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梦瑾
梦瑾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07306
魅 力 值:1109
龙    币:114127
积    分:77715
注册日期:2008-07-28
 
  查看梦瑾个人资料   给梦瑾发悄悄话   将梦瑾加入好友   搜索梦瑾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梦瑾发送电子邮件      

我的心路历程,16岁至24岁的细想文字:

回顾我的思想历程:

16岁,1996年

16岁.jpg

16岁2.jpg


23岁:


科学与人生(2003-11-27) 

                        

或许是我特立独行的性格使然,我不喜欢人云亦云。我的文字或文章打满了“我”的烙印,或许,我的东西很幼稚、很生涩,但,那却是我珍爱的。

近日来看了《科技大师的人文随笔》、《爱因斯坦和物理学的边疆》、《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伊伦娜》以及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结合我一直以来注重省察人生的性情特点,我认为,科学与人生,甚或更大的范围、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

首先,谈一下人生的偶然性与科学的偶然性的关系。就一个人而言,他出生于什么时代,什么家庭,都是偶然的,不确定的。同样,作为创造或继承科学的个体——科学家,他们的命运、他们所创造的科学奇迹也充满了偶然性。例如爱因斯坦,他出生于1879年,作为犹太人,如果他早生几十年或者晚生几十年,或许他就没有机会读书;又或许他没有谋得审利局的那个能赖以谋生同时又有较充足的自由时间的职位,或许就不会有他的相对论。同样,就居里夫人而言,1867年她出生于华沙一个教师家庭,家境虽贫但却拥有充裕的精神食粮,使其拥有了较好的教育环境;正因其贫困,她才不得不做家庭教师以挣钱帮助其姐姐布罗尼完成在巴黎的医学学业;同时,也正是她家教期间的恋爱受挫,使得她从工厂图书馆攻读到深夜,并在这期间拥有了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样,正是在巴黎由于测定钢的磁含量这一任务的需要,使得玛丽与皮埃尔。居里经朋友的介绍而相识,从而有了伟大的居里夫人。难以假设,如果期间有任何的更换,玛丽是否还会是那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可见,科学的偶然性与人生的偶然性密切相关。

其次,谈一下人生的必然性与科学的必然性的关系。无论爱因斯坦还是居里夫人,他们的成就既同他们自己的努力不可分割,也同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如果他们出生于别的时代,凭着他们的坚韧和对科学的热爱——当然如果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的话——他们也一定能做出一些贡献,尽管这贡献是不确定的;同样,既便那个年代没有爱因斯坦,也可能有别的什么人来提出个跟“相对论”相同或不同的伟大理论。所以,就一个人而言,虽然有许多偶然因素存在,但也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密不可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结合;同样,就科学的发展而言,我也相信科学有一个方向——尽管我们并不甚明确的方向,科学经由许多偶然的发现与失误向那个方向挺进。

再次,我想谈一下关于人生的所谓真理格言以及关于科学的库恩的“规范”概念的联系。高中时,我曾在随笔中写了大致这样一段话:

“我很喜欢看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一开始,看到那精辟的言语我感到很欣喜,并决心以他们来指导我的人生。但,当我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我的书却越读越糊涂。因为我无所适从。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截然相反的所谓真理。比如做事,有句成语叫“当机立断”,但,同时,你也应该“三思而后行”;而当你面临困境,有“破釜沉舟、决一死战”指点着你,而同时,也有“狡兔三窟,以备后路”告诫着你。于是,到后来,我做什么事,全凭我自己的意思,自己的选择。不是我不借鉴前人的经验,而是在这世上,我不得不自己选择。我不相信世上有绝对的真理存在。但,这句话本身又或许便是唯一的绝对真理。是不是有点佛家“空象不空”的景象?”

这是那时纯粹的自发的思想,那时并没有学习马哲,不知道什么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概念,全凭我自己的感触而言。错误幼稚之处难免,但不可否认也有正确的成分。现在,书归正传,关于科学的“规范”,我认为,也如同指导人生的“真理”,它们不可能永远、绝对正确,必定随时间随科学的发展而改变。但在一个人研究之处,他还必须明确这种“规范”,最好也顺便了解这之前的“规范”。只有充分了解了,你才能更好地选择,用你自己的智慧去思索、去探究、去完善或建立一种新的“规范”,从而推动科学的革命。

最后,我想谈谈人生的终极意义与科学的终极目的之间的相似性。人生的终极意义是虚无的,同样,我认为科学的终极目的也是虚无的。或许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幼稚浅薄的我所能承担的,但据我所知,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技大师等对人生的认识并不比我们更深刻。居里夫人在1913年致外甥女的一封信中说:

“。。。。。我知道生命很短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真理,但是我仍旧如此做。我如此做,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做茧。那可怜的蚕即使它不能把茧做成,它也须开始,并且仍然那样小心地去工作;而若是它不能完成它的任务,它死了就没有变化,没有报酬。亲爱的涵娜,我们每个人都吐丝做自己的茧吧,不必问原因,不必问结果。”

爱因斯坦在《我的信仰》一文中也有同样的思想,这里不再印证。从上述可知,我们对人生的终极的讨论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科学也同样。要问科学究竟要为人类带来什么,是福是祸,我想,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灾难,而当它将人类完全从体力的劳累甚或脑力的劳累中解脱出来时,人类也就走向了结束。

此外,我想再谈一点关于“过程”的话题。这一点,我受史铁生文章的影响颇深。既然宇宙要走向死寂,人类注定要灭亡,那么,我们人类的活着,我们的科学又为什么要存在,要继续呢?史铁生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是过程本身。是的,只是我们活着的过程本身,而不是任何别的所谓目的,我们才能享受生命的美丽和神奇;同样,对于科学,我们不必去追问到底它会走向哪里,只需知道,当你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美妙的发现和享受,同时,这些发现能使现时、现实的人类有所收益,并对科学的前进起了促进的作用。只需如此,便有足够的魅力使人献身与它了。

               2003年11月17日晚6:30-8:10一气呵成于教323室



24岁:


吾之浅见-关于创新(2004-1-1)


近日来翻阅了《王国维传》、《牛顿传》、《劳伦斯传》;《东方巨星-“两弹一星”元勋的神秘旅程》,也即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功勋科学家的传记;《诺贝尔之路-十三位经济学奖得住的故事》,即十三位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以“我成为经济学者的演化之路”为题所做的系列演讲的汇编;以及《旅游文化纵览》——从中了解了中国的扇、茶、酒文化以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特征、建筑艺术及其节日来历;《文物与物理》——从中了解了“文物”的深层涵义,即“文物”不仅是物,更是文化、科技的载体和象征。以我“以心相融”的性情,有不少感触要叹,可惜身不由己,只能略述于下。

从《王国维传》中我了解了这位自沉昆明湖的国学大师的生平、思想及其成长历程。我之与他,有相通之处:都明白人为匆匆过客。王国维很清楚,今之视古,与后之视今是一样的。曹雪芹写小说,王国维做评论,其后世呢?也可能再论王国维之评论。我在此抒感慨,后世亦可能再论我之感慨——这,便是“历史”。文化是一种积淀的过程,而今,乐于继承并传承丰厚的文化积淀的人已不是很多了,而我,作为文字的痴爱者,我认为自己的使命便是成为新时代的大师级的学者!学贯中西,内省外察,以我之颖悟与敦实成就文化的传承,乃我此生之一大目标。1907年,王国维撰写了两篇《三十自序》,其一“书十年间之进步”,概述1898年抵上海以来,在《时务馆》、东方文学社,东渡留学等经历,以及结交的师友,攻读的学问。在概述为学经过以后,他也叙说了“独学”情状,并不隐晦期间所历的辛酸,说:

“以余之贫薄而体之孱弱者,又每日为学时间至寡也,持之以恒,尚能小有所就,况财力、精力之倍于余者,循序而进,其所造岂有量哉!”

所谓“艰难玉成”,王国维的经历应该是个榜样。所以,他书十年间的“小有所就”,也是为“励今之人,使不自馁也”。至于他在“哲学上及文艺上之撰述,其见识、文采亦诚有过人者”之原因,他引用了清代学者——孤贫中独学成才的汪中(?)的话:“斯有天致,非由人力,虽情符囊哲,未足多矜。”即是说,人的“天致”是有不同的,但不必自夸(“多矜”),重要的还是持之以恒的努力。诚然如是。我之为我,乃是天意如此,我之所为,不过是顺吾心,遵天意而已,至于成就之大小乃身外之事。我和妹妹之思想之交流,志向之远大,性情之恬淡,乃是时代之幸,亦会成为国家之幸。或许此言过早,但无妨拭目以待。我在成长,刚刚起步。在此之前,著名的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大师似乎多为男性,未知有女性之达此境界者。人生而为之,乃“创新”一词,无人甘于步人后尘,而吾之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欲于“学者”之中成为奇异之葩,创学者之女性之名!我知时空演进,一切为空,亦知人之自限,难逃天命,然人之为人,旨在历此一生、成此一生、为此一生,如此亦足。

“王国维的目标是做"第一流之作者"。在他看来,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处。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卢梭、伏尔泰、洛克、休谟、康德、叔本华、尼采之后,19世纪末叶以来已不复有哲学,即是像斯宾塞这样大名鼎鼎的哲学家,也不过是搜集科学结果或承袭前人学说的第二流作者。王国维十分推崇"欲破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的尼采,然而,无论叔本华还是尼采,都成了他曾热衷过的"思想上之陈迹";康德当然是"第一流"的,但时代已进入20世纪,自己再要去做新的康德,岂不"非愚即妄"?如果转而研究中国哲学,就算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上最辉煌的"诸子之学",充其量也只能做"第二流"的哲学史家,于是自感"为哲学家则不能,为哲学史则又不喜"。”

吾之读此段,亦有同感。“创新”乃每一有志之士之目标,然经典如此之众,人生又如此之短,不识前人,则不能察古而通今,尽识前人,亦再无力创己之思,因而人之杰,必得度其分寸,既要识古,又要思己,化古人之识而为己之思。

当此时,公元2004年元月1日上午11时25分,于北化研二楼533室内,我写下此篇,以述我对“创新”之见,同时亦透我之才气,表我之志向。

以我之为此文字,知此文亦乃天成,借我之手述写与纸张,我为普通之我,身不由己。深思之所得亦可,妙手偶得亦可,我辨不分明,亦不愿多思,反正我之为我,不知将去向何处,逝向何方。数理方程亦因近日迷恋诸书而一塌糊涂,极有可能不达目标,然我之思不述,心有所念,终不能聚神于理,我之矛盾与痛苦于此则可见一斑。又想当年高考之中,我尚不顾考场之上,而抄录其文、述写其感,知我对“思”之痴甚于高考,而况此考试!然此时已非昔日之气盛,终得思其取舍,故而,虽仍有诸言于心,仍不得述。吾亦知思为一时之思,此时不述,则无他日重温之机,无奈我之为我,须得先存而后生长,故此,忍痛而舎爱,归于吾之考试之桎梏。

 

                止笔于2004年元月1日上午11时40分于宿舍


栖息的地方(2004-2-26)


轻飘飘的阳光

照耀着轻飘飘的思想

我就像

魂魄一样

在这可爱的世间

随风游荡

轻飘飘没有重量

 

哪里是我的家乡

地狱还是天堂?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默契在心中流淌

 

那里,那里

才是我栖息的地方

    

哲思随笔——关于自由(2004-6-2)


摘:自由和偶然,这就是萨特在童年深刻感受到的东西,也是他以后精神活动的主旋律。承认人生的偶然性并超越这种偶然性,这就是自由。人们把他的哲学称为自由哲学。而瑞典皇家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萨特的理由是,“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深远影响。”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出于自由精神,萨特拒绝了诺贝尔奖,因为他体现了一种与自由背道而驰的等级观念。

这种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毫不顾及社会成规和习俗,我行我素,独来独往。拿弗洛伊德的术语说,萨特由于从小没有父亲或类似父亲的人的约束,他缺乏“超我”。例如,他对中产阶级视为最有价值的那些东西——婚姻、家庭、资产阶级道德等等——是持根本否弃态度的。他一生没有结婚,也从不建立实际的家庭,从来都是一个人独处一室;即使如波伏瓦这样的终生伴侣,也不同他住在一起,而是各有各的寓所。

                               摘自《爱情与诱惑——萨特和他的女人们》第13-14页

梦瑾自评:

的确,环境、经历,尤其童年时候的环境与经历对人生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虽然有许多时候因其潜在性并不为人所知。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思想、我的作为同我整个童年享受到的充裕的亲情、尊重和自由是无法割舍的。我似乎天生便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这也决定了以后的人格定位;同时,别人的尊重也即是对人生的选择的自主和自由,因而我的个性中又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选择,父母的影响是较小的,但潜在影响不可忽略。

我欣赏萨特,彻头彻尾地欣赏他的思想——不仅是他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更欣赏他同世俗之虚伪决裂的勇气。像他一样,我不认为世间的任何奖项可以界定人的价值、地位、境界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是的,凡是由“人”参与其间的评定的奖项都不是绝对客观的,不是恰切无差的,人不应为了某个奖项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尤其敬佩萨特的拒绝诺贝尔奖,在此引用一段文字:“1964年,萨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对这个许多人趋之若鹜的奖,萨特却弃之如敝屣,理由一是他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在此以前,他已在战后拒绝了法国政府授予他的荣誉团勋章。二是他看到在当时,诺贝尔奖已成为冷战的工具,他不愿意因接受这个奖项而隶属某个意识形态集团。另外还有一个私人的理由,就是他认为他是超出荣誉之外的,那些授奖的人根本不配给他颁奖:我无法想象谁有权给康德、笛卡尔或歌德一项奖,这奖意味着现在你属于一个等级。我们把文学变成了一种有等级的实在,在这种文学中你处于这种或那种地位。我拒绝这样做,所以我拒绝一切荣誉。”(引自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311页)不仅为此话击节而叹!的确如此,俗世的价值与标准是不足以为据的。我的价值我的标准是渴望得到大自然的首肯,而不是得到世人的赞扬。所以,任何奖项都不是我的目标和追求,因为他们不值得我的生命的叩首,我所喜欢与希望,只是默然的探索和深沉的思考,表达给自我,或者肯用灵魂一阅的另一个。

                                   摘自2004年6月2日日记


 我的生死观 (2004-6-2)                                                                

摘录《中西生死哲学》至此,掩卷而思,突发奇想,述为文字,以《我的生死观》为名,边思边写于下。我一向认为,思考与写作是同一的。因为,我的文字往往是在动笔的同时诞生的,而不是经过周密的思考再去动笔。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思考是从笔尖流出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根本未加思索,就如溪水一般汩汩而出了。也许,思考是内在的,因为我一刻也未曾停止思考。周围的一切事件,上课、看书、听别人谈话,看路旁的花儿,享用夜风,感受阳光,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听广播里的歌儿或新闻,都纳入了我的思索的范围。我是人群中的一个,我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我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过客,我同任何人都是完全平等的,故此我从不欲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于人,同时也不接受任何外来的强加于我的思想。我就是我,在这世上走过,留下了一些称为思想的印记,而后又消散了,归于宇宙之中,渺无踪迹,如此而已。

                                                                          ——题记   

我的生死观     

在我的观念里,“生”即是自己同世界相互间发生着偶然或必然、多或少的联系,而“死”便是这种联系的中断。也即是说,活着意味着你同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相互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死亡则是人同现实世界的永恒隔离,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无论是你最心爱的还是你最讨厌的,都不可能再同你相遇。如果死后有感知的话,我想人的感觉应该是彻底的自由和孤独。

其实,我很少关心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存在,有没有来世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连现时现世的光阴都不能切实地把握,既便有来世、有永生又有何意义呢?所以我并不在意究竟有没有天国和地狱,我只希望把握此时此刻,今生今世。自由和平等是宇宙永恒的主题,但同时,不自由和不平等亦是宇宙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动力。所以,向往所谓的美好的天堂世界也只能是美好的梦想,梦想实现也便意味宇宙死寂。

人生只有一次。至少在已知的确定的观念里只有一次,死后的存在目前不为人所知,暂且不论。那么,这一次美好的、可珍惜的、单向而行不可逆转的人生之旅也便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全部所有和全部意义了。

我认为,人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和自由。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各自不同的欲望,每个人都应该被鼓励在不妨碍别人自由之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张扬他自己的天性的自由与追求。然而观现今之世,个个被所谓责任和世俗的攀比压在深渊里,活得沉重而痛苦,这是我自己的所观所见,可能偏颇,但不妨为大家提个醒。分析其原因,其责任多为对上辈的赡养责任和下辈的抚养、教育责任,这份责任无可非议,因为这是人类延续的必须条件,然而可惜的是,当这种责任过于深化、以至于彼此互为约束彼此之自由时,其原本美好的情感也便转化为深沉的负担与压力了。在我看来,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互独立、彼此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付出与接受的关系。我不否认“血浓于水”的至理,不否认亲情之间的温馨与美好,并恰恰因为我欣赏这些,而更认为这种温馨与美好来自于彼此的平等、独立和尊重。我不认为一个孩子有权责备父母未能提供他所需的物质的一切,正像父母没有责任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幸福一样。我认为,精神上的教导较之于物质上的一味满足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有钱并不一定幸福,虽然没有钱也不大幸福。因为幸福的首要和必要的条件是健全的心智、感知生活并享用生活的能力以及创造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和用的什么。总而言之,我认为人应当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东西,走自己真正想走的人生之路。当然,这同时要求你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人是独立的,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便已是你的幸运,其余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世上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东西,自由也是一样,自由意味着你完全为你自己负责。

所以,我的人生观,一句话,便是好好地享受、思考活着的过程,而不去求结果。因为,一切的事物,最后的归宿都是虚无。若想超越最终的虚无,是办不到的,那在我们的把握之外。

注:摘自2004年6月2日日记。


也谈珍惜时间(2004-6-2)


对于《中西生死哲学》中萝丝的见解,我总体上是赞成的,只是在关于其具体的行动上想加以深化和引申。

萝丝认为:“在你去世之前,无论使你生命更有意义的那些事情是什么,现在就去做吧,因为你正在走向坟墓,当你接到最后的通知时,你可能没有时间与精力了。”确然如此。但问题在于,死亡还没有来临时,我的生活仍然继续,我们仍然要为生活这个连续的状态进行储备。这是所以大多数人不能随心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原因。如果不对此加以分析,只空空地说“去做你最想做的事吧”是毫无意义的。在这里,又体现了我的深之入骨的“中庸”思想——我认为,应该将“最后一天”同“明天”联系起来考虑,即将自己的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过自己喜欢过的,在不影响生活的继续的前提下;一部分用于积累明天生活所需的,用一种达观向上的心态。要切实地明白,生命有其尽头,时光有限,想做的事应尽早去做;另一方面,要向往明天,为明天而做适当的准备与积累,谁能将这二者完美地统一于一处,其生活必将是最为幸福和完美的。

另一点,萝丝认为,同时也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不可任意浪费你的时间。你要珍惜它。”但,何谓浪费?何谓珍惜?你应该怎样利用才是珍惜时间?有什么标准?浪费与珍惜的区别又在哪里?这是一个高中时时常萦绕于我脑际的问题。我有我自己的答案:

那便是,只要你的行动经由了思考,无论其价值如何,你都很好地利用了你的时间,也即珍惜了你的时间。换句话说,只要你每时每刻明白自己干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便是你珍惜了时间。这里的浪费与珍惜是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的,标准在每个人自己那里。以上的关于思考与收获的标准也只属于我自己。比如说吧,我在这里读书、写字、思考,而不去完成我应该做的英语翻译,算不算浪费时间?就老师的标准而言,就同学的看法而言,这是不折不扣的浪费时间,因为它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但换了另一个角度,从我的整个人生意义及追求上讲,这绝不是浪费时间,相反,去进行英语翻译、吃饭、睡觉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在这里有一个人生的标准问题,而这个标准又是绝无一致的,故而关于珍惜与浪费也不可能有一致的标准与答案。

纵观我自己的二十四年的历程,我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我没有浪费过任何属于我的时间。因为任何行动都是我主动的选择,无论是看书、思考,还是睡懒觉,同人聊天,看片子,逛街买衣服,我都在做事之初有了权衡:我要做什么?选择了便勇于承担其后果,享受其中的趣味。并且,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的后悔,尽管在别人眼中我应该后悔。因为我说过,我的人生中可能有后悔之意,但由于在选择之初我便选择了承担其任何后果,所以,假如给我重新走过的机会,我会依然选择这样的选择,后悔的感触亦是我心甘情愿承受的。这样子的一生,谁能说不是无悔的一生?

自高中时起,我便思考到了“死”的问题,不是想死或怕死,而是如何面对死。我知道,当死亡骤然来临,“我”的一切都将不属于我了,尽管目前属于我的也并没有什么,除了思想和文字。因此我的每本日记之后都会有如何处理的有点儿“遗嘱”性质的文字,因为这是世间唯一切实属于我、为我所有的东西,尽管这也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拥有或占有,但这已足以构成我活着的理由和动力了。正因为知道死亡必将来临,并且不知其将何时来临,我才对生命更加敬畏而对世界更加热爱。我要自己能在死亡来临之时,坦然地对自己说:我这一生很充实,很幸福,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这是我活着的目标或信念。

高中时,我曾经写过诸如此类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人生就像爬一座山,有人只顾低头向上爬,却什么也不欣赏,结果他便限于琐屑之中,没有什么所得,无论他达到了所高的位置,他也不会感到幸福,因为他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有人一边向上走一边欣赏路边的鲜花青草,看山涧飞流而下,听鸟鸣婉转含情,这样子的人算是知晓了生的趣味了,其人生应该算是充实的;还有的人,一边思考一边攀登,他时不时地抬头望向远方,这样子的人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他望着山顶最高处的红色凉亭,将之作为其人生的目标,奋力前行;而另一种是,他不小心越过了山顶的凉亭,将目光投向于虚无旷渺之中,便感人生没了目的和意义,消极厌世,或停止不攀,或干脆舍了生命。但还有在此之外的另外一种人,我想我是这样子的人的,那就是,我思考,我抬头,我看见了虚无旷渺之后,我又将目光移向了凉亭,将之作为我的目标,而后我一边攀登,一边欣赏所有可见可闻的风景。这绝不是简单的回归,因为此时的前行与欣赏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而是经由了选择。

我相信我的一生是我的选择的结果,同时世间的偶然性默然地成就着我的选择。我相信冥然中有力量支配着我,尽管我并不知晓那究竟是什么。不然,我是怎么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女坐在首都高校的教室里着笔于我的思想的呢?我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更改,我亦非我了。这一切的一切,怎不叫我由衷地对生命的成长、对岁月的神奇力量感到敬畏?

我有我的目标,探究明白一些自然之奥妙,人性之根本的目标,但我并不在乎能不能最终达到,因为那不光是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我也用不着为了得失成败而有任何的失落。我的目标只是起着一个方向的作用,起着激励与鼓舞的作用,而并不是结果之本身。正因为此,我这一生将是既轻松惬意又丰富充盈的一生。不求其得便无所谓失,不求其荣便无所谓辱,不求其名其利便不受其驱其使,此种胸怀与境界中才能得生命之真性情、真滋味。

                   止笔于2004-6-2晚9时5分于化大教学楼311室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梦瑾》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不求其得便无所谓失,不求其荣便无所谓辱,不求其名其利便不受其驱其使..
2017-11-16 16:50:5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8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