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诊疗手术费将适时提价
昨天,《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确定北京医改六大方面23项重点实施任务。其中,备受老百姓关注的医疗价格改革下一步还将有所动作。方案提出,将适时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项目价格以及药品、耗材价格和费用。 诊疗、手术、中医费将适时提高 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医疗价格问题。此次实施方案明确,政府定价范围将逐渐缩小,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由政府主导,非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将由市场决定。实施方案提出,将适时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项目价格以及药品、耗材价格和费用。此外,本市即将制定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将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医药分开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下一阶段,本市将继续通过同步联动改革,挤出价格水分,进一步规范药品全流程管理,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落实分类采购,鼓励集中带量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为医保付费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腾出空间。同时,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释放改革红利。 基层医院转诊病人将可优先挂专家号 此外,在分级诊疗方面,基层医院转诊病人还将实现优先挂专家号。实施方案中提出,未来将逐步提高二三级医院预约挂号比例和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挂号比例,专家号优先提供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实名制预约。 北京将继续推动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计划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0.5张康复护理床位。据市卫计委介绍,从去年起,本市已确定两批12家二级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明年还将再增3家。 研究实行门诊按人头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也将有不少新突破。实施方案明确,2017年,北京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推进住院按病种分组付费工作,并向二级医院推广;对于精神障碍等需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探索按床日付费;还将研究实行门诊按人头付费,引导慢性病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到2020年,上述改革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 北京还将探索建立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预计到2020年形成制度框架;此外,还将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和社保卡系统,更好地为符合规定的异地就医提供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同时,京津冀地区社保转移接续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将得到完善优化,推动三地保险信息互联共享和医保定点互认。 探索医疗行业服务留痕 实施方案提出,在强化行业综合监管方面,针对医疗行业专业技术性强、部分服务不易保存客观证据、难以准确计量的特点,将探索医疗行业服务留痕。 “医疗服务留痕工作”将对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明码标价进行有力的补充和完善。据了解,目前全市已通过深入有代表性的综合、专科、社区等医院进行调研,对现有5000余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出需要留痕的医疗服务项目。 “在尽量不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由各医疗机构采取借道留痕的方式,利用现有载体如知情同意书、手术记录、护理记录、治疗记录、医嘱执行单等,来完善规范服务记录,并采取签字、扫码枪、扫腕带等方法让患者对接受的质价相符的医疗服务进行确认。”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疗行业服务留痕将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也便于管理部门必要时对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取证。
|