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繁华与共
繁华与共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42
魅 力 值:15
龙    币:-210
积    分:-38.7
注册日期:2012-07-07
 
  查看繁华与共个人资料   给繁华与共发悄悄话   将繁华与共加入好友   搜索繁华与共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繁华与共发送电子邮件      

不住回龙观,不知道北京的奇幻!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理,

一千个人眼里回龙观有一千副模样

那么,在文艺青年

特别是文艺女青年眼里

回龙观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微信图片_20171208092211.gif


北京城的北五环外有一片码农圣地,他的名字叫回龙观,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1、我们都是“观里人” 



回龙观,地处昌平区,离海淀区的码农宇宙中心—上地西二旗只有两三站地铁的距离,这里的房价和房租都比上地西二旗便宜很多,所以就成了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安居的首选,要的就是性价比。


可以说,回龙观就是西二旗人的后花园,除了没有花。

住在这里的人,习惯把自己称为“观里人”。


在这片仅有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将近50万人口,被称为“睡城”。


每天一大早,睡城醒来,人们开车坐地铁进城去上班。

从回龙观开车进城极其拥堵,简直可以睡个回笼觉了。

而每一次拥堵,都严重阻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

 

早高峰的13号线龙泽地铁,排队的盛况是这样的:

微信图片_20171208092218.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黑车司机也瞅准了商机,每天龙泽地铁口总有那么几个黑车司机在吆喝,“到回龙观上车,不用排队啦。”


早高峰的13号线地铁,别说掏出一本书,就连手机,你都掏不出来。


到了晚上,下班的人们从龙泽地铁鱼贯而出,迎接他们的还是早上熟悉的面孔,

“华电走么?就差一位啦。”


一部分人跟着黑车走了,一部分人去等公交,还有一部分人掏出手机,扫一辆共享单车骑走了。


夜幕降临,睡城也很快进入了睡眠模式。


2、睡城觉醒 了



1998年,回龙观开始兴建北京市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当时的回龙观就是一片玉米地和麦田。


2000年,观里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建成,当时朱总理来视察,对小区建筑和质量表示满意。


即使放到现在来看,观里的房子也还是不错的。低密度六层板楼,南北通透,户型从一居到四居都有,任君选择,小区名字还特别霸气,龙腾,龙博,龙锦,龙跃。


彼时经济适用房2600块一平,不便宜,想买的人也并不多。


二环里的老北京拆迁户住进了观里,不由地发出感慨,

“这什么地儿啊,我以前吃完饭是在中南海门口散步的...”

 

2004年,昌平区发布新城规划,将回龙观定位为“为中心城区人口疏散提供居住用地”。

这为回龙观睡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不过睡城也许将要被唤醒。


当李总理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于几个月后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喝下一杯咖啡后,万众创业的时代也随之开启。


观里聚集着大批IT科技类工程师,有着天然的创新创业氛围,IT互联网正是创业投资热点领域,如果这些人每天不用跑到上地西二旗去工作,而是在观里就能上班、创业,能节省时间,还能减少交通拥堵,那不是太棒了么?


就这样,观里于2015年迎来了可容纳500个创业团队的腾讯众创空间。腾迅众创空间的成立,也许能为回龙观撕去“睡城”的标签,激活回龙观成为创业创新的一块新阵地。

 

现在,观里房子均价5万,比2000年的房价翻了将近20倍。


二环里的老北京拆迁户又发出感慨,

“当年我要是再多买一套...”

微信图片_2017120809222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3、考出来的学区房



回龙观里聚集了太多的程序员,出门买个菜,就能碰到好几个搞互联网的。


在观里的小区闲逛,也许就能偶遇某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CXO。

 

作为程序员聚集区,这里的餐厅名字也都颇有特色。

“四个程序员”烧烤店,招牌“码农小心肝”,名字很会撩;

“爪哇咖啡”,不知道是不是喝一杯就马上会用Java敲程序;

还有从望京一路开到观里来的“望京小腰”,甚好。

 

这里没有国贸的高逼格,没有三里屯的时尚,这里的空气闻起来都是朴实低调不张扬的味道。

 

观里有两个华联商场,是观里人周末逛街买衣服聚餐溜娃好去处。

 

如果想洋气一点,观里人会进城来到清河小营的五彩城,没错,就是那个一楼没有化妆品的一个神奇的商场,不能更远了。

 

和几乎所有的北漂一样,观里人也非常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般到了孩子要上小学的年纪,他们大多数都换了学区房,搬到城里住了,观里的房子又卖给年轻一些的北漂小夫妻。

北漂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买房卖房换房史。

 

昌平没有好学区?不要紧,坚守在这里的程序员的孩子们给它考成好学区。近年来,回龙观生源素质大幅提升,随着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的崛起,观里人以后也许不必换学区房了。


愿望和前景都是美好的,回龙观的孩子们,加油。


微信图片_20171208092230.jpg

(芳芳 作品)



4、一切为了孩子



北京为什么人多?

因为一个北漂来到北京,和另一个北漂组成家庭,有了小宝宝,然后再把自己的父母从遥远的城市招呼来北京帮忙看孩子。本来只是两个人来北京,最后变成一大家子,自愿或被迫地,都要来北京。

 

白天,家里的劳动力上班后,观里就剩下一群老头老太。他们买菜、带娃、上公园锻炼身体、跳广场舞,以及在小区里,公园里进行高效的社交。

只要见上一面,就能把彼此的家底摸清,哪的人,孩子什么学历什么工作,在哪儿上班,收入多少,有几套房。

要是投缘,还能知道婆媳关系和夫妻八卦,社交能力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他们其实是最无私的人,他们聚集在公园里,吐槽着北京糟糕透顶的空气,吓死人的房价,天价幼儿园和各种培训班,想不明白自家孩子为什么就非要赖在北京不走。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放弃了老家舒适的晚年生活,来到北京发挥余热。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微信图片_20171208092237.jpg

(芳芳 作品)



5、“北漂”梦崛起的地方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你如何看待回龙观?”,有一个受访者回忆起自己2002年刚到回龙观时的样子,他说,

“当年我一个人北漂,租不起城里的房子,到了回龙观,你突然会觉得原来你可以在北京生存下去,这里可以有个角落让你去实现梦想,它给了我足够多的安全感。”


我想这也是很多北漂的感受,在回龙观,很多人有了来北京后的第一个落脚点,第一个创业团队,组建了小家庭,有了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买了第一辆车,过着柴米油盐平淡却不失快乐的小日子。


回龙观就是这样一个奇幻的地方,

他见证了都市中产的缔造,

也见证了帝都的扩充与海涵。

毕竟,住在这里的人月入五万,

房价每平米,也是五万。


微信图片_20171208092243.jpg


(本文为回龙观社区网特约作者“Peggy”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017-12-08 09:25:1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9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