及学科的必修与选修的制度。

(2)“熙宁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②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才。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3)“崇宁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

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②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③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④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七、朱熹的教育思想

(1)“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观: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

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个纲领性口号,这是其教育宗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这一口号是建立在理学家关于人性论的基础上的。

②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天命之性符合社会的伦理纲常,气质之性是天理与人欲的混合,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反社会伦理纲常的各种欲望。

③提出“道心”与“人心”、“性与情”、“情与欲”、“理与欲”的对立。

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人的“气质之性”,保存人的天理。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必须遵守;把违背或反抗封建道德的言行统归于“人欲”,必须禁止和根除,因此“存天理,灭人欲”不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也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2)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

①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朱子特别重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小学的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具体明确,教法要尽量生动。

②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第八章 明朝时期的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其特点有四:(1)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理学家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 (3)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格式,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叫八股文。

2、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既是明朝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同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其办学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讲会制度。

(2)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三、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王守仁的教育作用观:教育作用为“致良知”,教育目的为“明人伦”。

①王守仁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来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在心中。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道德规范,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②心中的“天理”叫“良知”,良知是心的本体,万事万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先天的、不能自教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品质都包括在“良知”之中,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教育的作用就是去物欲、邪念,恢复本心,即“致良知”。

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去恶为善”。

(2)“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的教育原则:其一、体现在个体身上就是循序渐进,其二,体现在不同个体之间即因材施教

(3)教学内容:“《六经》皆史”,“六经”不过是人“心”的展开过程的记载,其作用无非是帮助人明白和发展“心”中的“理”;凡利于“求其心”者均可为教育内容。

(4)论儿童教育: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批判了传统的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弊端,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在教育方法上,应该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督、责、罚。

②在教学内容上,认为应该发挥各门课程多方面的作用,歌诗、习礼、读书应该综合的加以利用。

③在教学程序上,主张动静搭配,体脑交叉,将每天的课程进行精心的安排,使儿童不仅得到学到知识,又能锻炼身体。

第九章 清朝时期的教育
一、清朝“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文教政策(P263)

1、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二、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清朝后期阮元先后办于杭州西湖和广州越秀山,其宗旨是追求汉代考据学说。其特点为

①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而以名物训诂、辩白考订为业。

②对教师各用其长,对学生因材施教。

③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注重自学与独立研究。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继承和发扬了书院的优良传统,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人才,对清朝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时的书院教育树立了楷模。

三、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指出学校不仅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机构还是评议政事的场所,对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的作用。

 

四、颜元的教育思想

(1)颜元与漳南书院:颜认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弊端为毁灭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

(2)“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一是“经世”之才,二是“百职”人才,即有利于改造社会和建设社会的实用人才;

(3)“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①教育内容上:以“实文”、“实行”、“实体”和“实用”为原则。特点为:反对重文轻武,提倡文武兼备;反对不劳而食,提倡劳动教育。

强调“实学”,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为教育内容。

A、“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

B、“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说;

C“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六德”为智、仁、圣、义、忠、和;“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②书院的六斋及各斋的教育内容为:

A文事斋:主要学习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学科

B武备斋:主要学习兵法、射御、技击等科

C经史斋:主要学习《十三经》、历代史、浩制、章奏、诗文等科

D艺能斋:主要学习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E理学斋:主要学习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F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一、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6月正式开学,是第一所洋务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1866年增加天文算学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其特点为:

①在培养目标上不再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在就后备力量而是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

②在课程设置上以西文西艺为主,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③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④在教学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列强的控制。

其意义在于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端,具有新的办学形式,而且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之中,教育向前迈了一步。

 

二、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左宗棠等于1866年创立,1867年开始正式上课;是晚清政府为培养造船和航海技术人才而创办的学校,历时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三、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③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牟页引时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④ 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四、简述洋务学堂类别和特点

洋务学堂最初目的是为了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其主要类型包括:

①外国语(“方言”)学堂,以学习外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上海的广方言馆等。

②军事(“武备”)学堂,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主要有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

3技术学堂,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等,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

其特点为:

①在培养目标上,为造就洋务运动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②在教育内容上,以西文、西艺为主,注重学以致用,与传统学校教学内容有明显的区别。

③在教育方法上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安排课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之风。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普遍设立了分年课程计划,确立了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

但是,由于洋务学堂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因而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学堂零星散布,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

②在“中体西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不放弃儒家经学的学习。

③因为洋务学堂为洋务大臣所办,其管理具有一定的封建官僚气息。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一、“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1898年6月到9月的“百日维新”中,清政府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其中有关于教育改革的主要有: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立,1902年与京师同文馆合并,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自办的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②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改革教学制度;

③把各地旧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

④创立铁路、农务、矿务等各种专门学堂;

⑤派人出国留学,考察外国的学校制度;

⑥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以及其他书籍。

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体现了维新派否定传统教育的资产阶级教育精神。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①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但并未实施,是癸卯学制的雏形;②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法定学制,其指导思想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整个学制从纵向分为为期26年的三段七级。

(2)废科举,兴学堂。

(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定教育宗旨。1905年成立了学部,成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1906年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4)倡导出国留学

 

三、庚款兴学又称退款兴学,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

 

四、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①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②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③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④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⑤改进了教学方法。

 

四、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关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其中,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独创,蔡元培也是近代第一个提出美育的人。

主要内容: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实力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

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主张以自由、平等、亲爱作为学习对象,这体现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

美感教育特别为其所提倡,它可以引人进入一种“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的境界,并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但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和宗派之见。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五育的关系: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

(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第三,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③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是评议会,最高行政执行机构是行政会议,各学科教务管理机构是教授会

④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即学分制

(3)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教育独立应包括

①教育经费独立

②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③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④教育行政独立

 

五、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日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六、平民教育思潮

提倡教育普及,反对教育的等级性和特权性,要求尊重个人价值,发展个性和教育,反对强迫训练的教育,总体上要求教育所有公民都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养成合格公民的资格。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1923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问字处,将运动推向高潮。

其中可以分为两种倾向:

①倾向革命者: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主张平民教育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唤起民众的革命觉悟。

②倾向改良者:希望通过平民教育逐步提高国民素质。

 

七、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

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七项标准:

①适应社会进化需要

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③谋个性之发展

④注意国民经济实力

⑤注意生活教育

⑥使教育易于普及

⑦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2)学制体系: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

从纵向看:

①小学六年,初小高小4-2分段。

②中学六年,初中高中3-3分段。

③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

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还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

(3)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

①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②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③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④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

⑤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
    ⑥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⑦注重天才教育,注重特殊教育。
(4)新学制的历史意义

①是近代中国学制改革效法美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②虽然照抄了美国的学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民族资本主义对教育的要求和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年龄分段的问题,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教育的束缚,重视基本的民众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学制比较简明。

 

八、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1)论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②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为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

③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是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3)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4)职业教育的方针

①社会化,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办学方式的社会化。

②科学化,即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5)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6)职业道德教育是敬业乐群。

(7)职业教育的内容

①提倡职业教育,同时主张要积极参加到全社会的运动中去;

②“大职业教育主义”主张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学校与社会相沟通;

③适应社会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原则;

④职业教育应能包容一切;

⑤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⑥职业教育应贯穿教育全过程与全部的职业生涯;

⑦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智能还要培养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谋职能力和创业精神。

 

九、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及其价值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⑴首先,“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⑵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⑶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他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包括

①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②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③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

④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5)生活课程论,就是“教学做合一”在课程上的反映,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为目的,主张:

①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做的工具,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用什么书;

②用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来代替以文字为主的传统教科书;

③把社会的需要及能力、个人发展的需要及能力和生活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

(6)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
不求其得便无所谓失,不求其荣便无所谓辱,不求其名其利便不受其驱其使..
2017-08-03 12:03:4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02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